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刘备(个性彪悍的枭雄)(1)

94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非常真实的还原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而且对好多剧情进行了神修复,台词进行了神加工。比如“壮士功名尚未成”一段的唱词改的让人叫绝。尤其是结尾拍的十分细致到位,丝毫没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部剧算是“有终”了。但也正为如此,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硬伤,或者说,作者罗贯中自我意识在历史人物中的投射,甚至是错误的投射,也展示的十分彻底。就说刘备这个人,对刘备的印象,通过电视剧,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格魅力强大,吸引了一大批人给自己卖命,武功平常,计谋平常,但又能非常的折节下士,为了请诸葛亮可以做出极低的姿态。但是最后老年的时候,不自量力的攻打东吴,没有了诸葛亮的辅佐,最终一败涂地,甚至终于埋下了蜀国覆灭的前因。三国演义中的记述,大部分都取自史实,但是对刘备的真实形象误导却又非常大。历史上的刘备,被人最多的就是称作枭雄,作战非常勇猛,性格,作风十分彪悍。我们就从正史的真实记述片段里,来感受一下,真实的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瓚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瓚。瓚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备少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从小就喜怒不形于色,并且跟关张从小交好。

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跟赵云也是一见如故,赵云来给刘备带领骑兵。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公元一九四年)

徐州牧陶谦疾笃,谓别驾东海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名声在外,陶谦临死时候,把徐州托付给当时并不在自己身边的刘备。

开始的时候跟吕布交好,可是后来,在袁术跟刘备争夺地盘的时候: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公元一九六年)

袁术攻刘备以争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自将拒术于盱眙、淮阴,相持经月,更有胜负。下邳相曹豹,陶谦故将也,与张飞相失,飞杀之,城中乖乱。袁术与吕布书,劝令袭下邳,许助以军粮。布大喜,引军水陆东下。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开门迎之。张飞败走,布虏备妻子及将吏家口。备闻之,引还,比至下邳,兵溃。备收馀兵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屯于海西。饥饿困踧,吏士相食,从事东海麋竺以家财助军。备请降于布,布亦忿袁术运粮不继,乃召备,复以为豫州刺史,与并势击术,使屯小沛。布自称徐州牧。

吕布此人真是反复无常之人,受到袁术挑拨,立马攻击刘备,还把刘备家眷全都抓走,刘备这个时候是军队初创,十分弱小的时期,军队一触即溃,饥饿潦倒不堪,甚至于兵士相食,又甚至于自己的谋士糜竺要以私产来助军用。到最后,刘备毫无办法,只好跟吕布请降。多亏吕布是一个没什么主见,也没什么远大志向,同意了刘备的请降,并且把豫州指给他。这也是刘备“刘豫州”称号的由来。

同年,

韩暹、杨奉在下邳,寇掠徐、扬间,军饥饿,辞吕布,欲诣荆州;布不听。奉知刘备与布有宿憾,私与备相闻,欲共击布;备阳许之。奉引军诣沛,备请奉入城,饮食未半,于座上缚奉,斩之。暹失奉,孤特,与十馀骑归并州,为抒秋令张宣所杀。胡才、李乐留河东,才为怨家所杀,乐自病死。郭汜为其将伍习所杀。

吕布的一个手下,想背叛吕布,于是与刘备约好了夹击吕布,刘备假装答应他,把他骗到城里,在酒宴上抓了他斩首。刘备当然不会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背叛吕布,却也不愿失去这么好的扩大自身实力的机会。于是趁机吞并了他的兵力。到这里,跟三国演义的差距就有点大了,刘备显然不是个做什么事,都要占领道德制高点的人。所谓“枭雄”并不是浪得虚名。

孝献皇帝丁建安三年(戊寅,公元一九八年)

