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应镳字巨翁,衢州江山县(在今浙江省西部)人,南宋度宗咸淳末年进入临安太学读书。临安沦陷,宋恭宗被俘北去,太学生有百余人跟随。徐应镳满怀亡国之恨,不愿跟宋帝北去。他动员儿子徐琦、徐崧、女儿元娘,同仆人一起备了酒肉,到太学中的岳飞祠向爱国英雄岳飞像脆拜奠祀,说:“上天不保佑,大宋江山残破,我决心以死报国,不作亡国奴跟他们北去。我死后,灵魂将陪伴您,永远同您的英灵在一起!”

电影学生以死报国(太学生以死爱国)(1)

莫祭毕,将酒肉赐给仆人们食用。仆人们都喝得醉醺醺地躺下睡了。徐应镳则带着子女进入梯云楼,将书、箱笥、柴草堆放在门口和四周,然后纵火自焚。一时火烟冲天,噼啪作响。一个小仆人被惊醒了。他起来跑到着火的梯云楼下,隔窗看见徐应镳父子如神像一样在火光中挺立。小仆人大惊呼号,叫醒了沉睡的仆人们,大家急起灭火,把墙壁挖开一个洞,将徐应镳父子救出。仆人们将火全部扑灭后,徐应镳父子却不见了。慌乱中,大家找了半夜,不见主人踪影。第二天一早,才从岳飞祠前的水井中发现了死尸,原来徐应镳父子决心以死报国,趁仆人救火之机,投井自杀了。

仆人把他们安葬在西湖之滨。

过了十年,徐应镳的同学刘汝钧从北方返回,率儒生50多人,到墓前莫祭,并将棺木移至方家裕重新安葬。墓前立了石碑,上刻“正节先生”字样,以志永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