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工程

本项目共设置互通立交 6 座,其中枢纽立交 2 座,一般服务型立交 4 座;分离式立交桥 1 座(上跨 S242),天桥 16 座(上跨济新高速),通道 17 道,基本可以满足地方道路和沿线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互通式立交

本项目共设置互通立交 6 处,其中枢纽立交 2 处,一般服务型立交 4 处。立交最大间距 13.298km,最小间距 5.1km。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1)

1、K0 000 邵原枢纽互通

本项目起点位于邵原镇南,与荷宝高速形成十字交叉,交叉桩号为 K0 000,本项目改建原邵原互通立交为枢纽互通立交,完成与荷宝高速的交通转换,同时主线落地设置主线收费站与 S310 连接,主要服务邵原等周边乡镇车辆的交通出行。

被交叉处菏宝高速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 80km/h,路基宽 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该互通在 2043 年的主线交通量为 1675pcu/h。主转向交通流方向为新安往返济源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997pcu/h;次交通流方向为新安往返侯马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677pcu/h;最小交通流向为侯马往返邵原镇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 106pcu/h。

匝道设计标准:匝道布设保留原环圈匝道,利用现状匝道路基,右转及半定向匝道设计速度拟采用 60km/h;环形匝道设计速度拟采用 40km/h。半定向匝道采用单向双车道,路基宽 11 米;环形匝道采用单向单车道,路基宽 9 米,跨长济高速(属菏宝高速)桥梁结构拟全部采用钢箱梁。同时,对原收费广场进行加宽改建,保留原收费站管理用房。

互通区主线设计速度 100km/h,平曲线最小半径为 R=1500m,纵断面最大纵坡 1.2%,路基宽度 26m,沥青混凝土路面。被交路荷宝高速,设计速度 80km/h,互通范围内平曲线最小半径 R=1100m,最大纵坡 3.9%,现状路基宽 24m,沥青混凝土路面。变速车道:单车道匝道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2)

2、K10 650 黄河三峡互通

黄河三峡互通立交位于黄河三峡景区西部,该互通与黄河三峡服务区复合建设,该互通主要实现高速主线车辆去往黄河三峡景区以及黄河三峡服务区车辆与黄河三峡景区直接连通。

被交道 X012 为三级公路,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 40km/h,路基宽 7.5m,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况一般。互通连接处被交道为平、纵指标较高,视距良好。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黄河三峡互通在 2045 年济源至黄河三峡景区方向交通量为 2859pcu/d,黄河三峡景区至新安方向交通量为 13253pcu/d。

本项目采用 A 型单喇叭互通与 X012 连接,通过连接线直接到达黄河三峡景区门前停车场,根据地形的条件,将本互通布置在西北和东北象限,结合预测交通量,主交通流在东南象限,将收费站布置在东北象限,环形匝道布置在西北象限;采用主线上跨匝道方案。匝道设计速度均为 40km/h,D 匝道车道宽 16.5m,设置为单向双车道匝道;A、B、C、M、N 匝道为单向单车道,匝道宽 9m;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为 50m,G 匝道为场坪联络道,路基宽度采用 4.5m,四级标准设计,收费站 4 进 4 出。

匝道设计速度采用 40km/h,最小半径为 50m。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采用 9m,对向分离双车道匝道路基宽度采用 16.5m。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平行式。减速车道长度不小于 125m,渐变段长 90 米;加速车道长度为 200米,渐变段长 80m。

互通式立交主线设计速度 100km/h,路基宽度 26m,沥青混凝土路面,互通范围内平曲线半径 1650 米,纵断面最大纵坡 2%,对应坡长 1425m;被交路 X012设计速度 40km/h,路基宽度 7.5m,沥青混凝土路面。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3)

3、K20 350 黛眉山互通

黛眉山互通立交位于新安县石井镇太平庄东南,主要为完成 S242(原 S246)与本项目的交通转换而设置,该互通主要服务于荆紫山景区、黛眉山景区、龙潭大峡谷及石井镇的交通出行。该互通处地形较复杂,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起伏较大。被交道 S242 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 40km/h,双向两车道、路基宽 7.5m,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往新安方向年平均日交通量 38485pcu/h,设计小时交通量 2646pcu/h;往邵原方向年平均日交通量 36460pcu/h,设计小时交通量2507pcu/h。

根据地形条件,结合交通量预测,本互通采用单喇叭 A 型,匝道上跨。互通匝道采用 40km/h 设计速度,单向单车道匝道宽 9.0m,对向三车道匝道宽18.0m,匝道最小半径为 60 米,最大纵坡为 3.974%。该互通通过连接线与 S242(原S246)连接,由于高速主线与 S242(原 S246)高差约 40 米,需通过连接线沿山体展线上坡与 S242 相接。