吕布复与袁术通,遣其中郎将高顺及北地太守雁门张辽攻刘备。曹操遣将军夏侯惇救之,为顺等所败。秋,九月,顺等破沛城,虏备妻子,备单身走。曹操欲自击布,诸将皆曰:“刘表、张绣在后,而远袭吕布,其危必也。”荀攸曰:“表、绣新破,势不敢动,布骁猛,又恃袁术,若从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今乘其初叛,众心未一,往可破也。”操曰:“善!”此行,泰山屯帅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皆附于布。操与刘备遇于梁。进至彭城。陈宫谓布:“宜逆击之,以逸击劳,无不克也。”布曰:“不如待其来攻,蹙著泗水中。”冬,十月,操屠彭城。广陵太守陈登率郡兵为操先驱,进至下邳。布自将屡与操战,皆大败,还保城,不敢出。

吕布,曹操,刘备这三个人这是真可谓恩怨纠缠,吕布在袁术的教唆下又去攻打刘备,曹操来救,却被吕布手下高顺打败,刘备的老婆孩子又一次被人所掳,这次刘备连部将都顾不上,自己玩命的逃,曹操亲自上阵,才阻挡住吕布的攻势。中间还夹杂着曹操屠了个城。

布将侯成亡其名马,已而复得之,诸将合礼以贺成,成分酒肉先入献布。布怒曰:“布禁酒而卿等酝酿,为欲因酒共谋布邪?”成忿惧,十二月,癸酉,成与诸将宋宪、魏续等共执陈宫、高顺,率其众降。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布见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若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顾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缚虎不得不急。”乃命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颔之。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操谓陈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馀,今竟何如?”宫指布曰:“是子不用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操曰:“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操曰:“奈卿妻子何?”宫曰:“宫闻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操未复言。宫请就刑,遂出,不顾,操为之泣涕,并布、顺皆缢杀之,传首许市。操召陈宫之母,养之终其身,嫁宫女,抚视其家,皆厚于初。前尚书令陈纪、纪子群在布军中,操皆礼而用之。张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

接下来就是三国演义里也写的非常精彩的白门楼。资治通鉴寥寥数字,但是精彩程度并不输给演义。其中吕布骂刘备的话可谓耐人深思,“最叵信”,其实对其落井下石的行为是十分鄙视的。这也是三国演义中,留下的能展示真实刘备性格的一个片段,可惜,因为对这个方面的表现过于抑制,反而在三国演义中,显得格格不入而不好理解。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公元一九九年)

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操从容谓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备方食,失匕箸,值天雷震,备因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同谋。会操遣备与硃灵邀袁术,程昱、郭嘉、董昭皆谏曰:“备不可遣也!”操悔,追之,不及。术既南走,硃灵等还。备遂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身还小沛。东海贼昌豨及郡县多叛操为备。备众数万人,遣使与袁绍连兵。操遣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击之,不克。备谓岱等曰:“使汝百人来,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

接下来是“青梅煮酒”,情节跟正史雷同。但是最后一句,演义中没有表现,却对人物真实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刘备对刘岱等人说的话:就你们这样的货,来个几百个将军,也不是我对手,当然曹公自己来,那就胜负不可知了。枭雄本色显露无疑。十分自信,毫不做作。

孝献皇帝戊建安五年(庚辰,公元二零零年)

春,正月,董承谋泄;壬子,曹操杀承及王服、种辑,皆夷三族。操欲自讨刘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操曰:“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操师遂东。冀州别驾田丰说袁绍曰:“曹操与刘备连兵,未可卒解。公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绍辞以子疾,未得行。丰举杖击地曰:“嗟乎!遭难遇之时,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事去矣!”曹操击刘备,破之,获其妻子;进拔下邳,禽关羽;又击昌豨,破之。备奔青州,因袁谭以归袁绍。绍闻备至,去鄴二百里迎之,驻月馀,所亡士卒稍稍归之。

公元二百年,关羽“千里走单骑”的原因和背景事件发生了。曹操原来只是防备刘备,所以才攻打他,现在知道他原来想过要干掉自己,终于要自己率军讨伐刘备了。这中间也有袁绍“著名”的因为爱子生病而拒绝出兵的奇葩事件。曹操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怪不得别人都说他打仗“善用兵,变化无方”,诡计百出,往往以少胜多。这次在优势力量下,又是全身心投入,果然又大败刘备,再一次抓到刘备的老婆孩子,又抓了关羽。刘备没办法,逃到了袁绍处安身。

