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西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上海人的集体记忆,从2016年10月公示改造方案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变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

2017年,西宫内拉起了拆前告知横幅

如今走访西宫周边街坊,发现东面的西宫小商品市场和武宁路沿线店面已被全部拆除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2)

△建筑的外形设计从场地南边的苏州河获得灵感

图片来源:ECADI(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沪西工人文化宫已经拆除完毕,目前该地块正在进行重修规划及布局,周边地块经重新规划改造后,将新建市工人文化宫。其中包含1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绿地,地上建筑商业面积不小于5000平方米,保留现状建筑1000平方米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3)

△4座塔楼沿湖排列

中间的文化大平层连接起塔楼上层的功能

图片来源:ECADI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西宫所在街坊的22公顷地块,其未来的规划功能将以文化展示、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商务办公和交通换乘为主,把“西宫”建设成集文化、体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今后,许多工人群众的文化展示、观演、交流和创意等活动,都将被引入这里。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4)

△图片来源:ECADI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在建筑低层区,设置了透明、开放的文化和活动空间,包括剧院、教育培训和艺术展览中心。公众可以从公园或交通主干道直接抵达这些文化活动空间。

据规划草案,未来的西宫还将围绕综合交通枢纽集中紧凑布局,立体开发,将增加东西向城市道路东新路,并分担普雄路交通压力,规划调整更新轨道交通11号线、14号线等,结合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增设出租车候客站。

目前小商品市场和武宁路该路段沿线的店面已拆除,配合14号线东新路站的建设,未来地铁建设好以后,武宁路该路段将重新进行地面建设。

你还记得以前的西宫吗?这里曾经是85后爸爸妈妈年龄段上海人劈情操、轧朋友的胜地,滑旱冰兜游乐场、吃小吃、划船;这里也曾经是小编小时候最爱公园榜单的前几名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5)

上学后,这里的小商品市场曾经也是小编淘实惠、拼时尚,怎么也逃不过的“买买买”战场,第一次打耳洞、买化妆品、拍大头贴小编可都是在这里体验的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6)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7)

这条西宫内小巷曾经两旁都是各类小商品店铺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8)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9)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0)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1)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2)

△午饭时间的“实惠点心店”内

食客总是熙熙攘攘,身穿紫色的围裙和袖套的店员是这里的标志。那家营业了21年,远近驰名的“实惠点心店”也已经告别老街坊,其新店已在兰溪路开业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3)

从空中俯瞰原来的西宫始建于1959年的西宫,于1961年初正式开放,曾经是上海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和上海工人文化宫(市宫)、沪东工人文化宫(东宫)并称上海“三大宫”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4)

△小时候放学时曾流连忘返的西宫小商品市场

目前已全部拆清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工人文化宫迅速衰落,工人活动项目减少、文化设施减少,商业气息却渐浓。历经辉煌的西宫,也面临设施陈旧、布局零乱等困境,一部分成为以服饰、礼品、鞋帽经营等小店铺组成的市场。

普陀新西宫最新消息 这个承载了几代上海人回忆的普陀地标(15)

△从楼顶俯瞰景观湖

万绿环绕的湖心亭在水面上投下恬静的倒影

后来,西宫添置了不少大型游乐设施,并相继成立了美术、摄影、集邮、书法、影评、书评、钓鱼等爱好者协会。每到下班时间,在这里念诗的、听曲的、下棋的、表演的络绎不绝,《繁花》作者金宇澄笔下的“凉爽湖风”就是指西宫的景观湖。而后逐渐开业的小商品市场,琳琅满目的文具店和饰品店,总让放学经过的70后、80后上海小囡挪不开脚步。

重建后的西宫一定会比原来设施更完备、风景更美丽

一起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