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第几次造访香港,人们都会再次为这里的直入云霄的高耸和永不停歇的忙碌感到惊叹。我们重新呈现香港,希望人们能与这座城市的新风貌撞个满怀。事实上,无论是欣赏变幻万千的白日风景,还是留恋永不落幕的黑夜派对,这里都为停留者提供着颇为包容且开放的选择。或许,这就是真正的都市魅力所在。
感受没被“岁月神偷”偷走的情怀
坐标:上环
对于初到香港的游客来说,上环不会是首先想到必去的地方,但对本地人来说,这个老区有着非常特别的本土魅力。它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这里在汇集了大量古玩店、海味铺之余,还有很多旧式食肆与茶餐厅。而也是在这里,还能找到一份没被“岁月神偷”偷走的情怀和人情味。着实这里有着外国小街的特别氛围同时,它彰显着的更是新旧香港的美好。想要怀旧的人,可以直接去摩罗上街走一走。这里的小摊贩和商店,多贩卖款式多样的古董。虽然寻宝也许不太容易,但是亲历其境,看看他们特别老派的交易手法和术语,那才是真正的香江文化活宝吧!
上环有最传统的香港市井风情,也有入时摩登的国际姿态
上环亦是传统海味干货店和中药行的集中地。在高升街,你甚至会闻到淡淡的中药香,因为这里就是有逾百年历史的“药材街”。而在短短的歌赋街,街道两旁保留了多幢古老建筑,其中林立的多是画廊、杂货店、酒吧和餐厅。与繁华的商业区相比,在上环蜿蜒的山路间随便走走,更加接近的是这座城市中被人们所忽视的真实生活,也是这座城市所留存的更深沉的爱。
Amelie & Tulips :居住之趣
地处老城区中央的上环西街算得上是香港这座城市多重性格的一个颇为典型的呈现:在这里有香火鼎盛的古老寺庙和最为摩登的设计商店比肩,也有潮流青年和原住居民交替出没。而缤纷时髦的 Amelie & Tulips 就将自己的栖息地安置于此。与其说这里是北欧家居的售卖地,不如说这里出售的是一种属于斯德哥尔摩的生活方式。有趣的是,画廊出身的店主还在店内不动声色地搭配了不少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古董家居用品 —— 这更给在这里的购物体验增添了一种迂回的乐趣。
Amelie & Tulips 店内选择的家居用品全部来自北欧,是在本地购买设计品的好去处
Teakha : 文艺温情岛
与老派港式饮茶文化不同,也打破了传统的英式饮茶习惯, Teakha 模糊了这两种文化中泾渭分明的界限,将“喝茶”变成了一种颇具温暖的存在。自然味道的花果茶是这里不得不试的主题,对于店主 Nana 来讲,一壶暖茶或者一块手做蛋糕,就可以成为陌生人之间打开心扉的窗口。就如同在喧嚣都市中难得一见的秘密花园,在这里经常可以见到本地各路文艺青年的身影。除了参加不定期举办的阅读会,天气好的时候,这些年轻人也会坐在店门口弹唱。对于忙碌的港人来说,这里就像是一片温情的文艺岛,滋养着城市中的年轻血脉,也让香港的性格更加丰满完整。
作为茶馆兼日式杂货店, Teakha 一直坚持着“慢生活”的原则
Po ’ s Atelier & Café Deadend :以质朴味道开启假日
普庆坊街占据了上环的高点,沿着安静的街道走到尽头,眼前让人豁然开朗的白色建筑便是被戏称为“港岛颜值最高面包店”的 Po ’ s Atelier 。在高层住宅林立的上环区域中,这间街角的安静小店会让人有种“不在香港”的恍惚感。
与简洁明朗的建筑线条一脉相承的是干净通透的室内设计——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望到底的开放式厨房,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的同时也颇为安心。在 Po ’ s Atelier 的三位店主中,负责整体美学的是著名的瑞典摄影师雷坛坛,他在空间中坚持了自己所擅长的极简式审美,寥寥几笔,却勾勒出摩登的都市线条。他与合伙人Vincent Cheng 一同,以“想要在香港开一家真正天然健康的面包店”为名,打动了著名的日本料理师浅野正己,于是才有了这家安静执着的小店。
