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著名皇帝,他在位时期,清代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的武功文治的基础上,让社会的经济文化有了更进一步发展。

乾隆十分重视社会稳定,关心民生。他多次减免粮税,以减轻农民负担,这就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使清代国库更加充盈了。乾隆时期,大清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这对边疆的叛乱有着很大的震慑作用。另外,乾隆还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新疆也正式地并入了中国的领土,这一时期,清代的疆域范围扩大了很多。

乾隆最后的陵墓在哪里(乾隆的陵墓被盗后)(1)

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他实行了“海关统治”的国家政策。同时,汉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他还组织编纂了《四库全书》;另外,京剧等民间艺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这些都是从乾隆时期开始形成的。然而,乾隆后期的腐败,最终,国内爆发了诸多起义。这也使得,大清朝的这种封闭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乾隆死后就被葬入裕陵,它是在清朝国势鼎盛时期修建的,耗银两百多万两,遍选天下精工美料,建筑艺术精湛华美居清陵之冠。

曾经的裕陵抢劫案,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公然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第一种方法就是简单粗暴的直接破门而入,军阀带去的裕陵工程师们,用锋利的武器,如:镐和锤子,砸碎了石门。现场可以看到两个石门之间被锋利武器击中的痕迹,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将其打破。

乾隆最后的陵墓在哪里(乾隆的陵墓被盗后)(2)

第二种方法就是硬碰撞,他们用一根宽大的圆木头撞倒大门,而那木头也都是就地取材,因为,裕陵后山上到处都是茂密的柏树。他们索性砍了这些树,然后,十几个年轻而又强壮的士兵紧紧抱住大树的树干,直奔石门而去。撞了一下,石门被撞开了,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这也是撬开石门的基本方法。

第三种方法就是用炸药爆炸,因为,第四个石门被棺材挡住了,所以,他们必须用炸药炸开石门。

盗案发生四十天后,住在天津的溥仪召开了“御前集会”,他决定:要重新埋葬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溥仪派了一批人,共有70多个,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官员和警卫,他们乘了大小共十六辆汽车,并在其离开天津后,走了两天才到达裕陵。当时正处于雨季,道路泥泞不易走。参与该活动的生还者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们所看到的情况,并汇编了数据即《东部陵墓海盗案件的收集》。

乾隆最后的陵墓在哪里(乾隆的陵墓被盗后)(3)

这些珍贵的数据记录了乾隆帝、皇后以及他的妃子们的尸体的悲惨情况,如下:

首先,他们的骨头被扔出了地宫,盗窃案发生以后,护陵人到达裕陵,被宫殿外的情景惊讶到了,外面地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骨头。“东岭盗窃案汇编”记载:“发现一根肋骨,脚骨两块,膝盖骨一块。”毫无疑问,这些骨头都是来自宫殿的,也就是乾隆帝及其妃子们的骨头。

因为,宫殿里有很深的水,那些珍宝和骨头都被深泥浸透了,所以,盗墓者们打开宫殿后,就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地下宫殿有很多隐藏的河流;二是地下宫殿太暗,看不见目标。后来,这些人发现了一些筛子和其他东西,有些盗墓者就在宫殿里用筛子在水里头捞,然后,将捞出来的东西转移到宫殿外面,再同在宫殿上面的人交接。

并且,那些在宫殿里面的人,还看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们发现:自己所打捞出来的并不都是骨头,其中,还有很多珍宝。于是,他们就把财宝拿走而那些骨头也就被残忍地扔掉了。

乾隆最后的陵墓在哪里(乾隆的陵墓被盗后)(4)

第二,就是骨头自身出现的问题。乾隆帝的骨头和他妃子们的骨头都已经变质了,日记中说到:“那些脊骨都已经变黑了。”可以想象,剩下的这些骨头定会随着时间变黑,因为,他们的尸体在污水中浸泡了很长很长时间。

第三,乾隆帝的头骨找不到了?那些被溥仪派来的人来到宫殿后,发现了五块骨头,却找不到乾隆帝头骨。然后,大家都分头去找,终于,在某个被炸了的石门下发现了一个头骨。他们都仔细分析后,确认这就是乾隆帝的头骨,这个头骨的下颌骨在石门下摔碎了。

有记载说:“两只眼睛只有深眼眶,拿着灯近看,仿佛一盏白光从眼眶里照出来。”“这不可怕吗?但幸运的是,乾隆帝的头骨被发现了。”

第四,找到的骨头并不完整。无论是平台上面,还是地下宫殿里,都是骨头,因此,要想找到像手指头脚趾头这样的骨头就难于上青天了。所以,到最后,他的手指脚趾也没能找到,乾隆帝也就成为了一个没有手脚的残疾人。

乾隆最后的陵墓在哪里(乾隆的陵墓被盗后)(5)

遗憾地是,乾隆帝在出生前受尽了尊崇和特权,死后,他的骨骼却残缺了。重新葬完乾隆帝及后妃遗骨后,人们盖上残缺的棺盖,掩闭石门,再将隧道完全填封。之后,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两座地宫才再次被打开清理。

1984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乾隆陵墓进行了整理,最终的开棺结果,验证了当年清遗族重殓时的记载。

参考资料:

【《于役东陵日记》、《孙殿英盗墓东陵 鲜为人知的内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