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1)

明末清初著名历史学家谈迁,专心明朝史事,历时二十余年,成《国榷》一书。在53岁时,不幸手稿被窃,经四年发奋努力,又成新稿。为补充完善史料,顺治十年(1653年),59岁的他携稿北上,到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遗闻,考察历史遗迹。历时两年半,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返乡。他把往返途中和在北京的见闻,记录下来,写成了《北游录》一书。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2)

在这本书中,他两次提到了故城县,现摘录如下(括号内为本人注解和点评,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3)

1653年,北上赴京师途中所记:

(顺治十年,1653年),九月癸卯(农历九月十一日,公历10月31日)。发(出发)二十里武城之(到)甲马营驿,一大聚落也,与宋太祖所生地同(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与此地音同)。五十里(至)郑家口。故城县。市尤剧(集市很大)。二十里泊(停驻)方家浅(故城县志为方堑,似在第什和刁南庄之间,在当年应是水运码头,已泯灭)。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4)

甲辰(农历九月十二日,11月1日)。雨。发(出发)三十里故城县(现故城镇)。古蓧县(蓧古同蓨,古地名,治今河北景县南。西汉为周亚夫封地,属清河郡,明初废入景州)膏池地也,隶景州。在河西岸(当时的运河,弯弯曲曲,走向不定,现在是裁弯取直、治理后的样子。)。二十五里,四女祠(现四女寺)。夜漏二十刻(每刻约15分钟,20刻,300分钟,5个小时,晚按7时始,20刻应为晚12点)泊(停驻)德州。

下边为1656年,谈迁南下返乡途中所记: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5)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6)

丙申年(顺治十三年,1656年)。

辛已(农历三月初二,3月27日),四十里四女祠(今四女寺)。恩县。风虽利(顺风)。以河纡曲(弯曲)不能速(快),又十里,泊。

壬午(农历三月初三,3月28日)。雾。二十里阻风,泊。过(拜访)陈冰,远舟中。语久之。风息。又三里经故城县,县在河右(谈迁南下返乡,在故城县域,大方向船由东向西行驶,故城镇在河北岸,故曰右)。邑屋颇盛(房舍很多)。有鬻(卖)灯薪者,驿卒诱(骗)入庙中闭(关起来)之(一时找不到人,采取了非正当手段),以供挽纤(拉船)。又二十里,宿。中夜(半夜)大风。谚云,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向江边走(此季节风大),良然(真的是这样)。

癸未(农历三月初四,公历3月29日)。阻风不发。中夜风息。

甲申(农历三月初五,公历3月30日)。发二十里,方家浅。十五里,距郑家口不远。大风,扬尘蔽天,咫尺不辨。中夜始息。(看来那时候,春天就常刮大风,似乎也有沙尘暴)。寒。

乙酉(农历三月初六,公历3月31日)。已刻(上午10点前后)抵郑家口。地产梨。里门(古代同里之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鼎鼎(盛大),或(有的)树旗焉。篙人(撑船的人)云,此权氏(姓权的人),为余姻(我的亲戚),明季(明未)贫甚,尝事(曾经服侍)外戚(帝王母亲和后妃的亲族)田都督(据查,有一个名叫田弘遇的,明江都人,思宗所宠田妃之兄,曾封左都督。崇祯十五年,田妃死,宠遇稍微。不知是否就是此人),没(隐匿)其资致富。子弟补诸生(免费进国子监读书),树旗者也(就是树旗的那户人家)。噫,田氏败,宜(方便)权氏兴矣。(看来,姓权的当时是郑口的大户人家,在改朝换代之际,财产来得似乎有些不明不白,即使是他的亲戚,对此也有些非议)。

丙戌(农历三月初七,公历4月1日)。风梗(阻挡)。且阻浅(搁浅)。

丁亥(农历三月初八,公历4月2日)。未刻(下午2点前后)。发五十里,甲马营。五里,宿。

因天气原因,谈迁在故城县境逗留了五、六天之久,住宿了五个晚上。

在谈迁的《北游录》中,还有两段关于故城的诗文,照录如下: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7)

故城

柳丝摧欲折

雨意又成丝

河接滹沱近

天移羁客迟

疏云透片日

古道卧残碑

欲览川原秀

冲泥畏雨师

(冲泥:踏泥前行,不避雨雪。雨师:古代传说中的司雨之神。)

这首诗写于谈迁北上赴京途中。农历的九月,秋风掠柳,细雨连绵,为早日到京,作者风雨兼程。乌云的缝隙透过一线日光,作者看到了故城县古道旁的残碑,本想冒雨欣赏平原河流的秀色,又怕因雨耽误了行程,还是匆匆赶路吧。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8)

董学

枣强县东三十里,董学。古广川也。汉董仲舒授徒处。今土人苏氏云,其先董氏受业者(当地姓苏的人说,“他的祖先就是董仲舒的学生。”)。

在故城逗留五六天,时间充裕,不知是谈迁的实地考察还是道听途说,难以断定。现在苏姓,仍是董学村的大姓。如果谈迁所言属实的话,那苏姓人家在这个村子居住的历史就很久远了。

谈迁痴心明史,百折不回,是个很励志的人物,想必他这部著作,是应该有不少人看到过的。

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演变研究结论(历史学家谈迁笔下的故城)(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