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暗流涌动下,共享汽车的“白骑士”身在何方?(上)

潮起潮落,皆为时代造就。

共享汽车热潮一般能持续多久(暗流涌动下共享汽车的)(1)

在这个共享经济横行的年代,相应产业层出不穷,大到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小到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近年来共享经济的红利受到市场青睐。2020年12月,共享住宿品牌Airbnb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其上市后股价翻倍暴涨,市值近900亿美元。相关业内人士对此评价,Airbnb的强势表现,为2021年共享经济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

与其他共享经济领域的火热相比,趋于保守的共享汽车明显降温不少。在日渐白热化的汽车市场中,车企为了寻求更广的发展前景,极力拓宽赛道,涉足共享汽车,亦是为谋求发展、扩大规模的革新举措。

当车企发力共享汽车

自2015年,汽车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将目标投向了共享汽车。众多共享汽车平台涌现,GoFun出行、途歌、神州iCar等共享出行平台相继问世,在短短两年内行业发展迅猛。据悉,截止2017年年初,国内共享汽车的企业超过300家。

而这场共享汽车的大浪,也正是在2017年开始出现退潮之势。区域性运营的共享汽车品牌EZZY正式停运,继出现首位淘汰者出现后,昔日的资本宠儿途歌出行亦陷入了资金问题,完成6轮亿元融资后,却因拖欠用户押金,受到多起投诉,与共享单车ofo199元的押金相比,途歌出行1500元的押金翻了近8倍,可以看到的是,对比其他共享产品的低投入,共享汽车的重资金成本或是其难以维系经营的诱因之一。

共享汽车热潮一般能持续多久(暗流涌动下共享汽车的)(2)

在一众汽车企业里,首汽集团可谓是首批涉足共享汽车的汽车企业之一。 2016年2月25日,首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分时租赁业务“GoFun出行”正式上线。值得一提的是,在由盛转衰的市场中再获资本青睐实属难得,GoFun出行于2020年宣布完成B轮融资,涉及金额达数亿元,继2017年A轮融资2.14亿元后,时隔三年GoFun出行再获资本支持。

在共享汽车前景尚不明朗的大环境下,GoFun出行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做出了不小努力。2020年10月,GoFun出行进行品牌升级,推出母品牌“GOFUN科技”以及两个子品牌“GOFUN出行”和“GOFUN车服”,未来将以轻量化和平台化为发展目标,通过C端车辆提高其市场投放率,以闲置车辆托管为战略,将共享汽车概念由公共车辆共享演变成私人车辆共享,并计划于2021年优选30万辆车投入使用。业内人士表示,GoFun出行的品牌升级通过外部车辆的引入,减小了自身用于车辆投入的资金压力,但对于车主而言,维护成本、车辆保险等风险系数增加,如此超前的经营理念,要用户全盘接受还需时间。

弊病频频成发展之困

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汽车,对于汽车企业而言,从车辆制造到出行服务对的概念转变,成为了其入局出行行业的敲门砖。值得肯定的是,共享汽车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核心诉求,独自在外打拼的北漂女孩小杨表示共享经济的存在丰富了自己的出行体验,“共享单车教会我骑车,共享汽车令我学会我开车,在北京摇号挺难的,如果没有共享汽车,那么我可能没机会开车。”

共享出行的交通方式以较高的性价比和便捷度开辟出了一个细分市场,但在这片新的市场中,入局者不断离席的现象已非个案。共享汽车与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相比,自身运营成本明显翻倍,在车辆投放和运营维护的大额成本面前,盈利难的问题摆在了出行商面前。此外,除运营模式问题外,车内环境、检修速度等用户体验方面亦值得重视。

共享汽车热潮一般能持续多久(暗流涌动下共享汽车的)(3)

虽前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好在业界对共享汽车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欧洲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分时租赁汽车将超60万辆,每年市场容量将达3800亿元,潜在需求为相关产业创造的价值有望达1.8万亿元,而中国或将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市场。

事实上,共享经济带来的出行红利业界有目共睹,对于车企而言,入局共享汽车领域具备一定优势。汽车企业自身具备的整车制造能力和产业链相关资源,能够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同时其资金储备和融资能力也远远高于新入局的创业企业,在未来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技术创新下,共享汽车的市场潜力还有挖掘空间。

在共享汽车频造冷遇的市场中,其走向是风口还是泡沫,尚无盖棺定论,在时代前行的浪潮下,能否重获资本青睐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壁垒高、盈利难等现阶段暴露出的问题,成为了决定共享汽车生存的关键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