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步辇图
【年代】唐
【作者】阎立本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129.6 x 38.5 cm
【材质】绢本 设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鼎盛时期。无论从政治上的统一稳定,经济的繁荣富强,文化的兼容并包,体现着唐人自信,豁达,文明的精神状态。文化是政治经济侧面的反映,唐代文化在总结魏晋文化的基础上又有了新文化的创新,绘画创作在表现技法纯熟的基础上,又注入时代因素更注重捕捉人瞬间的心理变化,精神面貌,情绪特征。气韵生动,意境高深。阎立本的《步辇图》可以说是唐代绘画的经典之作。其色彩典雅绚丽,线条流畅饱满,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与唐代周昉《唐宫仕女图》韩滉《五牛图》等一起并称中国十大传世画作,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步辇图》既然被公认为中国十大传世画作之一,必然有其与众不同之处,中国画讲究传神和意境,尤其汉代的人物画内容看似简单,却表达的极为深刻反映时代,特征。形体简单,设色简洁变化较少。核心重画外意境,而非画作本身的技法表现。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右边以唐太宗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拥的仕女形象,以及装饰物“两把屏风扇”、“一展旌旗”、“步辇”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而且仕女衣带飘飘和晁盖的迎风招展都有意刻画一种充满了柔情、安详、和善的情调。左右这种对比,尤其是译官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和仕女们神情自若、仪态万方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张一弛、一柔一刚,让人的视觉得到了充分地享受。就像我们弹琴时的左手伴奏,稳健而低沉;右手高音区炫音技巧的展示,华丽而不俗脱;一唱一和,和谐有序。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这幅图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一上来夺人眼目地突出红色,又不会太突兀得难于接受。因为按照习俗,禄东赞来自西域,服饰多以网状彩绘织成,很少有一整块同样颜色的衣服。再者,由于红色代表正气,代表恢宏的气势,理应当由中原大唐朝独享,而非喧宾夺主地给吐蕃穿戴上。其次,唐太宗也不合适着红装,一者皇上为至尊天子,然而能够与尊贵相配的颜色只有黄色;二者红色由皇上穿戴,不免显得皇帝过于轻浮,不够稳健睿智。如果我们在考虑仅由于年代久远,风蚀和破坏,原本皇帝身着的镀金装束成了现在的土黄色,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在颜色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另外,只有典礼官一个人是红袍在身,未免显得孤零零的,仍然早不出喜庆的气氛。于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映衬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北宋章伯益篆书《步辇图题记》:太子洗马武都公李道志。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德裕。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重装背。贞观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于吐蕃,其赞普遣禄东赞来逆,召见顾问,进对皆合旨,诏以琅琊长公主外孙女妻之。禄东赞辞曰:臣本国有妇,少小夫妻,虽至尊殊恩,奴不愿弃旧妇,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取。太宗嘉之,欲抚以厚恩,虽奇其答,而不遂其唐相阎立本笔。章伯益篆。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米芾行书题跋《步辇图》:襄阳米黻。元丰三年八月廿八日, 长沙静胜斋观。
黄公器行书题跋《步辇图》:豫章黄公器。元丰七年正月十二日长沙学舍观。
张向行书题跋《步辇图》:阎相国之本章伯益之篆皆当时精妙。元丰甲子孟春澣中于日圃泽张向书于长沙之静鉴轩。
刘次庄行楷题跋《步辇图》:元丰七年二月三日观步辇图,章伯益篆诚佳笔也。长沙刘次庄。
曹将美行楷题跋《步辇图》:延平曹将美以其月十日观。
关杞行楷题跋《步辇图》:元丰甲子六月廿八日,长沙驿舍获披阅久之,会稽蔚宗题,关杞。
