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副刊 | 作者 李忠义
北京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里面的太岁殿、拜殿、具服殿、神库神厨、宰牲亭及庆成宫等,基本保存了明初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与明代所建紫禁城、太庙、天坛、十三陵等共同展现明代皇家建筑之美。由太岁殿、拜殿辟建而成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但先农坛坛墙规制历史却鲜为人知。
先农坛内坛东天门。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1901年拍摄
坛墙砖铭清晰罕见
先农坛的外坛东墙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大门稍南,一直延续到外坛墙东南转角处,全长约700多米。这段外坛墙大体是在原有残存坛垣上,本着“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于2003年修缮而成。最北端坛墙根下泊岸遗迹尚存,用大城样砖铺砌,有数十块之多。坛墙下部屡见原有残垣遗迹,一块块酥碱深青色大城样砖向世人诉说着曾经风雨。
先农坛东外坛墙“乾隆辛未年制”砖铭
尤其“先农门”以南包砌的城砖,“乾隆辛未年(乾隆十六年 1751年)制”砖铭随处可见,清晰可识,还有“广义”“三义”“万顺”“永裕”“兴成”等御窑窑号铭文。保存有这么多清晰砖铭的祭坛坛墙,在北京现存祭坛坛墙中十分罕见,其承载的先农坛历史文化,就隐藏在这些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的砖铭中。复建的永定门城楼对面西北隅,被磨凸磨圆了的先农坛老坛墙东南转角,它的存在恰恰是考证北京天坛南外坛墙存在及准确位置的有力坐标。
先农坛的内坛墙基本保存完整。目前可供游者游览的有:北天门外迤西,到八十八中北门一段;北天门内以东段,内坛墙东北角段,至神仓后殿而止;若想看完整的内坛墙,最好还是到西天门外游览。
从太平街上的燕京中街,一直往东步行约200多米,就来到先农坛的西天门了。西天门和先农坛其它三座天门形制一样,皆为明代砖仿木建筑,面阔22.64米,进深6.7米,高13米,设拱券门三间,门钉九路。屋面为歇山顶,黑琉璃瓦绿剪边,三踩单昂砖制斗拱,施清早期旋子彩绘。西天门以南的坛墙根儿原为居民借坛墙盖的棚屋,以北是燕京汽车制造厂借坛墙盖的工棚,2008年腾退后加以修缮,露出了老坛墙原有的旧貌。
西天门北面坛墙中部里面是上层檐为悬山顶、下层檐为四面坡的宰牲亭。宰牲亭稍南坛墙上辟有随墙门一座,宽2.45米,高约2.3米,原为开启,现用砖封砌。门外残存门基石缝中,钻生一株碗口粗的构树。这座随墙门乃是先农坛宰牲亭的“走牲门”。
夯筑土墙相仿天坛
2020年7月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先农坛志》记述:“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修之后北京先农坛:坛区形状为北圆南方,有内外两层坛墙,外坛围墙全长1368丈(原文注:据清乾隆《工部则例》,约合今4377.6米)。先农坛主体建筑分布在内坛墙之内,现保留完整的内坛墙为乾隆年间砌筑砖墙,墙体内层为明代夯筑土墙,用城砖淌白糙砌,墙顶置木椽望板,上盖筒板瓦。
张小古撰《北京先农坛建筑群整体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记述:“内坛墙长方形……现保留完整的内坛墙体内层为明代夯筑土墙,外层是乾隆年间的砖砌砖墙,墙宽2.2米,高4.1米,覆以筒瓦和檐板。”
宰牲亭南西坛墙修缮前残损状
读到这里,不免生出值得深析的两个问题:一是,明代先农坛夯筑的土墙究竟始建于何时?二是,明代夯筑土墙的规制如何,与永乐十八年构建天地坛的坛墙一样吗?
金梁著《天坛志略》记述:天坛内外两层围墙,都是明永乐十八年所建……明朝的天坛外坛墙,名义上虽是土墙,事实上是建有灰筒瓦房脊、两面出殿檐的小土城……到了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时候,又把外坛墙的浮土铲去,里外都包砌城砖……
2006年版《天坛志》记述:天坛原设有两重坛墙,两墙始建于明永乐朝……因工程浩大,构筑极费时日,经十几年后才于明宣德朝建成……乾隆十二年将天坛内外坛墙用城砖包砌,使两道坛墙基厚均逾一丈,向上逐步收缩。
《明史》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又建山川坛于正阳门外天地坛西,合祀诸神。凡设坛十有九……十年(1377年),定正殿七坛,帝亲行礼,东西庑遣功臣分献……永乐中,京师建山川坛,并同南京制,惟正殿钟山之右,益以天寿山之神。”
2008年修缮后的先农坛西内坛墙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明代的山川坛内外坛墙,亦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经十几年后才于明宣德朝建成。其规制与明永乐十八年所建天地坛内外坛墙规制相仿,外坛墙也是建有灰筒瓦房脊,两面出殿檐的夯筑土墙;内坛墙是殿脊而两面都有走廊,覆灰筒瓦的土筑之墙。到了乾隆十六年鸠工庀材,烧制城砖,十八年兴工包砌内外坛墙,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内外坛墙的样貌。
天神地祇山川太岁
从永定门西街东口到太平街南口,大街的北侧即是先农坛的南外坛墙。其东段约300米,是在原有残垣基础上修缮的;其西段约400米大部分是在原坛墙遗址上复建的。在南外坛墙中部豁口,往里步行约70多米,可见一座歇山顶、覆黑琉璃瓦绿剪边神祇门。神祇门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有三座,现仅存正中间一座和东面的一座。
《大明会典》等典籍记载: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山川坛,外坛墙东面只有一座门,名为“山川坛门”,即今保存尚好、与天坛圜丘门相对的先农门。明初,山川坛的管理机构为“藉田祠祭署”,又称“山川坛祠祭署”。明嘉靖十年改制,在山川坛南天门外添建天神地祇坛,改山川坛名为“天神地祇坛”,将“山川坛祠祭署”更名为“神祇坛祠祭署”。“隆庆元年(1567年),礼臣言‘天神地祇已从祀南北郊,其仲秋神祇之祭不宜复举。’令罢之。”到了明万历四年(1576年),“改铸神祇坛祠祭署印,为先农坛祠祭署印,仍掌行耕藉事务”。天神地祇坛遂改名为先农坛,门名亦随之改为先农门。
先农门的建制,与天坛祈谷门、圜丘门一样,均是:东西向,砖座三孔劵建筑,歇山顶调大脊,黑瓦绿剪边筒瓦(宋·李诫《营造法式》称“筒瓦”);朱扉金钉九路,现大部分门钉是木质的,其中偶见铜制门钉,轻弹有声;中门洞原应为花岗岩条石地面,侧门洞陡砖墁砌,门基砖座,台明砌以石,内外出礓礤接舆路,今已无存。大门外南北稍许,各有复建的三开间值房一座,值房台明阶石大部分是旧有的。
太岁门原址在先农门迤北400多米,今南纬路与先农坛街、新农街交会处,隔着天桥南大街正对天坛祈谷坛门。其建制应与先农门相同,民国七年(1918年)修建南纬路时被拆除。被拆除的太岁门,依《明史》:“嘉靖十年……遂建太岁坛于正阳门外之西与天坛对”,应为嘉靖十年所添建,因为只有这座门才恰与当时的“天地坛门”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