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头号工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要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必须构建“四大机制”,并做到“八个结合”

一、构建“四大机制”

1.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机制。结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特点,学生培养的新任务,以系列教育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为依据,构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导向机制,强化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使教师自觉地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2.建立新型的学习培训机制。新型学习机制,包括学校教师长期、中期、短期的学习规划计划及制度,各时段学习的目标内容任务及指导,教师学习的形式、管理、考核等。新型的培训机制包括国培、省培、市(区县)、校培的培训模式、管理形式、考核评价等系列制度细则,突出师德师风教育与培养。

3.建立可行的落实机制。师德师风重在教育,重在建设,重在落实。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所建立的可行的师德师风落实机制,包括教育机制、指导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4.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开展师德师风专题研究是新时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新型有效的形式手段之一。研究机制包括师德师风理论研究机制、师德师风实践研究机制、师德师风典型案例研究机制、师德师风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机制等。

二、做到“八个结合”

1.与教师培养源头结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源头阵地。应严格贯彻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中学小学学前中等特教等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突出学生师德践行力的教育培养训练,先入为主,植入心灵,为今后从教打下坚持和牢固的为师之基。

2.与教师入职考核结合。在招录教师时,应把师德师风相关的重要法规知识常识及素养能力要求纳入笔试、面试之中,进行严格的考核、考察、评价,作为是否录用的首要、必要条件标准。

3.与建立学校管理制度结合。中小学等在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时,应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作出具体明确可行的规定、要求,发挥制度在师德教育中的功能。

4.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现在一般学校均注重建设开发以学生为对象的校本课程,而以教师为教育对象的校本课程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师德师风教育实现课程化。

5.与学校教师培训结合。除了上级培训机构强化师德教育在培训课程内容中的权重之外,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时,也应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任务,有机融入,增强教育效果。

6 .与树立学习师德典型结合。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应注意树立区域、身边的师德榜样典型,组织开展向师德榜样典型人物学习活动,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引领、激励作用。

7.与师德警示教育结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观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公开曝光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的典型案例,以此作为反面教材,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并以案为鉴,汲取教训,时刻警示告诫自己。

8.与学校教师评价结合。中小学应改进完善现行教师评价的标准内容办法机制,把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绩效分配、奖励处罚的刚性条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必须做到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正面引导教育激励为主,营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合力,方能取得实效。

编辑:王波

教师层面的师德师风建设(特级教师杨永厚)(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