同年,刘备略汝、颍之间,自许以南,吏民不安,曹操患之。曹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故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操乃使仁将骑击备,破走之,尽复收诸叛县而还。备还至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刘表。绍遣备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操遣将蔡杨击之,为备所杀。

看看,没抓到刘备,曹操自然很担心在意,但是正史里记载的曹操是因为什么而直接担心的呢?是刘备在曹操地盘纵兵抢掠,积累军备,当然不是只抢正规军,顺带连民财一起划拉了。导致曹操大本营附近,地方上不论是官吏还是民间都惶惶不安,才让曹操非常的在意。于是曹操让大将曹仁讨伐刘备,把刘备打跑了,刘备这时候想的是什么呢?跑了要回去袁绍军继续跟着袁绍混吗?那多没有前途,还是去投奔刘表是正经。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想的还是如何扩大势力,在战略上纠正错误的方向,真是英雄本色。

孝献皇帝己建安六年(辛巳,公元二零一年)

操自击刘备于汝南,备奔刘表,龚都等皆散。表闻备至,自出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备在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慨然流涕。表怪,问备,备曰:“平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接下来又是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桥段跟正史重合,刘备在刘表处慨然流涕。原因是啥呢?日月如流,老将至矣。电视剧里演员的演绎并没有问题,因为三国演义本身就是要表达刘备那样一种酸楚的情绪。但是,三国演义里要表现的重在髀里肉生,以至于后世人都认为刘备哭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肥肉!实际上,正史里更想表达的意思是刘备因为功业不建,老将至而还要寄居刘表麾下,大业不成的一种感慨。虽然同在一句话中,但是强调重点的不同,得到的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个人形象。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二零七年)

操之北伐也,刘备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及闻操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

公元二零七这年,曹操北伐,跟荆州交界兵力空虚,是打曹操的大好时机,刘备看出来了,劝说刘表出兵,刘表却优柔寡断而失却机会。后来,也很坦诚的跟刘备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刘备情商爆表,说出的一番话实在动听:现在天下大乱,想这样的机会难道还有穷尽吗?一次错了不算什么,只要吸取教训,以后抓住机会就好。可见他不仅能作为一个好的创业领导,作为部下谋臣也是十分够格和劝说力十足。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接下来,就是三国演义中,对刘备最不公平的地方开始,诸葛亮出场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神,作为半仙儿出场以后,神性越来越强,到了借东风的时候,简直正式封神,成了呼风唤雨的活神仙。不知道罗贯中是为了后期诸葛亮像周公一样的辅佐幼帝而毫无怨言,所以对他极为崇拜还是怎么,总之,神化了诸葛亮,自然就要弱化刘备。可是正史里诸葛亮出场的时候,上来就是一句:当时的人都不觉得诸葛亮有他自己说的那么厉害。这个在当时是一个人的名声,可不像电视剧里被“舌战群儒”的那帮酒囊饭袋,这可是主流知识界对诸葛亮的评价。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并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同县庞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诸葛亮每至德公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从子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惟德公与徽重之。德公常谓孔明为卧龙,士元为凤雏,德操为水鉴;故德操与刘备语而称之。

当然刘备很买账,包括诸葛亮,庞统,都费尽心机搜罗到怀中。这是史实,却不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二零八年)

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刘备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备已过,操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备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操大获其人众辎重。

到了公元二零八年,曹操跟刘备交手,急行军带领仅仅五千骑兵,又一次让刘备抛却了老婆孩子逃跑,当然,百忙之中并没有忘记带上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个人。曹操得到了刘备无数的辎重。刘备不穷,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拖家带口,带着百姓一起跑路,苦兮兮的。

徐庶母为操所获,庶辞备,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操。张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或谓备:“赵云已北走。”备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得济沔,遇刘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

这个时候,徐庶的母亲才被曹操抓获,有可能就是此时战役被掳的。曹操用这个简单的方法,一下减除了刘备的一大谋士,真可谓人杰。后来就是“张飞喝断当阳桥”,也是实有其事。后面就很有趣了,刘军兵败走散,有人说看见赵云自己跑路了,刘备却很笃定的说,子龙绝不是那样的人。不一会,赵云果然抱着阿斗前来汇合。后来孙尚香差点拐走阿斗,还是赵云半路截了回来。赵云真是为了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刘备军队遇上了刘琦的生力军,总算转危为安。

