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而不实”的典故出自《左传》,内容讲述了关于晋国大夫阳处父的事情。
上回说到,秦康公刚刚上任,就与晋国发生了一场纠葛,而这场纠葛却是源于晋国内部一场权利争夺,晋国的大夫阳处父,正是这次纷争的始作俑者。
要说起这位阳处父,在晋国也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他受封在晋国的阳地,也就是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所以就以阳处为氏。
自晋文公开始,阳处父就在晋国担任官职,由于他能言善辩,主意又多,因此主要负责的都是一些外交方面的事务,偶尔也会以参军身份出现在战场上为晋军出谋划策,当年晋楚两国对峙泜水时,斗勃就是因为上了他的当才领兵后撤三十里,结果被诬告为兵败,最终含冤而死。
在阳处父的身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在公元前622年,阳处父受了晋襄公的指派出使卫国,等回来走到宁邑时觉得又累又渴,就想找个地方歇脚,恰好路边有一家小店,是当地一个嬴姓店主和他的妻子共同经营的,这位店主靠着这家客店虽说日子过得不算富足,倒也衣食无忧,可是店主人却并不满足,总想着能干出一番更大事,只是苦于出身卑微,无人引荐,只能默默的等候机会。
阳处父来到这家小店,要了一壶茶水和几碟小菜,店主人很快端了上来,阳处父见这个店主做起事来手脚麻利,所以就一边吃喝,一边与店主聊了起来。
在闲谈之中,店主发现阳处父高谈阔论、学识渊博,像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后来他又得知阳处父是晋国的大夫,心里便有些激动,他马上回到内房对妻子说:“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希望有一个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带我做点大事,外面这个阳处父我觉得正是我想要找的人,我决定今后就追随他左右,实现我多年以来的心愿。”
妻子笑了笑说:“良人有如此志向,妾当然应该支持,只要那位大人不反对,你就只管跟着他走便是,家里的事你不必操心,只是将来你发达之日,别忘了贱妾就行。”
店主见妻子没有意见,十分高兴,又折回外堂向阳处父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阳处父见他机灵肯干,做起事来也挺有眼色,算得上是个好帮手,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等阳处父吃饱喝足,店主便简单收拾了行装,与妻子告别之后,就一起跟着阳处父离开了自己的家。
在俩人返回晋国的路上,阳处父就与店主一路走一路闲聊,但多数时候都是阳处父在说,店主在听,店主本以为阳处父读的书很多,又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一定明白许多人生的哲理,自己正好可以虚心向他学习,然而另店主失望的是,阳处父全程几乎都是在吹嘘自己为官的经历,将自己在官场上如何游刃有余,如何受到国君的器重,上了战场面对强敌又如何英勇等这些事情说的绘声绘色,几天下来,店主对阳处父越来越反感,等他们出了宁邑之后,店主内心就产生了动摇,于是他告诉阳处父说:“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忘了告诉贱内,请大人先行一步,我把家中事情安排好了就到绛邑去见您。”阳处父只以为店主说的都是真的,嘱咐了他几句两人就分别了。
店主离了阳处父,没几天的时间就回到了家,妻子见他去而又返就惊讶的问:“你不是已经下决心要跟着那位大夫去闯荡了,怎么又回来了,难道你是放心不下家里吗?”
店主摇了摇头说:“我当初见那阳处父一表人才,又是读过书的人,本以为能跟着他学到很多东西,可经过这几天的深入谈论我才发现,他不过是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不值得我追随,我怕跟着他自己还没来得及成长,就已经遭人所害,所以就离他而去了。”
这就是成语“华而不实”的典故,最早被用在了阳处父的身上。
那位店主单凭路上几句闲聊就认定阳处父“华而不实”,不得不说他的判断力还是很准确的,就在阳处父回到晋国后不久,果然如店主预测的那样,阳处父遭到了他人暗害。
事情得从晋国的官职调整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衰、先且居、胥臣、栾枝等这一班老臣都相继去世,大量重要岗位空缺,晋襄公不得不尽快提拔新人来填补这些职务,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军主帅这个位子,因为中军是晋国的主力部队,所以主帅的人选直接关系着整个晋军的整体战斗力,重要性可想而知。
晋襄公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父亲晋文公之所以能称霸诸侯,正是靠着狐偃和赵衰这两人的辅佐,而这二人相比,无论功劳还是能力,狐偃都更胜一筹,所以晋襄公决定,将功劳更大的狐偃之子狐射姑任命为中军主帅,赵衰之子赵盾为中军副帅。
同时晋襄公又考虑到,当年晋文公时期,晋国一面要与楚国开战,一面又要分兵抵御北狄,两线作战,兵力吃紧,所以必须制五军以应对需要,而如今楚国已经退守汉东,不再敢进入中原,北狄经过这几年的打压也消停了不少,国家对外战事已经比往年减少了很多,没有必要再耗费大量军费供养这么多的部队,所以晋襄公决定,裁撤晋文公增设的两军,恢复之前的三军编制。
等到将领任免和部队的改制这些事情都处理完毕,晋襄公下令举行盛大军演,目的是为了让新的主帅和将士们能更好的磨合,确保以后上了战场不会出现问题。
