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6年大河剧《真田丸》的播出,真田家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真田昌幸曾有“表里比兴”之称,所谓的“比兴”用现代日语应该写作“卑怯”(发音相同),这个词在现代日语里有“胆小”之意,但在战国时代一般用来形容武将智谋过人。

田昌幸和景胜关系(真田昌幸:乱世里的)(1)

天文二十二年八月,真田家家主真田幸隆在加入武田家之后将七岁的三子(真田昌幸)送入武田信玄侧近担任“奥近习众”。

由于武勇过人,真田昌幸被武田信玄母亲大井夫人一族的武藤家看重,过继成为养子,从而成为了“武藤喜兵卫”,他跟随武田信玄南征北战,与父亲真田幸隆,兄长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一起名列“武田二十四”将。

随着父亲在天正二年去世(1574),两位兄长则是在长筱之战中阵亡,武藤喜兵卫不得不回归真田家继承家督之位。

为监视上杉,北条两家势力,真田昌幸以岩柜城为中心展开活动,在武田胜赖与上杉景胜达成同盟之后,他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北条家方向,一举攻克了北条家的沼田城,这样一来,便与自己的主城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要塞。

天正十年,武田胜赖自杀,真田昌幸随即投靠了织田信长,但没过多久织田信长就在本能寺之变之中去世,为了自保,真田昌幸只能先后投靠北条氏政和德川家康。

田昌幸和景胜关系(真田昌幸:乱世里的)(2)

在德川家康与北条氏政结盟之后,沼田城在德川家康的要求下被归还给了北条家,而德川家另外出资在信浓国修筑了上田城。

德川家在小牧,长久手合战之后,要求真田家让出上田城,真田昌幸自然不愿放弃,于是投靠了上杉景胜,德川家康于是派出了大久保忠世率领七千人进攻上田城。

田昌幸和景胜关系(真田昌幸:乱世里的)(3)

真田昌幸充分展示了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在内外夹击之下,德川军全面溃退,大久保忠世的三个儿子全部战死,德川军损失一千三百余人,而真田军仅损失四十人。

真田昌幸在北信浓与西上野站稳脚跟后很快投靠了丰臣秀吉,在丰臣秀吉的调解下,真田,德川两家和解,议和之后,真田昌幸的长子真田信幸以长子身份进入德川家骏府城为人质,日后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与石田三成的矛盾激化,庆长五年,趁着德川家康出兵征讨东北的上杉景胜,石田三成集结五奉行与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联合签署了斥责德川家康的檄文。

这封“家康弹劾状”也由石田三成派人千里迢迢送到了真田昌幸手中,此时,真田父子三人(真田昌幸,真田信幸,真田信繁)的军队正在下野国犬伏,密信的到来使得真田父子三人立刻决定要进行一次会谈。

但历史上对于这一次“犬伏之别”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不过有一个细节可以说明这次会谈的重要性,真田家家臣河原纲家在会谈的时候从旁偷看,真田昌幸看到之后大为震怒,捡起木屐就扔了过去,砸断了河原纲家的牙齿。

在会谈结束之后,真田昌幸与真田信繁离开军营前往上田城,而真田信幸则是前往德川军营地会合。

田昌幸和景胜关系(真田昌幸:乱世里的)(4)

由此可以看见真田昌幸的老辣手段,虽然自己和次子选择对抗德川家康,可是长子却为德川家康效力 ,无论怎样,真田家的家名都能得以保存下去。

德川军在德川秀忠的率领下对上田展开进攻,但即便手中军队远远多过真田军,德川秀忠依然无法取胜,但随着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的胜利,真田家的努力化为泡影。

战后,真田昌幸和信繁父子被判流放高野山,而真田信幸却被德川家康加封成了拥有九万五千石领地的大名。

真田昌幸这位战国乱世之中的“表里比兴”者虽然左右逢源不断更换主家,可是最后还是保住了家族基业,至少真田家作为德川幕府下的大名得以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