陶舜咨楷书题跋《步辇图》:丙寅孟夏十有七日,浔阳陶舜咨尝观。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刘忱隶书题跋《步辇图》:右相驰誉丹青,尤于此本实为加意。秦丞相妙于篆法,乃删改史籀大篆而为小篆,其铭题鼎钟,施于符玺,诚楷隶之祖,为不易之范;今见伯益之笔,颇得其妙,而附之阎公人物之后,仅为双绝矣。元丰乙丑上已,河南刘忱题。
李康年篆书题跋《步辇图》:子山支守官于鄂日,康年获见此画,今十三年,观者皆有跋尾。元祐丙寅六月二十六日,江夏李康年谨题其后云。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张舜民行书题跋《步辇图》:天地弥纶际,华戎指掌中。今朝画图里,再见虬须翁。元祐丙寅岁闰月长沙,观豳张舜民题。
邓忠臣行楷题跋《步辇图》:丙寅三月通孔武仲观于南楚门舟中。邓忠臣题。
张偓佺行楷题跋《步辇图》:元祐丙寅孟夏望日观于长沙县斋。溳川张偓佺题。
琰(不明)行书题跋《步辇图》:元丰乙丑七月十三日琰赴桂林幕府,子山携酒于话别,因阅画篆奇笔久之,少顷登舟。元祐元年四月记。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张知权楷书题跋《步辇图》:静力居士所蓄名画法书,悉皆佳绝,而唐相阎公所作太宗步辇图尤为善本,故后世传之以为宝玩。建安章伯益复以小篆载其事于后;伯益用笔园健,名闻于时,亦二李之亚欤。元祐元年三月十五日,汝阴张知权题。
江澈古篆题跋《步辇图》:沛阳江澈丙寅三月望日尝观。
上官彝行书题跋《步辇图》:田俨、杜垍、上官彝同观,时元祐丙寅五月十八日也。
林定正行书题跋《步辇图》:绝艺信有之也,而好之者少;好者有之,而藏之者少;藏者有之,而识之少。公好而藏之,而又且识其妙,不亦今之博古者乎。济南林定正仲书。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姚云行书题跋《步辇图》:至治三年夏六月三日,集贤僚佐同观于登瀛堂西。步辇图后篆述所画故事,考之《唐书》,贞观十五年,唐降文成公主于土蕃。 赞普大喜,别筑城为主宫,自是? 昏,则贞观八年也。按本传,东赞三至唐,其上书献金鹅,又在太宗亲征辽之后,则十九年也。传称东赞占对合旨,擢右卫大将军;欲以琅琊主外孙妻之。东赞以 赞普未谒公主,固辞,则在初入朝请昏之时;篆并系之十五年,微失考;且所书 镌戒子孙,而戏墨犹为世宝,岂宿习未能忘耶?大德丁未夏,高安姚云观。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许善胜行书题跋《步辇图》:李唐威信覃远方,王姬万里嫔戎羌。上方步辇罗媵嫱,东赞端简朝清光。殷勤为主迎鸾装,周旋不辱使指将。琅琊外孙依椒房,诏以妻赞恩非常。赞拜稽首不敢当,有妻宁忍遗糟糠。主礼未尽先获臧,何以复命归极襄。茫茫禹服有要荒,人心天理无存亡。阎公粉本真辉煌,建安小篆墨色香,有此二妙齐芬芳,按图犹得窥天章。何年入公宝绘堂,愿与钟鼎同珍藏。尝读坡翁题阎立本《职贡图》,犹以未见墨妙为恨,今乃从宋侯拭目《步辇》之笔,于是效坡体作数语以系卷末。大德丁未,永嘉许善胜。
唐 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郭衢阶行书题跋《步辇图》:右《步辇图》,法度高古,真唐人笔,章伯益篆尤佳,米南宫盖鉴之审矣。万历十有三年春仲之望,郭衢阶亨甫再题。
曾熙平行书题跋《步辇图》:万历已巳孟秋丁丑登瀛委吏曾熙平审定谨识。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由于此图经历千余年的传承,如今所能见到的阎立本作品,尚无一帧能毫无争议地确定它为阎立本所做,这幅传为阎立本所做的《步辇图》,对它是唐代阎立本所做还是唐代其他画家的原创摹本,或为宋人摹本有许多争议,而书画鉴定界对《步辇图》的讨论认为《步辇图》的绘制年代不晚于宋代,定其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唐摹还是宋摹,作品的绘画水平都是很高的。
【作者简介】
阎立本(601~673年),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步辇图》是以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阎立本的绘画,一是线条刚劲有力,二是色彩古雅沉着,三是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一般被认为出自阎立本之手的画作共有4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的情形;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历代帝王图》,共绘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贡职图》与《萧翼赚兰亭图》,分别绘有各国使者向唐朝皇帝进贡的图景、唐太宗派监察御史萧翼以巧计从和尚辩才处赚取王羲之书法名迹《兰亭序》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