精品咖啡店 Café Deadend 门口的小花园在香港显得弥足珍贵,而这里的咖啡也颇受好评
在 Po ’ s Atelier 出品的面包中,寻不到浮夸的装饰和奇特的味道,店家坚持强调天然食材本身带来的拙朴味道。而正是这样的单纯与执着,让挑剔严苛的半岛酒店在对住客的本地推荐中,都加上了 Po ’ s Atelier 的名字。而与其相邻的姐妹店Café Deadend 则以精品咖啡著名,事实上,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在周末时来到这里,就着新鲜的咖啡,品上几款刚出炉的面包,已经是一种固有的开启假日的方式。
Po ’ s Atelier 出品的面包不但颇受本地人欢迎,也有不少游客闻名而来
(摄影:雷坛坛)
在香港发现当代艺术的魅力
坐标:中环
“我想,大概没有人会不爱香港吧。”托比亚斯 • 伯格(Tobias Berger)耸耸肩,轻快地与我们分享着香港给他留下的印象。越过他的肩膀望向窗外,可以看到云咸街一路爬坡延展。还是 13 岁时,少年伯格第一次跟随父母来到这座依山傍海的东方城市。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在这里扎下根来。而事实上,在这座城市因巴塞尔艺术展( Art Basel )而聚焦了与当代艺术有关的大量关注之前,他已经在这座年轻的艺术繁盛地上耕耘了十余年。
坐在办公室与我们谈话的伯格不仅是老资格的“香港客”,还是这个新兴艺术之都最敏锐的观察者。在香港甚至整个亚太当代艺术圈,伯格都是重要的角色。非营利艺术机构 Spring Workshop 的创始人 Mimi Brown 在2005年来到香港,在她眼里,伯格是香港艺术圈的关键人物。而另一位艺术评论家则直言:“伯格在改变香港市民对当代艺术的印象上,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Tobias Berger 来自德国 “大馆”艺术事务主管,策展人
2005 年,德国人伯格来到香港,现在的人们通常将那一年视为香港当代艺术兴旺的开端:巴塞尔艺术展的降临仍有时日,艺术空间和群落仍未成气候。在他来到香港之时,这里的艺术气氛并不浓郁。 “我在德国和东欧工作了不久之后,就前往新西兰。那里有好的收藏家、好的美术馆、好的艺术空间——这些都是香港瞄准的目标。然而在那工作了三年之后,我和我的妻子都觉得,亚洲也许才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地方。”背靠同样蓬勃发展的内地艺术圈,香港却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开放视野和国际氛围。正是在那一年,伯格成为香港非营利艺术机构 Para/Site 行政总监兼策展人。当时的 Para/Site面积不过 80 平方米。然而这里却成为了香港艺术界果壳中的宇宙。美国雕塑家 Dennis Oppenheim在这里举办了他在大中华区的首个展览,曹斐在香港首展也选择在这里举办。一批年轻艺术家则从这里起飞,走向国际。说到此处,伯格满脸自豪:“像这些如今被认为非常重要的年轻艺术家,在几年前我们已为他们举办过展览。”
在伯格看来,在 Para/Site 的三年间,并不仅是打理艺术空间,也同时在耕耘整个香港艺术图景。初来之时,他曾经想看看五到十年后,香港的艺术环境会有什么变化。然而越身处其中,他就越看到其中的兴奋之处。 “这是一个对艺术家有着承诺和期许的地方。文化图景在我们身边蓬勃展开,艺术版图在不断扩大,而且往往以一种让人兴奋、意料不到的方式在发展。”
即将在 2016 年年底开张的“大馆”在中环旧警署建筑群上改建而成,而这也会成为香港当代艺术界的未来亮点
