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五律-春阳来紫气

(新春写意)(新韵)

相从不觉又初寒全诗赏析(诗词赏析知周道济)(1)

爆竹千门放,银花耀北宸。

春阳来紫气,朔月喜祥云。

鸡唱三星照,梅开五福临。

新桃辞旧岁,四海共氤氲。

诗词注释

1、银花: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唐·苏味道诗句有:“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2、北宸:北极星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也指代天宫,天帝所居。这里指九天之上。

3、紫气:“紫气东来”之意。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关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关,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比喻吉祥的征兆。 清 洪昇 《长生殿·舞盘》:“紫气东来, 瑶池 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

4、朔月: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此称为朔月。朔月这天通常也称为“朔日”。这里指“正月初一”。

5、三星:是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民间称之为福星、禄星、寿星。除夕夜21时左右,“三星”升入正南方天空的最高位置。我国有句民谚:“三星高照,新年来到”。这里指“除夕”之夜,三星高照、亮光闪闪,雄鸡高唱、鸣报春晓。

6、梅开五福:民间有梅花“五福”的说法,梅花的五个花瓣代表着吉祥,为福、禄、寿、禧、财,五个吉祥神;梅花还常被人们看作是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7、新桃:新的“桃符”。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8、四海共氤氲:四海,即“五湖四海”。这里化用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诗意。借喻万里神州,春回大地,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祥和景象。

虞美人-锦江春色海棠红

(新春献词——春来早、春风拂、春色美、春熙闹)

相从不觉又初寒全诗赏析(诗词赏析知周道济)(2)

年芳紫气春来早,四友花枝俏。

沿河看柳拂春风,风送锦江春色海棠红。

檀园爆竹新桃换,鸣凤星桥见。

普天同庆入屠苏。赛宝春熙万福一成都。

诗词注释

1、年芳:指美好的春色。 南朝 梁 沉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丽日属元巳,年芳具在斯……”

2、紫气:指“紫气东来”。比喻祥瑞降临。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以在中国民间,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紫气东来”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人们希望紫气带来吉祥、带来财富,带来好运。

3、四友花枝俏:梅花、山茶花、水仙花、海棠花被称之为“雪中四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有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4、沿河看柳:有道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5、风送锦江春色:成都府南河亦称“锦江”。杜甫《登楼》有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这里化用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词意。春风吹过,春回大地,锦江两岸,春光明媚,春色连江……

6、檀园:《诗经·小雅·鹤鸣》有句“乐彼之园,爰有树檀……”这里借喻人们居住的地方,美得如《诗经》中描述的那样,园中花草氤氲,长满了高大的檀树。

7、新桃:新的桃符。王安石《元日》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喻辞旧迎新。

8、鸣凤:这里指迎新年雄鸡高唱。

9、星桥:古成都府南门大桥,因桥有七孔,上应七宿(日、月、金、木、水、火、土),又称七星桥。现有星桥街,在成都市锦江区。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有句“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10、屠苏:亦作“屠酥”,药酒名。古代风俗,每逢新年,千家万户,普天同庆,人们多喜开怀暢饮屠苏酒,欢度春节。王安石《元日》有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赛宝:正月初一,人人穿新衣、逛大街“显摆”。这种民俗又称为“赛宝”。有道是“赛宝赛出五千年文化,显摆显现八万里春光”。

12、春熙:成都春熙路。“春熙"之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熙来攘往,如登春台。”所描绘的正是春风和煦,百姓熙来攘往,一派繁华太平的景象。

13、万福:成都万福桥。寓“万福来朝”之意。大年初一,成都人纷纷到文殊院进香祈福。文珠院所在的万福桥畔、文珠坊一带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14、一成都:整个成都。化用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干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诗意。

作者简介

知周道济丁酉年正月初一于成都

温馨提示 中国好诗词

非常感谢您关注@中国好诗词!如果您有好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原创作品,请直接回复微信或发送邮件到:274158273@qq.com进行投稿,您可以附上您的个人简历、照片及个人要求(是否署上真实姓名等特别要求),同时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想法,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再次感谢您的支

中国好诗词 欢迎订阅

如果您觉得文章值得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朋友圈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

请关注@中国好诗词,qq274158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