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坑、槽和管沟开挖

1.浅基坑(槽,下同)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建筑基槽坑开挖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浅基坑)(1)

当土质为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即不会发生坍滑、移动、松散或不均匀下沉),且无地下水时,开挖基坑亦可不必放坡,采取直立开挖不加支护,但挖方深度应按表6-42的规定,基坑长度应稍大于基础长度。如超过表6-42规定的深度,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坍方。其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可按表6-43采用。放坡后基坑上口宽度由基坑底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来决定,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15~30cm,以便施工操作。

基坑(槽)和管沟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表6-42

项次

土的种类

容许深度(m)

1

密实、中密的砂子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1.00

2

硬塑、可塑的粉质粘土及粉土

1.25

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1.50

4

坚硬的粘土

2.00

建筑基槽坑开挖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浅基坑)(2)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表6-43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1.25~1:1.50

一般性粘土

1:0.75~1:1.00

硬塑

1:1~1:1.25

1:1.5或更缓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1:0.5~1:1.0

充填砂土

1:1~1:1.5

2.当开挖基坑(槽)的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基坑、槽每边的宽度应比基础宽15~20cm,以便于设置支撑加固结构。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挡土板要紧贴土面,并用小木桩或横撑木顶住挡板。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

建筑基槽坑开挖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浅基坑)(3)

3.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3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2.0cm。

建筑基槽坑开挖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浅基坑)(4)

4.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建筑基槽坑开挖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浅基坑)(5)

5.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挖方进行。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6.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槽两侧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建筑基槽坑开挖注意事项(建筑工程浅基坑)(6)

7.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8.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多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敬请关注:“建筑工程之家”头条号!(图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