“在亚洲,你必须去重新思考一切,”伯格这样描述, “你在西方工作,事情是业已定格的——你能看到商业画廊与非营利空间各分两营。”在伯格看来,身处亚洲,一切都是流动的。 “艺术家从非营利跳到商业然而又能再回来,建筑师变成艺术家,一个人可以从事广告创作但也被认为是严肃艺术家。我相信这种流动性会慢慢渗透整个艺术世界。”十余年间,他的脚步没有离开亚洲。他笃信“当代艺术的新中心在东方”。 2010 年,他成为 M 西九文化区视觉文化博物馆的视觉艺术策展人。在那里他已经看到了香港艺术氛围的变化。 2013 年,“充气!( Inflation! )” 当代户外重启雕塑展览在香港举行。这是西九文化区 M 博物馆策划的第四个游击展览。曹斐、崔正化等艺术家的作品都在展览中出现。在展览第一周,就有 10 万人次的观众。不同于以往活动观众中外来者和本地居民各占一半的局面,统计显示,前来参观展览的 95% 都是香港本地居民。伯格曾在一篇文章写下:“人们通常称呼香港为文化沙漠,我们也很难在这个城市看到当代艺术。但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本地对于艺术巨大的兴趣,特别是具有挑战性的公共领域艺术作品。”
2015年,伯格离开 M ,出任当代艺术空间“大馆”的艺术事务主管。大馆位于旧日的中环警署建筑群中,而伯格在新岗位上的工作则是负责带领一支专业团队与艺术小组,在古迹群内负责展开各种当代艺术的展览。这个浩大的活化工程,有不少耀眼的名字参与其中,包括负责设计“鸟巢”的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赫佐格和德默隆。对伯格而言,实在很难抗拒这份工作的魅力。 “当大馆向我招手时,我确实有一点犹豫—— M 也许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项目,而且进展顺利。
但当我想到能够在本地艺术生态中,着手参与一个更年轻、更活泼的兼具艺术和保育元素的古迹活化项目,我犹豫一刹那后便答应了。”除了工作,伯格也十分享受在香港这座城市的生活。他的两个孩子都在香港本地学校读书,甚至学会了说粤语。他们一家人在荃湾和柴湾都居住过,还爱上了香港的美食。这座城市在过往以商业和金融著称,然而伯格却觉得,中心商业区是这里最“不够精彩”的地方。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除了购物,当本地人和游客来到活化后的中区警署建筑群时,也能够感受和发现当代艺术的魅力。”
体会文艺新香港
坐标:星街
星街这条诞生于小丘上的街道是湾仔区一个奇妙的存在。它是传统老香港与新商业区的一个分水岭,你可以走上不到15分钟去到古旧的春园街吃地道美食,也可以到湾仔街市一窥真正的本土民生风貌。在这个由日街、月街、星街及永丰街组成的小区中,不知是否因其有趣的地理位置所致,一方面有着特别的异国小镇街道风情,同时它有着一种文艺存在感。其实在一百多年前,星街小区是香港首家发电厂的所在地,而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一些具创意特色的店铺陆续选择落户于此,后来一些年轻企业家、艺术家及设计师也陆续在此创业,让这里成为一个餐厅、画廊和工作室的聚集地——当然,老街坊依然存在,最入时的地标与最市井的楼宇平安共处,并不会有丝毫违和的感受。
比如在星街中颇具地标性质的Monocle Shop,其选址就颇有大隐隐于市之趣。据说《 Monocle 》杂志的创办人Tyler Brûlé认为湾仔是他见过的最为中西融合且最有趣的地方,而香港这样的多重性格则也吸引着他把《 Monocle 》在此落脚。店铺主要售卖包括《 Monocle 》杂志与一些潮牌合作的定制商品。只有 16 平方米的小小店铺里,衣服、鞋帽、香水、桌椅甚至单车都可以找到——当然还有当期杂志以及各种旅行手册与合集。这一切,几乎将《 Monocle 》杂志中所呈现的生活完整地搬到了现实里。有趣的是,在店铺里间便是《Monocle 》香港的编辑部, 24 小时不停播的Monocle电台也会在此录制节目。从始至终地贯彻一种生活方式,让生活更加美好,这家毫不张扬的小店,为香港的城市生活构建了一种看得见的可能。