关于刘备的处境,鲁肃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备深愧喜。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馀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时间就来到了赤壁之战,主角是周瑜自不必说,但是刘备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的隔岸观火而已。诸葛亮去接洽孙权,刘备是直接跟周瑜打交道的。周瑜连见他的时间都没有,刘备就亲自去找周瑜商量。但是周瑜并不像让刘备过多的参与而掌握主动权,甚至都不想让他参赞。所以表现的非常有信心。刘备也是看到周瑜胸有成竹的样子,也觉得安慰了些。

等到周瑜用火攻打败了曹操,刘备趁机跟周瑜一起水陆并进,大败曹操。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以偏将军 赵云领桂阳太守。

趁着赤壁之战,刘备大大的扩充了实力,实际上瓜分了胜利果实,并且很知人善任,让诸葛亮去治理郡县,在政治上辅佐,自己管理军事。人尽其才,慢慢的鼎足三分的局势就快要形成了。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己丑,公元二零九年)

周瑜攻曹仁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令。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以妹妻备。妹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侍婢百馀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

之后,孙权和刘备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互相分享地盘,甚至结亲以巩固家族关系。孙尚香许配刘备,刘备并没有见色忘义,乐而忘蜀,而是对其极为防备,心常凛凛。觉得这婆娘不怀好意。他们的夫妻关系是绝对的利益联姻,并无真实感情,这样才能解释后来吴蜀交恶,孙尚香为什么义无反顾的逃回吴国并且想顺走阿斗。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五年(庚寅,公元二一零年)

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瑜上疏于权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吕范亦劝留之。权以曹操在北,方当广揽英雄,不从。备还公安,久乃闻之,叹曰:“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亦虑此也。孤方危急,不得不往,此诚险涂,殆不免周瑜之手!”

刘备跟孙权要地盘,孙权的反而谋士们想着要把刘备圈养起来,刘备回到自己地盘之后,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天下英雄所见略同,孔明当初也反对我去,就是怕他们害我,我是情势所在不得不去,差点就遭了周瑜的毒手。刘备承认周瑜是英雄,他认为诸葛亮和自己都是英雄,大家想法都差不多。

刘备以从事庞统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鲁肃遗备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备见统,与善谭,大器之,遂用统为治中,亲待亚于诸葛亮,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跟庞统的交往,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么和谐,最开始,刘备并不看好他,甚至于到了免官的地步,直到后来,鲁肃和诸葛亮都跟刘备推荐庞统,他才得到了刘备的重用。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六年(辛卯,公元二一一年)

法正至荆州,阴献策于刘备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响应于内;以取益州,犹反掌也。”备疑未决。庞统言于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车骑,北有曹操,难以得志。今益州户口百万,土沃财富,诚得以为资,大业可成也!”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统曰:“乱离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古人所贵。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以为然。乃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以赵云领留营司马,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

接下来就是刘备三分天下最重要的一步,夺取益州。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中有没有隆中对,最初的三分天下的构想是不是诸葛亮首创,但是在正确的时机点上把这件事正式提出来的,是法正。法正类似于曹操的郭嘉,是刘备军事上最重要的谋士,这次提出的是战略上的构想。刘备有些犹豫,但是经过讨论发现,这件事得大于失,就准备动手了。关羽,诸葛亮留下守大本营,刘备自己带着大军出发来取益州了。孙权听说刘备大军异动,赶紧要把宝贝妹妹接回去。孙尚香临走之前还想把刘禅拐走,多亏了张飞赵云给截了回来。孙刘联盟本来就假情假意,离撕破面皮也就不远了。

