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由人之间才有完美的爱,因为只会受情绪支配的人,是不稳定的,也是突然的,只有能控制情绪的自由人,才会有稳定的、完美的爱。

——斯宾诺莎

传统管理情绪的方式(如何管理欲望和负面情绪)(1)

三百多年前,一位西方哲学家用几何学来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他的句子是命题,命题后面,则有详实的解释与证明。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靠磨镜片为生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极为称道的一位大哲。

与如今嫌贫爱富的环境不同,尽管斯宾诺莎生活清贫,但他有很多有钱的朋友,很多要接济他,都被他拒绝。甚至有一个朋友要留给他巨额遗产,也被他婉拒。

他专注于他的简单生活,还有一生的事业——磨眼镜片。斯宾诺莎的眼镜片精益求精,质量精良,在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屋子里发现了很多他磨好的镜片,在当时堪称精品。

斯宾诺莎虽然贫困,但与他通信的人都是当时的学术大牛,例如莱布尼茨,也有政界高官,在他去世后,他的思想被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歌德等人重新发现,获得了巨大声誉。

通过以上事迹我们看到,斯宾诺莎虽然是西方人,但却很像我们国家的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论语》中记载的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而斯宾诺莎也是这样生活的,一箪食,一瓢饮,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斯宾诺莎的代表作是他倾其一生著作的《伦理学》,全称是《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从书名就能看出,斯宾诺莎跟笛卡尔一样,受到近代数学、物理学的巨大影响,要从理性中找到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伦理学。

虽然名称是《伦理学》,但这部著作的内容不是狭义的伦理学,而是广义的哲学范畴,涵盖了关于实体、身心、神等等内容。其中尤以情感的部分非常精彩。

此书表达了一个核心观点:伦理学是研究人的学问,而情感,则是人生活的最主要内容。

以下是斯宾诺莎关于人的情感方面的精辟论述,在情感方面有所迷惑或欠缺的千万别错过。

传统管理情绪的方式(如何管理欲望和负面情绪)(2)

1,心灵的想象力

心灵总是尽可能努力去想象足以增加或助长身体的活动力量的东西。

爱情、快乐,这种对身心有益的情绪,总能让人反复想象。

回忆也是如此,人会有选择地将痛苦的回忆屏蔽,只留下最光彩的时刻。因此不管当时经历了多少困难痛苦,经过记忆的装饰之后也变得回味无穷。

2,骄傲其实是一种自卑

斯宾诺莎认为,自卑和骄傲,最为接近,自卑的人是从别人的能力判断自己软弱无力,与别人比较的时候越发觉得不如人,从而产生痛苦,而骄傲的人则是抓住别人的短处,来显示自己的优越。

很多时候生活里人们的关心,往往起源于好奇,特别是工作中,同事的痛苦、失败,会减少自己的痛苦,甚至产生快乐。很多老年人聊孩子聊孙子,目的也不在于聊天本身,而是攀比,通过攀比来满足自己的骄傲。

对此,他说:“骄傲乃是由于一个人自视过高而引起的快乐,由于低视他人而引起的快乐叫轻蔑。当我们想象着他人的行为,其目的在取悦我们时,所感受到的快乐,叫做称赞。”

传统管理情绪的方式(如何管理欲望和负面情绪)(3)

3,身体是情感信号的前提

和笛卡尔一样,斯宾诺莎也走出了神学(尤其是基督教神学,认为人的身体是罪恶的,应该受到压制和贬低的)贬低身体的传统,不认为身体是罪恶,是被动,他甚至肯定情感,肯定人性中合理的欲望,在笛卡尔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

在斯宾诺莎那里,身体广义上的行为包括了情感,情感是肢体语言的延伸。但他同时也提醒我们,人的欲望要加以控制,不然会让我们成为欲望的奴隶,无法理性的掌控自我。他说,人类最无力控制的莫过于他们的舌头,而最不能够做到的,莫过于节制他们的欲望。

4,欲望和情绪的管理

斯宾诺莎认为知识和理性则是克制欲望的,理论上,人越蒙昧,越容易被欲望支配,越理性,则更克制欲望。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知识越多,痛苦越多,因为知识让人无法直接追求赤裸的欲望,从而痛苦更多。

对此,他说:人的某一个情欲或情感的两面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力量,致使他牢固地为这个情感所束缚住。理性的作用,就是保证个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承认他人也有追求幸福的同等愿望,保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最大一致。真正的完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幸福或利益而不顾及他人以及大多数人的幸福或利益。

因此,我们需要对欲望和情绪加以合理的管理和引导。

传统管理情绪的方式(如何管理欲望和负面情绪)(4)

5,欲望和情绪需要德性和理性的指导

对于如何控制欲望和情绪,让自己的行为合乎伦理,合乎道德,斯宾诺莎给出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认知体系。

斯宾诺莎强调人要按照理性的指导,不放纵自己的情绪。放纵自己是不自由的,是使得自己完全做情绪的奴隶。

理性能让人自律,自律不是压抑、拒绝欲望,而是合理地引导欲望,让人正视自己的欲望,从而给出合理地引导,让道德和伦理占据人生的核心地位,从而远离欲望和情绪的魔掌。

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负面情绪(包括嫉妒、轻视、愤怒、失望、悔恨、骄傲、怜悯、自卑等),都是心灵无力的体现,人们一旦长期地、过度地为某一种情感或这种负面情绪所支配,这样的人所想念的对象往往并不在场,想象、回忆就足以令人发狂,就距离疯癫很近了。这也是精神病重要起源的因素之一。

斯宾诺莎的观察力极强,他说:那些陷于热恋中的人,白天夜晚,只知梦想爱人或情侣,亦不能不说是疯狂,他们的行为处处足以令人发笑。但那贪婪的人,除金钱或财货外,不思其他,以及那虚荣心重的人,除荣誉外,不知其他,就其惯作于人有损之事,且足以引人怨恨而言,因不能认为疯狂,但真正讲来,贪婪、虚荣心、淫欲等虽没有被认作病症,事实上都是疯狂之一种。

由此得出他的结论——被负面情绪控制的是奴隶,而基于自己意志的人才是自由人。

6,快乐源于内在

斯宾诺莎认为真正的快乐源于人的内在,而不在于外界评价和财富多少。

对此,哲学诗画很赞同这点,通过自我观察,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不开心,其实根本不是外在的境遇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我们的内心缺乏爱,忽视了对内在的关照,对万事万物丧失了本真之心和感恩之心,总是将自己弄得处于一种匮乏的频率当中。越是向外获取,内心越是没有安全感,越是感受不到爱和快乐。

斯宾诺莎哲学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在和对神灵的爱。

任何东西,比如贫困,比如痛苦或人生的苦难,都不能让精神屈服。快乐源于内在的探索。斯宾诺莎用实际行动揭示了一点:即内在的高贵灵魂胜于一切物质的富有。

传统管理情绪的方式(如何管理欲望和负面情绪)(5)

看完了以上这些,你该明白为何网上总有那么多关于自律的鸡汤文了吧,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康德所说的“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喜欢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类型的精神自由和选择自由,更是斯宾诺莎哲学意义上的不被坏情绪和杂多欲望控制的意志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