以售卖杂志和相关生活用品为主的 Monocle Shop 是星街区域的地标之一
向上步行两三分钟,则有著名的纽约香水品牌 LeLabo 开业不久的体验店。 Le Labo ,法文意为实验室。如其名所言,在这里,味道就是全部实验的主题——店铺空间虽然不大,但从墙壁上的白瓷砖到操作台上的瓶瓶罐罐、滴管、电子秤等无不完整了“实验”的体验。
与那些流水线生产出的大众产品不同,在 Le Labo 所出品的香水没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灵感——每一种香水的原料都被如实呈现在眼前,挑中了什么味道,就会有店员当场进行手工调制。
香水品牌 Le Labo 的概念店以当场调制的香水很受时髦人的欢迎
在Le Labo ,天然原料是绝大部分味道的构成——而在最后一滴香水从试管中滴入瓶中并封存之后,店员还会给你递上一张纸,在上面你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想赠予者的名字,之后它们便会出现在香水的标签上或者被镌刻在香水瓶上。事实上,对一座城市来讲,或许拥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也是开启了对于这座城市更加独特与私密的记忆通道。
而在不远的地方,开设于半地下空间的 WDSG 创意商店则有一种地下气质。这家店铺由以香港为基地的创意团队 Wudaishiguo 五代十国创立,基于本身对于美学与设计的追求,希望提供香港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概念,而地下室的设定也颇有一种后工业时期的趣致,故意做旧的灯饰、铁柜或者铁轮车,上面摆放了不同的单品,服装陈列也一件一件地与空间连成一体。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展示旁边的小酒吧,在夜晚的时候,这个小小的空间会变身为一个独特的演出场所,也算是别具一格的夜间流连之处。
白天售卖服装,晚上则变身酒吧的 WDSG也是在星街区域颇为有趣的存在
谈及口腹之欲,星街也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 Hey Ted! ”是在这里寻得好味道的一个暗号——名 为TED ’ S Lookout 的小店坐落于静谧的月街角落,看似不起眼,却完全融入了整个小区的氛围。虽然座位不多,但这里基本上称得上是星街的“人气担当”。开放式的空间,有布鲁克林风格的个性涂鸦,实木的酒吧台与皮椅则不动声色地呈现了硬朗的工业风格。这里精于调制拉丁风情的鸡尾酒,经典的 Old Cuban 、风情万种的Southside 都是心水推荐。虽然酒保调酒的速度不算太快,但着急赶路从来不是星街的风格。还可以来个水牛鸡翅棒或 Taco 拼盘试试,鸡翅棒用特别的小木盆盛着非常特别, Taco 拼盘则包括鲜鱼、烤牛肉和大块头的虎虾,都是不容错过的纽约味道。
以鸡尾酒著名的 TED ’ S Lookout 是星街上人气最旺的去处之一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不甘心传统线路的旅游者来讲,这片区域或许代表了香港这座城市最迷人的体验之一——无论是重度的都市依赖者,还是偏爱安静的逃逸感受,方寸之间,便是不同风景。
无论是欣赏变幻万千的白日风景,还是留恋永不落幕的黑夜派对,这里都为停留者提供着颇为包容且开放的选择。或许,这就是香港真正的都市魅力所在。
瞬息万变的味觉体验
坐标:坚尼地城