刘璋敕在所供奉备,备入境如归,前后赠遗以巨亿计。备至巴郡,巴郡太守严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备自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璋率步骑三万馀人,车乘帐幔,精光耀日,往会之。张松令法正白备,便于会袭璋。备曰:“此事不可仓猝!”庞统曰:“今因会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备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推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备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馀日。璋增备兵,厚加资给,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备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璋还成都,备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所谓“暗弱”的刘璋,却用了一个在政治上及其狡猾的方法,劳军刘备,厚加赠遗,因为他知道,刘备之所以能名声在外,深得民心,因为有仁义之名在外,这样做,刘备无论如何不能对他立马就下手。果然,尽管法正,庞统等力主干掉刘璋,刘备却反对。而刘备的反对是十分有道理的。这时一点不爱惜羽毛,就算暗算了刘璋,也不能得到益州军民的拥戴,这对长久的统治来讲绝对不是好事。刘璋给刘备添兵,请求他去打张鲁,刘备没有办法,带着辎重,军士,在葭萌关整军,收买人心而不着急打仗。其实就是等待时机,见机行事而已。

刘备在葭萌,庞统言于备曰:“今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刘璋既不武,又素无豫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杖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下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备然其中计。及曹操攻孙权,权呼备自救。备贻璋书曰:“孙氏与孤本为脣齿,而关羽兵弱,今不往救,则曹操必取荆州,转侵州界,其忧甚于张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因求益万兵及资粮,璋但许兵四千,其馀皆给半。备因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而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大夫死战乎!”张松书与备及法正曰:“今大事垂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宗肃,恐祸及己,因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敕关戍诸将文书皆勿复得与备关通。备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高沛,责以无礼,斩之;勒兵径至关头,并其兵,进据涪城。

那么,益州的事情到底应该怎样进行下去呢?拖着不是办法,眼看着益州,刘备也是势在必得。于是,刘备也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通过对刘璋部下张松的交往,激怒了刘璋,让刘璋杀了张松,刘备马上以此为口实,开始讨伐刘璋,正式动手了。

孝献皇帝辛建安十八年(癸巳,公元二一三年)

益州从事广汉郑度闻刘备举兵,谓刘璋曰:“左将军悬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军无辎重,野谷是资。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此必禽耳。”刘备闻而恶之,以问法正。正曰:“璋终不能用,无忧也。”璋果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不用度计。璋遣其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备,皆败,退保绵竹;懿诣军降。璋复遣护军南阳李严、江夏费观督绵竹诸军,严、观亦率其众降于备。备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刘璝、张任与璋子循退守雒城,备进军围之。任勒兵出战于雁桥,军败,任死。

兵凶战危,本来,刘备如果不用偷袭的方式也不敢保证稳操胜券,而刘璋的谋士有劝他采取坚壁清野的方式来防御刘备,刘备非常的担心,但是刘璋却觉得此举过于扰民,没有采用。于是,刘备能够长驱直入。

刘备围雒城且一年,庞统为流矢所中,卒。法正笺与刘璋,为陈形势强弱,且曰:“左将军从举兵以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璋不答。雒城溃,备进围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引兵来会。

随后,刘备大兵压境,法正劝说刘璋投降未遂,刘备加紧攻势,终于达成了包围成都的战略计划,这时候,诸葛亮,张飞,赵云才带着生力军来跟刘备会师,准备一举拿下益州。你看,刘备不仅是刘氏军团的主力,更是先锋官,还是决策人,可以说,刘氏集团的灵魂人物绝对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诸葛亮的贡献在于后主时期,对蜀国的治理。这也是三国演义跟正史之绝大不同的地方。

马超知张鲁不足与计事,又鲁将杨昂等数害其能,超内怀于邑。备使建宁督邮李恢往说之,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密书请降于备。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城中震怖。备围城数十日,使从事中郎涿郡简雍入说刘璋。时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馀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与简雍同舆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备迁璋于公安,尽归其财物,佩振威将军印绶。

这个时候恰逢马超跟张鲁不和,投降刘备,刘璋一看大势已去,虽然成都城中还有精兵三万人,物资也十分丰饶,而且刘璋这个人,平时爱民如子,深得民心,所以军民都要求死战不降,可是刘璋颇像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刘备,这个时候,因为觉得自己的家族富贵一方几十年,现在要连累百姓打苦战,于心不安,何况胜负大概是要失败的,这样激怒了刘备,说不定再来个大掠,更对不起百姓了,干脆,投降吧,于是,刘备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有了万世的基业,鼎足三分,准备一统中原,再一次的中兴汉室。

