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弟弟就找着父亲常用的拿把锄头出去了我和母亲开始往谷箩里装米,装完后先称了一下,一担八十多斤,一担六十多斤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为什么说不能浪费粮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说不能浪费粮食(为什么要珍惜粮食)

为什么说不能浪费粮食

吃过饭,弟弟就找着父亲常用的拿把锄头出去了。我和母亲开始往谷箩里装米,装完后先称了一下,一担八十多斤,一担六十多斤。

……

赶场的地方离我家大约有四里路,我和母亲挑着米,在窄窄的田间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个钟头才到。

……

一大早就这麽热,中午就更不得了,我不由得替弟弟担心起来。

他去防水,是要在外头晒上一整天的。

……

果然,母亲说:“咱们这抹麽一点米,又没车,真弄到城里去卖,挣的钱还不够路费呢!早先你爹身体好的时候,自己挑着一百斤米进城去卖,隔几天去一趟,倒比较划算一点。”

……

“那哪行?”母亲似乎有些生气了,“三块钱不是钱?再说了,也不光是几块钱的事,做生意也得讲点良心,咱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米,质量也好,哪能这麽贱卖了。”

……

“你在这儿等一会,我回家拿个簸箕来吧地上的米扫进去。浪费了多可惜!拿回去可以喂鸡呢!”母亲也不问我扭伤没有,只顾心疼洒了的米。

这是高三时语文老师为我们读的北大才女张培祥的《 卖米》的有关章节。

语文老师长得不算高,也不算矮,身材精瘦,脑袋小小的,高度近视,但精气神很好。脾气很好,但偶尔也会发脾气,怒我们的不争,笑起来的时候又像个孩子。

记得当时语文老师很生气,说起来你可能有点不信。临近高考,当然每天离不开的就是模拟试卷。那天上语文课, 语文老师明显神色不大对,怒气冲冲地走进来,啥也没说就开始评讲试卷。

"我问大家,麦子啥时候成熟?试卷上最后那道仿写句子,我们班超过一半的同学写的是秋天来了,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同学们,你们在座的大多都18岁了,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吗?麦子是夏天收割的。白居易的巜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的不就是夏天收麦子的场景吗?"语文老师确实生气了。

生气的不是卷子考的怎么样,语文老师也是从贫穷劳苦的年代过来的,他一方面生气我们农作物知识的寡淡,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某些方面的弊端。

那两节课,语文老师没有讲评卷子,而是向我们讲述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他的少年成长经历,除了求学,还有他瘦弱的肩膀上,所承担的繁重的田间劳动,很心酸。

他年少时,生活是很艰苦的,家里靠种麦子维持生计,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就靠着这些庄稼了。放学回家之后,他也要像大人一样辛苦的在田间劳作。夏天是一个炎热的季节,也是一个大雨频发的季节,也到了收获麦子的季节。但,是抢收,真的如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描写的那样。因为农民害怕下雨,为什麽害怕下雨?因为害怕一年的收成被雨水淋坏,麦子经不得雨淋,因为它会在雨水中发芽发霉。尽管天气很热,空气中热浪汹涌,明晃晃的太阳晒的人心里发怵,村民们依然戴着个草帽手里的镰刀挥舞着不停。汗顺着额头、脖子汹涌而下。毛巾随便撸一把,再接着割,夏日里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说不定就大雨倾盆。麦穗堆了一堆之后,还要被农民一步步背去打谷场。晒好了又要挥舞着笨重的打谷子的农具敲打着从地里背回的麦穗,使麦粒从麦穗上脱落下来。

这会儿,老师提到了他自己。天说变就变,麦子晒到了一半,天宫就不作美了,老师赶紧把打谷场上的麦子揽到一起,装起来。一担子几十斤重,他年龄也不大,咬咬牙硬是担了起来,赶忙跌跌撞撞,踩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往家里赶。天不随人愿,小路在雨水的冲刷下逐渐变得泥泞,肩上的沉重几次晃得他几乎要摔倒,可是一家人一年的生存就靠这些粮食了,他怎么敢弄洒了,他必须要把他护的牢牢的。

具体的只记得这麽多了,当时的气氛很感人,只可惜我文笔不够,无法描述的再详细一些。语文老师说到后面就哭了,哽咽地说不出来。班上有的同学听了也很扎心,偷偷地哭了。因为没有经历过饥饿,没有经历过种田的辛苦,除了当前的高考,没有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所以,抱歉,我们并不能真的感同身受,只能为那个艰难挣扎生活的年代感到心酸。而我们竟不知麦子几时收获,很可笑吧。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似乎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其实不然,放眼中国,我们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粮食产量与过去那个落后的年代相比,翻了不知多少倍,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不断进步,有袁隆平院士这样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并不意味着我们浪费粮食可以浪费的心安理得。今年新冠疫情突发,令很多国家措手不及,很多疫情波及的国家国内生产力遭到重创,因此限制了粮食的出口 ,有的甚至面临着饥饿。而我国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特别是对大豆等的需求,每年进口近8000万吨越需5亿亩土地来种植。现今世界上约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全球耕地面积有限,奈何人口持续迅速增长,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如何运用有限的耕地养活越来越多人口,科学家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小时候,吃饭时不小心洒到了桌子上,妈妈让我用筷子夹起来放到碗里去,我不肯,妈妈还喝斥了我两句,她越说我越犟,最后还是妈妈把米粒夹到了自己的碗里。后来学了历史,又从奶奶的口中了解到,妈妈小时候争过工分,后来分了地,奶奶生了三女儿,家里男丁少一年到头总是缺粮,对粮食也就格外的珍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至五岁孩童,都能信口拈来,可真正用行动来贯彻其中意思的,恐怕就不多了。希望我们从当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管你是去学校的食堂,还是外面的餐厅,或者在家里做饭,吃多少点多少,吃多少做多少,杜绝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