曾经发现香港美食并让香港美食广为人知的是蔡澜,他说吃烧鹅要去雍记,吃牛腩要去九记,吃蛇羹要去蛇王芬。就连他的后继者欧阳应霁后来推出《香港味道》系列的时候,也还是没有离开蔡澜当年推荐过的几家馆子。这些餐厅对于他们来说,大多不是好吃,而是有一段好故事。换句话说,那都是充满了年轻回忆的餐厅,对于这类餐厅味道,除非你带着书中被采访者的故事,并且对他们崇拜似偶像,否则可能无法吃出人家的味道。
与伦敦著名的文艺区同名的英式餐厅 Shoreditch 是坚尼地城各类西餐厅中的佼佼者
总而言之,那些老港范儿的美食推荐从味道上已经不可信了。比如著名的九记牛腩,值得一去的原因只是食材选择上没什么问题,从敬业的角度来讲,依然客观公正,除此之外,没有一点能对得起门口那块“蔡澜推荐食肆”的牌匾。就在九记对面,有一个根本没有名字的路边大排档,白天晚上都营业,香港人管这种排档叫做铁皮档,他们家只卖一样,就是用番茄熬的汤,里面配上各种东西,包括面类的意粉、西式早餐里的培根。对于这类铁皮档的味道,是近年来香港人特别爱挖掘的新味道, 2015年《饮食男女》杂志在香港庶民餐厅的评选当中,就有 3 家是铁皮档。与此同时,被挖掘的还有市政大楼的 2 层。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香港地铁的发展,包括西营盘、香港大学和坚尼地城等地正在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台湾餐厅阿元来了是西营盘最受欢迎的餐厅之一
这一片之前因为城市规划被忽视的老城区如今颇有一种正劲的风头。比如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坚尼地城,这片老城区集中了香港现在最火的外国餐厅。当然这和这个城区中所聚集居住的众多金融人士不无关联——这些人全都在中环上班,比起兰桂坊楼上的房子,据说同样的钱,坚尼地城可以租到的房子比那里面积大一倍。如果想要找到更加隐秘的食所,尽量在香港大学站下车,然后走 A2 出口,途中会看到一面关于港大历史的墙,然后你进的那部电梯就是港铁系统里面最深的一部电梯,出电梯时你已经进了港大,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来到了半山腰。港大里有香港最便宜的星巴克,全天六折,但要有港大学生卡。从港大出来,走回头路,来到西营盘,你在这里要找一座粉色的房子,正是整个区域涂色最好看的一个房子,但门口却写着“男”和“女”,然而它不是厕所,而是香港最后一个公共浴池。澡堂可以说是西营盘的中心,往山上走,有正面街市和西营盘街市,前者高级一些,后者实惠一点,里面可以买到各种港式茶餐厅烧腊店里的食品。在澡堂往东,充满了“小确幸”味道的阿元来了是这里最热闹的餐厅,也是大多数游客必到之地。
西营盘街市中除了日常蔬菜,还可以买到烧腊等地道的本地味道
当然,对于预算更加充足的饕餮客来讲,香港永远不缺更好的选择。在刚刚出炉的“2016 亚洲50 最佳餐厅”中,香港就有九家入选——这个数目甚至超过了老牌美食帝国东京。虽然这些餐厅并不都是地道的香港味道,但确实称得上是另一种的美食体验。
米其林三星餐厅 BoInnovation 是香港高级料理的代表
香港美食充满潮流,而且瞬息万变。这个月还人满为患的店,下个月就不一定了。所以半年前还非常火爆的蒸汽火锅,如果最近晚饭时再去,上座率已不足三分之一。前些日子香港还在流行龙虾三明治,据说现在就轮到了茶餐厅复兴。香港不香,但是味道不错,然而香港也太快,就像中环地铁站的换乘电梯,还没来得及回忆,就有无数 APP 弹出来,告诉你,你的记忆该更新了。
南来客,太空人,回流族
坐标:九龙塘
流利的粤语和英语,熟练而又不够普通的普通话,偶尔蹦出几句字正腔圆的上海话,见面没有几分钟,古永聰( Vincent Ku )已经在几种语言之间来回切换,也将自己的身世和成长从短短词句间透露。