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飧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

刘备集团能取得三分天下,法正居功要算是第一档。可是法正此人,睚眦必报,骄横异常。诸葛亮深受刘备重用,有些人便告到了诸葛亮那里。希望能让诸葛亮挫其锋芒。可是诸葛亮深通韬晦之道,怎么可能跟法正主动闹矛盾,就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当初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北面有曹操觊觎窥探,东面有孙权伺机侵伐,进出孙尚香还在家里随时准备政变,法正在身边,处理如此复杂的状况,还能得到现在这么好的结果,终于大汉的中兴近在眼前,稍稍享受一下又怎么了,于是,法正接着奏乐,接着舞。

初,刘备在荆州,周瑜、甘宁等数劝孙权取蜀。权遣使谓备曰:“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次取张鲁,一统南方,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备报曰:“益州民富地险,刘璋虽弱,足以自守。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孙、吴所难也。议者见曹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念。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而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于左右,备独悚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权不听,遣孙瑜率水军往夏口。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权不得已召瑜还。及备西攻刘璋,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如此!”

通鉴里面接着对刘备取益州前后背景的描述可谓对刘备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入骨三分,刘璋这个人,为人十分柔弱,满心妇人之仁,现在人话讲充满了圣母心。孙权也早就想取益州了,但是刘备当时坚决反对,理由也十分充分而冠冕堂皇:现在曹操这么强大,我们不好好合作,还要窝里斗吗?你周瑜来打刘璋,我是实在看不下去,这样吧,你干脆从我身上踏过去。孙权当时肯定是不想跟刘备完全翻脸,就把周瑜叫了回去。等到刘备自己取益州的时候,孙权被气了个倒仰:刘备这小子竟然如此奸诈!这实际上就是国家间的博弈,孙权不能取得益州,被刘备阻击,完全是地形上没有占到优势而已。光从这说,刘备奸诈,似乎也有些求全责备,但是刘备不像刘璋一样充满着妇人之仁,这是确乎无疑的。

丞相主簿司马懿言于操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操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曹操集团又是怎么评价刘备取益州的呢?看看司马懿的说法,刘备以诈力掳刘璋。都觉得刘备此举不是十分君子。在道义上有亏欠,曹操集团可以趁机去攻打他,拔了这个眼中钉。曹操却觉得时机未成熟,应该先稳定自身,发展魏国,所以引用了光武的名言,得陇望蜀来反对了出兵伐蜀的提议。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

法正说刘备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备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辨。魏王操遣都护将军曹洪拒之。

曹操不打刘备,刘备可是来打曹操了,你这么好的机会不来打我,肯定是自己有些难言之隐,干脆,我来趁你病要你命,说不定能干掉你。其实后期来看,刘备集团,包括第一谋士法正,主帅刘备,个性都十分彪悍,穷兵赎武。

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二一九年)

三月,魏王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刘备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乃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操与备相守积月,魏军士多亡。夏,五月,操悉引出汉中诸军还长安,刘备遂有汉中。

这场战争也持续了蛮久,到了公元二一九年三月的时候,曹操自己来了。此时刘备集团如日中天,赵云也正值盛壮,宛如天神下凡,曹操纵然奇诡多变,在此时仍然让刘备占领了汉中。刘备集团再一次壮大。于是,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

后来,等到关羽被吴国杀死,刘备兴兵复仇,陆逊分析刘备心里,也是十分深刻:

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刘备大军深入吴国境内的时候,陆逊并没有组织十分强有力的反抗,而到双方僵持的时候,陆逊反而准备开始行动,东吴军团大多数将军都不理解,而陆逊却认为,刘备狡猾已极,久经战阵,刚开始来的时候,锋芒毕露,实在不能与其争锋,现在经过了这么久,军势已衰,现在正是打击他的好时候。

通鉴后来对夷陵之战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初,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

可见,法正在刘备集团中对军事的辅佐有多大的作用,而刘备一生受尽蹉跎而始终不屈,在老年时,遭遇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并且败的一败涂地,败的终于在白帝城失去了性命,也实在让人可悲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