互通式立交主线设计速度 100km/h,互通范围内平曲线半径 1500m,纵断面最大纵坡 2.3%,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25000m。A 匝道减速车道 125.207m,渐变 90m;B 匝道加速车道 200m,渐变段 80m;C 匝道减速车道 129.637m,渐变段 90m;D 匝道加速车道 200m,渐变段 80m。

匝道设计标准:匝道设计速度采用 40km/h,最小半径为 60m。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采用 9m、10.5m,对向三车道匝道宽 18.0m。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平行式。减速车道长度不小于 125m,渐变段长 90 米;加速车道长度为200 米,渐变段长 80m。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4)

4、K28 865 万山湖互通

万山湖互通位于位于北冶镇后骆岭北,该互通与万山湖服务区复合建设,该互通主要实现高速主线车辆去往北冶镇以及万山湖景区、互通处地形较平坦。项目主线设计速度 100km/h,对向四车道,路基宽 26m,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该互通在 2044 年的主线交通量为 43146pcu/h,主交通流在东南象限(3085pcu/d)和西南象限(2264pcu/d),该互通与万山湖服务区复合建设,来实现 S242 与本项目的交通流转换。

立交范围内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 1350m,最大纵坡 1.9%,满足互通立交布设要求,匝道采用单向9.0m宽路基断面,匝道最小半径4500m,最大纵坡为3.0%。

被交道 S242 为三级公路,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 40km/h,路基宽 7.5m,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主线上跨匝道的形式,收费站 2 进 3 出两处,配套场坪 9 亩。

变速车道:单车道匝道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5)

5、K33 965 青要山互通

青要山互通立交位于新安县石寺镇茶树沟村东,主要为完成 S312 与本项目的交通转换而设置,该互通地形较复杂,主要服务于青要山景区及石寺镇的交通出行。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往新安方向年平均日交通量 17925pcu/h,设计小时交通量 2240pcu/h;往济源方向年平均日交通量 16513pcu/h,设计小时交通量2064pcu/h。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主交通流在西南象限(2049pcu/d),互通立交采用单喇叭 A 型(主线上跨),来实现 S314 与本项目的交通流转换,立交范围内主线平面线型为直线,最大纵坡 2.9%,满足互通立交布设要求,互通匝道采用40km/h 设计速度,匝道 B、C、D、E 采用单向单车道 9m 宽路基断面,匝道 A采用对向三车道 18.0m 宽路基断面,匝道最小半径 60m,最大纵坡 3.976%。

该互通通过连接线与 S312 连接,由于高速主线与 S312 高差约 97m,需通过连接线展线与 S312 相接。

被交道 S312 为三级公路,双向两车道,设计时速 40km/h,路基宽 7.5m,沥青混凝土路面。收费站采用 3 进 3 出,配套场坪 9 亩。

互通式立交主线设计速度 100km/h,互通范围内主线为直线,纵断面最大纵坡 2.9%,最小凸型竖曲线半径 35000m,最小凹凸型竖曲线半径 16000m。B 匝道加速车道 200m,渐变段 80m;C 匝道减速车道 125.091m,渐变段 90m;D 匝道加速车道 240m,渐变段 80m;E 匝道减速车道 125.091m,渐变段 90m。

匝道设计标准:匝道设计速度采用 40km/h,最小半径为 60m。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采用 9m、10.5m,对向三车道匝道宽 18.0m。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平行式。减速车道长度不小于 125m,渐变段长 90m;加速车道长度为200m,渐变段长 80m。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6)

6、K47 263 铁门枢纽互通

铁门枢纽立交位于新安县铁门镇北部,主要为完成连霍高速与本项目的交通转换而设置。该互通布设处交叉处地势开阔,地形平坦,适宜布设互通立交。

根据互通交通量预测结果,该互通在 2043 年的主线交通量为 2241pcu/h。连霍高速西至新安双向交通量最大为 733pcu/h,次交通流方向为济源至连霍高速东双向为 312pcu/h,最小为连霍高速西至济源双向为 312pcu/h。

该立交为本项目终点立交,同时又是在建新安至伊川高速公路项目起点立交。路线在此与连霍高速公路相交,设枢纽立交主要完成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交通量转换。连霍高速公路为双向八车道,路基宽 46m,路基高约 5m,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现场踏勘和资料调查,确认该位置地形平整空旷,适合立交布置。新安至伊川高速在设计时已考虑路线向北延伸,对该立交一次设计,分两期施工近期丁字交叉,远期为十字交叉。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主交通流在西南象限(8504pcu/d),互通立交采用对称象限双环式枢纽型互通。本互通主线采用 35 55 40m 预应力砼 T 梁跨越连霍高速,匝道根据交叉角度采用 33 60 35m钢箱梁跨越跨越连霍高速。