社会学家吕大乐曾写过一部《四代香港人》,将香港社会划为四个世代,从生长于战前的第一代,一直延续至 1990 年诞生的第四代。按照这种区分, 1970 年代出生的Vincent恰好是第三代。他的父母皆在香港长大接受教育,祖父一辈则是初来香港打拼的上海人。在家说粤语,学校里讲英语,三代同堂时分,讲的还是软糯的上海话。那年月上海来的“南来客”大多聚居在跑马地一带,因而在铜锣湾一片开满了洋货店。因为血液中的上海记忆, Vincent 对张爱玲有着特别的感情,“看王家卫的电影格外有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港电影为这座城市的各个时代,各自涂画了一套想象空间。从 1960 年代的《南北和》到1970年代的《七十二家房客》,说的都是战后来港的“南来客”相处磨合的过往。战后郑裕玲主演的《表姐,你好嘢!》里,国共两党对坐划拳,无厘头的恶搞背后是香港作为一个中转站目睹政治角力的岁月。罗卓瑶导演的《我爱太空人》则讲述的是 1980 年代末香有的家庭故事。全家移民北美,只身独处香港继续拼搏,这种“太太空了的人”被唤作“太空人”。这些光影嬉笑怒骂,看似夸张,也多少折射了普通香港人的生活百态。 1980 年代末, Vincent 全家移民美国,他身为公务员的父亲正如电影里所演,做了几年的太空人。
Vincent 对香港记忆最盛的是1980年代,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是大戏院过渡到中小戏院的时代。最新的进口电影在海运戏院上演,铜锣湾有明珠戏院和 JP戏院,周六早上的10点,普庆戏院放映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左派电影公司的中文电影。寻觅冷门小众片的文艺青年,则紧盯《号外》杂志看,跟进湾仔进念 Studio 的放映消息。那也是 TVB 主宰香港流行文化的时期。TVB电视台1968 年开台,在 1980 年代中末声势达到鼎盛。那是一个没有网络的年代,中产阶级看《号外》,草根读玉郎漫画系列,但唯有TVB,是所有人都要看的。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的 TVB 台庆,更像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对十几岁的 Vincent 来说,每年台庆时,也大抵是学校的期中考试季,身为学生党的自己对台庆从来都是又爱又恨。对 Vincent 而言, TVB 和出现在银幕上的演员、明星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从小到大,他的家安坐在九龙城区北部笔架山山麓的广播道。
Vincent Ku 古永聰来自香港专栏作家
从 1970 年代中期开始,各家电视台和电台先后迁到这里。长仅一公里的街道上,挤住着3 家电视台和2家电台的总部。当时明星常在此出没,大批影迷在此徘徊。在 Vincent 的记忆中,曾在离家不远处看到过素颜的翁美玲——那时录制辛苦,常常是好几个艺员合伙租下一间附近公寓以便休息。在街角碰见大明星也不是什么新闻。他曾抱着琴谱出门上钢琴课,没想到在转弯处和张国荣撞了个满怀。叱咤风云的歌王连忙扶他起来,还关切地问他:“小弟弟,有没有事?”这种带有温度的亲切感,既来自个体经验,也与时代的大氛围有关联。称霸 1960 年代影坛的邵氏影星何莉莉, 1980 年在当时最摩登的尖沙咀海运大厦开了时装店,一度成为时髦主妇们趋之若鹜的购物目的地。那个年代的电视明星,大多都是从艺员培训班一路走到灯光下,因而不曾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那是电视、电影、文艺都百花齐放的繁盛时代,也是香港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 Vincent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某天晚饭时,母亲和姨妈言笑盈盈地在餐桌上跟大家宣布,姐妹俩一起出钱,买下了九龙何文田街的一间公寓。