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资源库”项目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策划,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具体实施。邀请百余位权威学者和艺术家,创新融合诵读、讲解、书写三种形式,用影像精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之前,我们一起品读了卢纶的《塞下曲》(回看请戳中华经典资源库 ¦《塞下曲》:现实版雪中悍刀行 ),领略了边塞诗的特点。广阔的大漠戈壁、激烈的生死搏杀、强烈的思乡之情,给诗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今天,河南大学文学院王立群教授,将带我们再品读一首边塞诗的代表作——王昌龄《出塞》。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1)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这首《塞下曲》更多的是捕捉和描写战场的一隅一瞬,而《出塞》则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战争加以凝视和思考。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2)

  • 边关未靖,征人未归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3)

    月,堪称边塞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之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古代,相隔千里的不眠人,唯一能共同拥有的,就是天上的一轮明月。所以,征人思乡、思妇盼归,大抵离不开月亮。而唐代边境战事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天高云淡,夜空中的月亮往往比空气湿度较大的中东部地区更加明亮,让人想忽视也难。

    那么,在众多写月的边塞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何以能脱颖而出呢?关键就在作者给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加上的时间维度。这明月的照耀亘古不变,这边关的战火自秦至汉,再到唐代,也未曾真正熄灭。

    正因如此,第二句的“万里长征人未还”才有了着落和厚度。边患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将士,被迫长期远离故土,多少人战死沙场、埋骨他乡。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4)

  • 何以止战?当有良将
  • 诗的前两句厚重苍凉,后两句却不失唐人刚健尚武、自信豪迈、昂扬向上的风采。怎样才能让“万里长征”的将士回家呢?王昌龄的答案是:要是卫青、李广那样优秀的军事领袖在世,就一定能平息战火!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5)

    在唐代,很多戍边将士都将汉代名将卫青和李广,视为能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卢纶的《塞下曲》组诗,除了“月黑雁飞高”,还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也是根据《史记》对李广的记载创作的。

    王昌龄这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指出了军中缺乏优秀将领的问题,也表达了对朝廷不善点将用兵的不满。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6)

  • 以战止战?以和为本
  • 我们知道,唐代国力强盛、边境烽烟不止,很多文人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投笔从戎,“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在这样一片“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言中,王昌龄用有温度的回望,关注离家的征夫,思考尽快结束战争的方法。

    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诗(王昌龄经典的一首诗)(7)

    然而,即便龙城飞将死而复生,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吗?李广将军不是战无不胜的神话,他在一次出征中因迷路贻误军机而自杀。卫青将军虽然在史书中并无败绩,但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平息一切战事。从今人的视角来看,要赢得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强盛的国力、强大的军队、优秀的将领固然不可或缺,国家内部的民族团结,国家之间的友好互惠等也至关重要。

    当然,《出塞》是一首七言绝句,我们不能苛求作者用二十八个字,阐述自己对边境大事的全部思考。而他在诗中表达的对朝廷选贤用能、启任良将的劝谏,对离家戍边将士的同情,对家国的热爱,对早日实现边境和平安定的渴望,已经足够赤诚和珍贵!

    完整讲解视频,请点击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