而在军演过程中,身为中军主帅的狐射姑理所当然的是整场环节的主角,此时的狐射姑也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之时,在这样的场合中难免表露出几分傲气,狐射姑在指挥时全然不把其他同僚放在眼里,号令任意、决断自由,在场的众人见他这副模样心里都觉得很不痛快。
中军司马臾骈意识到气氛有些不对,便好意提醒狐射姑说:“在这里的不少人都是资历深厚的老臣了,元帅刚刚上任,做事应该谦虚一些,免得授人以柄,影响您的前途。”
这话明显是为了狐射姑好,可那狐射姑这会儿正在兴头上,突然被人泼一盆冷水,心里肯定不好受,于是故意提高嗓门冲着臾骈吼道:“本帅做事自有主张,哪里轮得到你个小小的司马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扰乱军心,我若不严惩,那本帅的威严何在。”
说罢也不问青红皂白,真的下令军令官将臾骈从马上拽下来,当众扒下战袍,重大一百军棍,直打的臾骈皮开肉绽,奄奄一息,其他几人虽说对此强烈不满,但也是敢怒不敢言。
就在这件事发生后不久,阳处父从宁邑回到了绛邑,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公宫面见晋襄公,向晋襄公汇报这次出使的经过,例行完公事之后,晋襄公就与阳处父聊起了最近国中发生的几件事,包括军队的改制和主将的人事任免等。
这阳处父本是赵衰一手提拔起来的,对赵氏一族很有感情,加上他始终觉得赵盾的能力远远在狐射姑之上,就给晋襄公提议说:“赵盾出身行伍、屡立战功,在崤山之役时发挥过关键作用,而贾季一直都担任文职,缺乏战斗经验,忽然给他个中军主帅,臣担心他难以驾驭,不如先让他给赵盾当个副手,权当是锻炼几年,如果他真有其才,再提拔为主帅不迟。”
晋襄公原本就对那天较场上发生的事情有些不满,私下也动过换掉狐射姑的心思,如今经阳处父这么一劝,更加坚定了决心,第二天朝会时,晋襄公也没有事先沟通,就直接当众宣布,改任赵盾为中军主帅,狐射姑为副帅。
而赵盾上任后也的确没让晋襄公失望,他凭借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大刀阔斧的对军队进行整顿,提拔和重用有军事才能的人,加强军事训练力度,提高部队战斗力,一时间整个军队的气氛大为改观,这无疑更显得狐射姑技不如人。
狐射姑连遭打击,对于他这个门第高贵的人来说自然是难以接受,后来他从晋襄公身边与他关系密切的侍从口中得知,建议更换赵盾担任主帅的人是阳处父,狐射姑便因此动了杀心。
到了公元前621年,晋襄公病危,在临终之际,他将赵盾、狐射姑、阳处父和先且居等人叫到跟前嘱咐说:“寡人自上任以来,整日殚精竭虑,唯恐不能将先君一手创建的霸业继承下去,期间多靠诸位鼎力相助,只可惜天不假年,寡人恐怕不能再与诸位同心协力,而众公子中,唯有夷皋既贤且能,能堪大用,但他年纪尚幼,国人多有不服者,还望我死以后,诸位能尽心辅佐,如同寡人在世时一样。”赵盾等人听了唯唯受命。几天以后,晋襄公就在宫中病故。
按照礼制,赵盾等人将晋襄公的灵柩送往曲沃太庙安置,准备挑选良辰吉日动土入葬,在此期间,由阳处父带领侍卫留在太庙为襄公守灵,其余人则都各自返回绛邑。
由于阳处父独自一人在曲沃,身边除了侍卫外再无其他亲信,这无疑给了狐射姑报仇的最佳时机,恰好晋国紧跟着又发生了另一件大事,成为狐射姑下手的直接导火索。
这件大事后文有详细介绍,这里单说狐射姑下定决心要铲除阳处父后,便找到自己的弟弟狐鞫居,也就是续简伯,将他的打算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狐鞫居,狐鞫居听完马上拍着胸脯向狐射姑保证:“兄长放心,阳处父敢与我狐氏为敌,我定当手刃此贼,为您出了这口恶气。”
狐射姑听了连连点头,又嘱咐狐鞫居要多加小心,狐鞫居却满不在乎的说:“一个人文人能有多大本事,你只管等我的好消息便是。”说罢他就带着心腹随从连夜赶往曲沃。
等狐鞫居到达曲沃时已经是入夜时分,守卫在太庙的阳处父哪里知道狐射姑此时的计划,早已经进入了梦想,而外面的侍卫想着是在自己国家,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也就没太当回事,这就正好给了狐鞫居可乘之机。
狐鞫居带着他的手下悄悄靠近了位于曲沃的太庙,趁着侍卫们不注意,一路溜进了阳处父的房中,这时候阳处父仍在熟睡当中,狐鞫居不由分说,提起手中的刀便冲着阳处父的心脏扎了进去,怕阳处父不死,又连着在其他几个要命之处捅了数刀,直到确认阳处父没了呼吸,狐鞫居这才住手,喷涌而出的鲜血早已将阳处父的被褥染红。
当日那个店主根据阳处父的性格,知道他做事高调,不懂得收敛,早晚必为奸人所害,如今看来,倒也有几分道理。
到了第二天,侍卫们才发现阳处父被杀,马上向赵盾做了汇报,期间也有人向赵盾透露,半夜里有人看到昨夜行凶的正是狐鞫居,只因为害怕,所以没敢声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狐鞫居杀人后离开。
赵盾想起自己之前和狐射姑的矛盾,又结合告密者的话,心里大致已经对这次凶杀有了把握,然而赵盾眼下却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处理这件事,因为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刚才也说过,阳处父之死也与这件事脱不了干系。
那么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影响如此之大,赵盾、阳处父和狐射姑等人又分别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言犹在耳”将会为您揭晓答案,敬请关注。
(或关注典故大杂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