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针灸的关系更为密切《灵枢·禁服》篇:“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灵枢·刺节真邪》篇又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这些都说明针刺与经络、经气的密切联系针刺目的在于通过经络调整机体的气机,使之恢复健康虽然目前对“气”的实质意义还未阐明,但我们在平时临床操作中对“经气”的感应还是有着具体的感觉历代医家通过实际体验对针下之“气”,有不少客观的描述,如金元时代窦汉卿的《标幽赋》形容了所谓“气至”的现象:“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与否可直接影响针刺的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窦汉卿也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所以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强调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得气很重要,但得气与否,常因病位、病期、体质而异“得气”的感应,即我们常说的针下有沉、紧、重、满等针感,而病者则有酸、胀、重、麻、热等感觉,或向远方传导腧穴是“经气出入之所”古称“气穴”针刺中穴,古称“中气穴”,其所中之气,就是经气“经气”亦称“真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得气与行气?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得气与行气(针刺得气与)

得气与行气

一、针刺与经络、经气的关系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针灸的关系更为密切。《灵枢·禁服》篇:“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灵枢·刺节真邪》篇又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这些都说明针刺与经络、经气的密切联系。针刺目的在于通过经络调整机体的气机,使之恢复健康。虽然目前对“气”的实质意义还未阐明,但我们在平时临床操作中对“经气”的感应还是有着具体的感觉。历代医家通过实际体验对针下之“气”,有不少客观的描述,如金元时代窦汉卿的《标幽赋》形容了所谓“气至”的现象:“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与否可直接影响针刺的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窦汉卿也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所以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强调说:“用针之法,候气为先。”得气很重要,但得气与否,常因病位、病期、体质而异。“得气”的感应,即我们常说的针下有沉、紧、重、满等针感,而病者则有酸、胀、重、麻、热等感觉,或向远方传导。腧穴是“经气出入之所”古称“气穴”。针刺中穴,古称“中气穴”,其所中之气,就是经气。“经气”亦称“真气”。

真气行于经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所不到,给机体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产生各种生命活动,包括情感、感觉、意识等,就是所谓“神气”。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将经络腧穴说成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所。《内经》中一再告诚我们针刺要“得神”、“得气”,针刺中气穴的客观感觉也就是“得神”、“得气”的表现。

二、针刺“得气”、“行气”与感觉的关系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神”与“气”是相随的,即所谓“气生神”。清代医家张志聪在《灵枢集注》说:“神则气行”、“神气之相随”,说明“神动”是“气行”的征象。经络中的“神动”现象,一般就是指针刺的感觉和感觉传导现象。所以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接着说:“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所谓“神朝”、“气随”的现象就是得气与感觉的关系。

针刺的得气与酸、麻、胀、重的感觉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得气是以术者针下体会为主,而酸、麻、胀、重则是病者的主观感觉,两者关系究竟如何?是怎样产生的?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医者在针下的得气和病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如果病人没有感觉,医者针下也没有感应(很空虚),针下已得气时,病人觉得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或有长、短、快、慢不同程度的放射传导(例:秩边穴放射至下肢,足三里穴放射至足背部)。至于不得气的原因,有二种:一种为尚未刺中穴位,包括尚未达到正确角度、深度等原因。另一种为病人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气行迟缓,也不容易得气。针刺要求得气,并在得气基础上施行适当的手法(针刺剂量),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张志聪在《灵枢集注》又说:“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气者,神之祖。”神旺,则气足,神衰,则气虚。本人体会在神气虚弱、不易得气的情况下,除了施用提插捻转等基本手法外,可以运用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如:

1.循切法

用手指顺着经脉循行路线,轻柔地上、下循经按切。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帮助经气运行,促使得气。

2.弹括法

《针灸问对》:“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留针过程中用手指轻弹针尾,或用右手拇食指轻括针尾,促使神动、气行。

3.震颤法

右手持针作小幅度较快速提插,状如颤动,可使感应加强。

4.摇旋(飞)法

《医学入门》:“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如直针摇旋使得气感应加强,卧倒针身摇旋,感应向一定方向传导。

一般运用辅助手法后,可以加强得气,但是也有感觉迟钝,用各种辅助手法也不得气者,此时不要强求得气,可用温针、红外线照光加热、温灸(隔饼灸)结合拔罐法,使气血将温绰泽,经气调和,慢慢也会得气。如有一些精神紧张,敏感的病人,针未刺入,即紧张感痛,对这些病人应少取穴,快进针,得气后不留针。并取卧位针刺,以防晕针。

三、“得气”与“行气”的作用

行气是指针刺感应向一定的部位扩散和传导的得气现象。《针灸大成》:“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这说明了远隔取穴时须使针刺感应放射到病痛处。促使行气的具体方法,除了掌握适当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外,还可在经络循行方向的病痛部位的土方或下方取穴。行气的方法,在徐风《金针赋》中载有:“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至疼痛之所”之说。徐氏创造这种手法,也称谓“弩法”,运用于远道刺确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用针刺结合“按法”,闭其下气,使气上行,闭其上气,使气下行的手法,我在临床上曾治疗一些胃脘痛病人,用内关二穴,(心包经起于胸中、下膈、历络三焦),针刺得气后,针尖向上,按45°角刺入人部,左手按压穴位的下方,右手小幅度捻转、提插,导气上行,针感能扩散至肘部,有的渐至肩胸部,病痛可明显减轻。又如气上冲胸,胸膺痞闷不舒,针刺气海或阴交穴,得气后,针尖向上,针感至上腹部或胸部,胸闷即舒。我和瘦燕同志等于1961~1963年曾与中山医院协作,做经络“导气”针刺方法的感觉循行与多方位经穴肌电测绘的临床观察。用脑电图机(50微伏、7毫米),以足三里为穴,沿足阳明胃经向上取梁丘、阴市、伏兔三穴及向下取下巨虚、解溪、陷谷、内庭四穴作穴位测定,以阴陵泉、地机、风市为对照测定穴位,共导气针法针刺99次。被针者感觉循行方向符合针向者共70次,占总针次的71%。发现针向循行向下时,被针者觉循行的符合数高于针法向上的93%。观察结果,在得气基础上,以经络导气与感觉循行产生和肌电空间反应,存在一定的关系。(详见《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可见这手法自有一定的客观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大家也都在注意这一课题,研究用肌电图观察针刺局部反应。

另外,针刺“得气”与“行气”出现的时间及反应强弱程度各人有所差别,如同一穴位,同一手法刺激,相同时间内会出现不同的感应,有的几秒钟出现,有的几分钟出现,这是人体个体差异的关系。其规律也有待研究。


按:本文是朱汝功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初与同道作学术交流时的发言稿。“行气”手法虽古代文献中早有论述,并为古代医家所习用,但降至晚今,在近百年的针灸文献中却很少见有人应用,更不用说将其别列为一类独立的手法而加以倡导。在50年代末,陆、朱两位者师首先在《刺灸法汇论》中将其与补泻法并立,另立为一类针刺手法,对其作用、机理及各种操作方法,作了论述。运用多方位肌测绘,加以客观描记,引起了普遍重视。本发言虽文简词赅,但丢砖引玉,在当时曾起过一定的作用,特予收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