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把铁锅给我砸掉!把船给我戳穿!每个人只带三天粮食,干不赢就不回了!”

——这是项羽当年打巨鹿之战时的冲锋令,那可是一个视死如归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如果长津湖战争由项羽来替代彭德怀,一样是胜利的,因为他们的底层基因是一样的,实际上,今天彭德怀打的这一场仗,堪称现代的“巨鹿之战”。

当我们鼓励一个人要努力加油不要气馁时,经常会讲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其实这句话是蒲松龄写给自己的座右铭,全诗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诗的前半句,讲的是项羽领兵的那次著名的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项羽巅峰一战(破釜沉舟长津湖的胜利)(1)

公元前208年,项羽带领几万的楚军在巨鹿和秦朝的章邯相遇了,当时章邯和其它的秦朝军队数量加在一起有差不多40万人,当时楚军很多人都认为打不赢,于是都想撤退,但是项羽认为一旦撤退就会被秦军掩杀,于是决定就在巨鹿和秦军的主力决战。当时项羽为了彰显自己和秦军决战的决心,下令让士兵们将船只全部凿沉,做饭的铁锅也全部砸坏,每个士兵只带3天的粮食和水。将士们一看退路已经没有了,那么往前冲和敌人拼命就是唯一的出路了,于是全部都和敌人玩命。就这样几万楚军干败了四十万秦军,秦军死伤差不多达到了一半。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正是这样一场战役,让秦朝的统治迅速的土崩瓦解了,因为章邯当时率领的军队可以说是秦朝全部的家底了。经过这一战,秦军剩下的20万军队被项羽坑杀,章邯投降,秦朝再也没有了统一天下的能力,中国的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破釜沉舟项羽巅峰一战(破釜沉舟长津湖的胜利)(2)

图/破釜沉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经过慎重的考虑,我国决定援助朝鲜,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在彭老总的带领下紧急奔赴朝鲜战场。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分析后认为,中国“不足为患”,因为:

中国在满洲的兵力只有30万,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10万至12.5万人。而且中方没有空军,但美军在朝鲜设有空军基地,出动了300多艘军舰以及500多架飞机,如果中方真的要南下,面对他们的将会是一场无情的大屠杀。

美军陆战队第1师有坦克、榴弹炮、迫击炮等重型武器273辆,第9兵团只有少量小炮,多是火箭筒、无坐力炮、迫击炮,对单兵而言,手榴弹就是重武器。而且志愿军的装备,大多是缴获国民党的,虽然有一些是从美国那里得到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但毕竟是缴获的,无法和美军相比。双方无论是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与美军相比,志愿军可以说都是以卵击石,战局和当年“巨鹿之战”楚军面临着秦军40万的大军压境是非常相似的。

破釜沉舟项羽巅峰一战(破釜沉舟长津湖的胜利)(3)

长津湖所在的地区,称为是北朝鲜地区最为苦寒的地方,平均海拔在1000~2000,山脉连绵起伏,大片的原始森林,人烟稀少,气候寒冷,冬天的时候,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度。1950年是朝鲜百年不遇的寒冬,刚到十月底,长津湖地区就开始下大雪,温度骤降,到了11月下旬,温度已经降到了30摄氏度以下,到处都覆盖着白雪。

当美国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坐在美军的运输机里,路过长津湖时,看到被冰雪覆盖的长津湖,感慨道:

“如果在这里的雪地上潜伏半个小时的话,无论是什么人都会被冻死的,当然也包括中国人……”

除了寒冷,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供应不上。长津湖地区山高路险,9兵团的物资集中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中国运输。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兵团仅有的百余辆汽车,几天之内便损失了一大半,物资无法送到,粮食、衣服和弹药供给严重不足,就地筹集粮食也十分困难。

破釜沉舟项羽巅峰一战(破釜沉舟长津湖的胜利)(4)

图/来自《长津湖》剧照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志愿军硬是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拿下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彭德怀当年的秘书杨凤安回忆说: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我们打垮了美军王牌骑一师、陆战一师,南朝鲜军第三师、第六师,歼敌1.58万余人。,据资料记载,在这场战役中,美军伤亡7000多人,其中阵亡和失踪2500人,冻伤减员为7300人。

美军在战后的评价是:

中国人民志愿军获胜,“联合国军”成功撤退。


志愿军为什么能够在自身后勤严重匮乏、通信不畅、攻坚火力不足的情况下,与世界上第一流的部队对抗?如果说在作战能力上有什么差别的话,用两个词语便能总结,那就是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当年项羽的“破釜沉舟”——打败美国的,不是装备、不是战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孕育了几千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自骨子里的基因和信念!如果当年杜鲁门有研究中国的历史,知道巨鹿之战、知道中国的“破釜沉舟”,断不敢贸然发起朝鲜战争,自讨苦吃,得不偿失!

写在最后:如果抗美援朝再打一次,美国还是要败的,中国还是要胜利的,因为基因还是没变!

读来读往 于2022/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