经对新安至伊川高速公路施工图进行核实,铁门枢纽立交在建一期实施 B、C、E、F、G、J 条匝道(蓝色),且互通内主线不在一期工程内,因此本项目二期工程实施 A、D、E、J 等 4 条匝道(红色、实线)以及互通内主线。因此本项目计列二期工程四个匝道的工程量及互通内主线工程量,互通匝道采用 40km/h设计速度,匝道 A、D、E 采用单车道 9m 宽路基断面,匝道 H 采用双车道 10.5m宽路基断面,立交匝道最小半径 70m,最大纵坡为 3.368%。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7)

注:互通范围内红色加粗部 由 新川高速 建设 ,其余部分为 本项目建设 。

分离式立交

分离式立交结构形式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材料、运输、施工等基本条件以及路网规划、景观协调、泄洪排水的要求,上部结构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下部结构多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全线设分离式立交1 座,为公路分离式立交 86m/1 处。

主线上跨分离式立体交叉见全线特大、大、中桥桥梁一览表,主线下穿立体交叉设置 1 处,为主线下穿 S242,具体设置情况见表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8)

天桥

本项目将处在挖方地段且沟通主线两侧的村村通或机耕道设置天桥通过,共设天桥 16 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梁结构型式,桥梁采用正交上跨主线的型式设计。下部结构采用肋板式或柱式桥台,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顶安装护栏钢板网,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天桥的净空不小于 5m,天桥桥面净宽不小于 7m。

通道

本项目在与重要乡间道路交叉处共设通道 17 座。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形式。通道基础根据地质情况分别采用整体式或分离式,涵洞洞身每隔 4~6m 长设一道沉降缝,缝内用沥青麻絮或其它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塞,通道两侧在不小于两倍跨径范围内的填土须换填石灰土填料,且分层对称夯实。通道进出口型式均采用八字墙。

隧道工程

全线共设置 3887m/5 座隧道,其中长隧道 2108m/2 座,中隧道 1429m/2 座,短隧道(连拱隧道)350m/1 座(详见表 3.2-6)。除八角山隧道为连拱隧道,其余均为分离式隧道。其中长、中隧道采用标准建筑限界,宽度 11m;短隧道采用与路基同宽标准,建筑限界宽度 13m。隧道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100km/h。隧道设计水位的洪水频率标准为 1/100。隧道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当路拱≤2.0%时为 4000m。隧道纵坡 0.3%~3%;中短隧道,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大于 4%。隧道建筑限界高度 5.0m,左右两侧设检修道,宽度不小于0.75m。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9)

附属设施

本项目路线全长 47.971km,共设服务区 2 处,分别为黄河三峡服务区和万山湖服务区;养护工区 1 处,与青要山匝道收费站合建;路段监控通信分中心 1处,与黄河三峡服务区合建;桥隧管理所 1 处,与黛眉山收费站合建;共设收费站 5 处(包含改建原邵原收费站),3 处匝道收费站(黄河三峡匝道收费站、黛眉山匝道收费站、青要山匝道收费站),1 处服务区收费站(万山湖互通收费站)。

服务区主要功能为过往车辆提供临时停车、休息,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楼、餐厅、配电房、泵房、停车区、公共厕所、绿化区以及加(减)速车道等;养护工区主要负责公路养护及临时停车,建设内容包括养护综合楼、配电房、养护机械车库、材料设备停放场、停车区、卫生间等;经核实,建设单位只负责服务区的土建工程内容,服务区加油站不纳入本次工程,由油气设施供应单位另行建设。

现初步设计阶段各服务区未明确服务区内设施具体布置,服务区设置情况详见表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10)

本项目采用低压配电分散供电方式,按区域从不同配电站引出市电,经变压后,低压传输,为本区段内的设施供电。电力供应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具体由建设单位出资,电力部门负责实施。附属设施供水采用深井取水(除黛眉山收费站引用市政自来水外),具体开采水量根据附属设施用水规模确定,且根据水利部门需要办理相关手续,除黛眉山收费站外,不需新建供水管线及设施。

工程占地

拟建项目占地面积为 493.2720hm 2 ,其中永久占地面积 338.2720hm 2 ,临时占地 155.0hm 2 。全线工程的占地情况见表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11)

(1)永久占地

全线永久占地面积 338.2720hm 2 ,其中济源市 116.3342hm 2 、三门峡市渑池县 3.9185hm 2 、洛阳市新安县 218.0193hm 2 ;基本农田 139.6778hm 2 ,其中济源市37.7349hm 2 、洛阳市新安县 101.9429hm 2 。全线永久工程的占地情况见表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12)

(2)临时占地

本项目不设置取土场,拟设置弃渣场 19 处、施工生产生活区 20 处、施工便道 129.47km,总共临时占地 155.0hm 2 ,全线临时工程的占地情况见表

高速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建济源新)(13)

#河南高速##济源##洛阳##三门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