闻名于世的绘画大师文森特.梵高生于1853年的一个牧师家庭,于37岁离世,死后被世人称作表现主义的先驱,伟大的印象派作家。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1)

1888年8月,梵高开始构思向日葵,本来是想用向日葵最为礼物送给自己的挚友保罗.高更做室内装饰,却因为跟高更在创作上产生了分歧而分道扬镳。

梵高跟高更分开之后一直很思念高更,于是想要跟挚友重归于好,但是结果不如梵高所愿,梵高一直闷闷不乐,最终饮弹自尽,结束自己的一生。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2)

梵高的成长

梵高自称年少时颇为不幸,在他出生的前一年的当日,他有一个同名的哥哥在出生时不幸夭折,但是父母却给他起了哥哥的名字。梵高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所以家里的生活也有一些捉襟见肘。

在梵高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固执、冷漠、不可理喻的人,而母亲则是一个多才多艺,特别能干的人,但是母亲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因为母爱的缺失导致梵高心理出现了严重的恋母情结,又加上这种心理问题没有及时治疗,使得梵高一生都不快乐。

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得不到的父爱和患得患失的母爱,导致梵高形成了自卑、冷漠、孤独的个性。

成年后的梵高因为心理畸形和对绘画的热爱,只能把所有的情绪都在创作中展现出来。

虽然梵高死后成为了著名的画家,但是回看梵高的一生,才能发现,他一直都生活在悲伤之中。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3)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1、父母要多陪伴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孩子刚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第一眼见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也成为了孩子的启蒙导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陪伴和爱。

很多家长在孩子生下来之后,认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财富,让孩子吃穿不愁,孩子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是很多的父母却忽略了孩子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孩子在童年时期需要最多的就是父母的陪伴,父母陪着孩子成长才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能够让孩子足够勇敢去面对苦难与挫折。所以,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4)

2、多通过细节去了解孩子的内心

很多时候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愿意跟父母讲,但是却会无意中通过自己的细节表现出来,父母想要在孩子不愿意交流的条件下了解孩子的话,就需要父母细心仔细的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

就像现代主义先驱的梵高,因为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多,父母照顾不过来所有孩子的情绪和成长,导致在梵高出现心里问题时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及时治疗,以至于梵高的一生都不快乐。

有些家长在忙于工作时会给孩子报兴趣班,想着孩子忙起来就不会再去想着陪伴了。但这就错了,孩子需要的恰恰就是父母的呵护。

这就让我想起了我表姐,他们一家都忙于生意。给孩子报了钢琴班、在线美术1对1、街舞,还有各种提升班。孩子即使下课回家也很少和表姐一家交流,直到一次孩子哭着回家,问及原因却怎么也不愿多说。直到第二天,在一个本子里发现孩子画的一幅画许下了愿望"我们一家三口可以多些时间时间相处"。

二人沉默了许久,他们好像从未走进孩子的内心,为了"省心"给了孩子不少压力。两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便减少了工作量,专心陪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也更喜欢说笑了。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5)

所以,父母必须要随时观察孩子情绪的异常,一旦出现情绪反常,父母就需要及时跟孩子沟通来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及时解决孩子内心的问题。

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6)

3、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跟同龄孩子交朋友

有很多事情可能孩子不方便跟父母讲的时候,也可以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来排解心中的不快乐。所以,父母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去表达自己,同时也要多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信心。

孩子有了足够的自信,内心也充满着爱,相信父母一直陪在自己的身边,那么孩子就一定会带着爱去与人交往,也就能开心快乐的成长。

如果梵高的父母当初关注到了这些,也不至于梵高的一生都不快乐。

所以,父母不仅仅要注重孩子的生活条件,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孩子心理的成长。在爱与陪伴中长大的孩子就一定是快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