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1)

地球上的生物进化

今天送木木上学路上,看见对门的爷爷奶奶出去散步,木木问我:“奶奶以前也是吃奶的小宝宝吗,也和我一样要上幼儿园吗?”

在自然界里,每一件东西都在变化。有些变化是我们亲眼能看到的,例如从婴儿到幼儿、儿童、少年、成年到老年;苹果花长成苹果,乌龟蛋孵化出小乌龟,蚕变成蛹,最后化为蝴蝶,还有很多很多别的变化。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2)

乌龟从蛋中孵化出来

然而,植物和动物有很多变化是我们看不到的,如果把时间拉的很远很远,到第四纪近三百万年前,那时的植物和动物跟我们现在就不像了,比如我们熟知的全身长毛的猛犸象就是生活在冰期寒冷气候下的物种。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3)

猛犸象

18世纪,生态学的鼻祖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每一个物种,都是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开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缓慢变化而来的,这就是生物进化;而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所有生命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那就是蛋白质、核酸和水。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4)

人类的进化

但是最初的单细胞生物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在它们之前,地球上就有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蛋白体,蛋白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我们知道,蛋白质和核酸是非常复杂的化合物,脱氧核糖核酸(DNA)有4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C、胞嘧啶T;蛋白质则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地球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有且只有22种。

那在自然界中,最初的蛋白质和核酸是怎么形成的呢?作为已知宇宙中,亿万行星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出现的呢?

长期以来,这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很多的观点来解释生命的起源,近年来的主流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地球)内生理论,另一个是地球生命来自宇宙种子的外生理论。

2022年4月英国杂志《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文章,科学家通过对三块陨石样本进行分析,得到了四种DNA成分,他们认为DNA的4种碱基可能是通过在星际介质中普遍存在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被吸收进入小行星。大约35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初期,地球频繁遭到小行星撞击,当时可能有大量的碱基被送到了地球,这些外源碱基对促成了地球上最早期生命遗传特征的出现。这三块样本分别是1969年落在澳大利亚的默奇森陨石、1950年落在美国的默里陨石、2000年落在加拿大的塔吉什湖陨石。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5)

小行星撞击地球

2022年6月日本科研团队公布,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从“龙宫”小行星带回的沙土中发现了异亮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20多种氨基酸,龙宫位于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外确认氨基酸的存在,此外样本中还含有构成有机物的物质,比如碳和氮。这些氨基酸可能源自星际分子云,在星际分子云尘埃表面的水冰壳层里,化学物质受紫外辐射和宇宙射线照射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氨基酸。当星际分子云塌缩形成太阳系时,氨基酸进入到原行星尘埃盘以及在行星盘里形成的小行星和彗星之中。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6)

隼鸟2号采回的样本

有趣的是,地球上的蛋白质几乎都是由左旋氨基酸构成,而地球上的脱氧核糖核酸大多是右旋脱氧核糖组成的,这使得蛋白质和核酸能够获得稳定的螺旋结构,生物得以进化和繁衍;但是地外天体来源的氨基酸则左旋和右旋各占一半,这些氨基酸代表了太阳系最原始的材料组成,也许是地球生命起源最重要的生命要素。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7)

左旋氨基酸

综上所述,近些年的研究结果更倾向于支持地球生命外生理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物质很有可能来自地球之外,在原始的地球海洋中形成最初的生命。

但是在小行星和陨石中发现氨基酸和核酸,并不能证明有地外生命的存在,目前地球仍然是我们太阳系中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

PS:第一次知道隼鸟号,还是给木木读绘本的时候,在科学融入日常生活这方面,我们还需努力。

阿木木历人类的进化史(木木的日常科普-生命的起源)(8)

引自绘本《爷爷的隼鸟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