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和私企,最大的区别在于出资方不同,国企是由国家或联邦政府出资创建的,但是私企是有个人出资或控股的企业。

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甚至只能先回家待业,间接造成了社会上严重的人才堆积。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1)

据统计,2022年共有1076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显然空缺的工作岗位早已供不应求,再加上给到受疫情不定时的影响,导致国内外经济大肆萧条。

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体制内岗位,希望能收获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不至于随时承担可能会失业的风险,但是国企里面的人却争相往出跳。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2)

从国企转到私企,能有多大落差?985硕士哭诉:理想抵不过现实

李军是985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到一家国企工作,平时的工作内容比较轻松,虽然薪资算不上高,但好在待遇非常好,除了节假日慰问品外,年终奖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在这样安逸的工作氛围下,一待就是三年,原本李军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直到李军参加完同学会后开始动摇,让他直接生出了从国企离职的念头。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3)

只因同学会上有个同学,上学的时候样样不如李军,毕业后也只是进到一家私企工作,平时的工作忙得脚打后脑勺,但拿到的薪资也高出很多。

然后这个同学用实际到手的工资,做了一些投资,毕竟手中流动的钱多了,也因为拿准了时机,收获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如今也是过得风生水起。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4)

反观李军这个985硕士,看着就有些拮据了,在国企上班的这几年过得不算差,但也着实算不上好。这离职的念头一旦出现,就很难打消回去。

参加完同学会的李军,再回到国企上班,怎么都觉得别扭,就开始找适合自己的私企,也在看到给出的高薪后心动不已,一来二去也就草率地向国企递交离职了。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5)

本想着到私企闯出一番天地的李军,却在入职私企不到三个月就开始后悔了,在私企的工作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虽然工资的确比在国企高出很多,但是工作量也增加不止一倍

到了私企后,李军就没有按时下班的时候,经常要在单位加班到很晚,并且原本双休、节假日,也变成了单休、串休,最重要的是私企的“末尾淘汰制”。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6)

每天一睁眼李军就在为了自己的业绩发愁,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咬紧牙关按时上班,这时李军才发现因为错失几年的时间,在国企中待习惯的人,早就适应不了私企的工作节奏。

更何况每年都有大批朝气蓬勃的应届生,初入私企的李军要和他们同台竞争,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只是此时的李军再后悔,早已为时已晚,哭诉:理想抵不过现实!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7)

国企的优势,私企比不了;私企的发展空间,国企达不到

大学生们都应该清楚,任何一份工作都有两面性,国企的优势在于稳定且体面,任何时候只要主动犯违法乱纪的错误,国企不破产,就不会有失业的可能。

但是国企员工也属于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自然言行举止都会受到相关规定的限制,不像在私企工作那么自由,这也是属于国企的弊端。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8)

比如私企的员工想请假,可能只需要和人事或领导打声招呼,填写张请假条就好,但是在国企请假却需要层层审批,即便是有再大的急事,也需要等到审批通过后才能离岗

反观私企的优势在于发展空间足够大,只要大学生想要打拼,就有属于他们的位置,但是私企的竞争也同样激烈,正所谓不进则退。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9)

私企给到员工的发展空间,是在国企中很难实现的,想在国企晋升需要符合的条件有很多,个人能力不足以成为决定性因素,但是在私企只要足够强大就能升职。

私企的员工无时不刻都处在紧绷的状态,除非就想混日子,否则稍微放松的时候,就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越过去,所谓的优胜劣汰在私企工作体现得淋漓尽致。

硕士去私企还是国企(从国企转到私企)(10)

笔者分析:

不管是在国企还是私企工作,是否适合才是最重要的,大学生要对个人能力有个基本的认知,随后再制定一个未来规划,作为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临近毕业的时候多少都会感到迷茫,这时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会指引着大学生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今日话题:如果是你,会想要从国企离职,转到私企工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