他用余光瞟了瞟父亲,发现父亲也张大了嘴巴,显现出刚刚知情的惊讶神色。在 1980 年代末,全家人移民之前,这套公寓易手,房价足足增加了12倍。一家人从挤挤攘攘的香港搬到宽阔的美国西海岸,最高兴的是 Vincent 的母亲。她如愿住上了郊区的大房子。然而 Vincent 觉得自己本质上还是城市人,想念楼下就是便利店,15分钟就可以吃到泡面的生活。 1996年,在美国念过大学,他独自回到了香港工作生活,成为人们口中“回流族”的一员。新世纪初,他在文艺气息最盛的中环鸭巴甸街附近开了咖啡馆。林青霞和张艾嘉曾经在他的店里坐了一下午,签了一份份海报。然而从2003 年后 SARS 时期到 2008 年,中环的店铺租金涨了五倍有余,重压之下,他的店自然没能撑太久。对于不常回来的 Vincent 的父母辈来说,香港已经成为了陌生城市。这种陌生是直观的、地理层面的:铜锣湾一带曾经遍布很多南客经常光顾的铺子,如今正一家家消失不见;住家附近的又一城学校变成了拔地而起的购物中心。而对如今安居于此的 Vincent 来说,城市的变化更多在精神层面。南腔北调、多元角力的局面愈来愈少,本土化的风头渐盛;几十年前大机构集中主宰的文化格局再不复重现,取而代之的是以 YouTube 、《100毛》为代表,充满了调侃精神的网络文化。 Vincent 还记得自己初去美国时打过的一份工:在唐人街的录像店,一手拿着一个遥控器,录下 TVB 的节目,就可以卖给当地的华人。这种情形,也许如今再不会见。
香港夜未眠
坐标:SoHo
香港是这样一个细小的弹丸之地,然而这个城市却一直是个有趣的存在,这当然跟历史背景有关,这个中西交汇的地方一直以来汇集了东西方文化的美与善,而作为著名的金融中心,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和压力自然也是排在世界前列。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高压也造就了香港“不夜城”的形成——兰桂坊便是很多人对这个不夜城的第一印象。而事实上,仅仅与永远摩肩接踵的兰桂坊比肩的,便有更多有趣的黑夜之选。
置身中环的繁华街道,有种仿佛置身欧洲的奇妙感觉,而沿着德己立街、威灵顿街、云咸街等几条横街的众多大小酒吧与餐厅构成了这样一个无法取替的高档消费区,特别在Happy Friday 或周末的傍晚,来到这里的人会有种置身于柏林街头的错位感。或者如尖沙咀区之诺士佛台,抑或是湾仔区的骆克道,它们都有着不同角色的存在意义,前者是更本地的,后者更适合自以为还能像往昔水手一样风流的老外。而近年其文化感染力甚至拓展到邻近的小苏豪( SoHo )区,当然这亦是其他各种客观的原因——譬如不断上涨的店铺租金所致。而在那里,更多有趣的新概念酒吧,不过就走十几分钟的路程,也是一种全新的香港黑夜体验。
Liquor &Liqueur 不但售卖各种罕见的威士忌,也有不错的调酒可以选择
爱威士忌和各种烈酒的朋友,建议先别急着冲上“老兰”兰桂坊一探究竟,不如先趁 Happy Hour 的时间来喝些上好的精品吧!威士忌同样也是港人其中的一个最爱,近年这种风潮涌现,不论老幼,新手或老手,都对威士忌,特别是单一麦芽威士忌,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但在香港要找到高档烈酒专门店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有经验十足的专家驻场,为不同顾客提供最完整、最贴心的一对一服务更加不容易,不妨来到 SoHo 区附近的 Liquor & Liqueur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喝到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罕见的好酒。
店分成两层,楼上是一个大小恰好的吧台,首先你已经会因架上那些极珍贵的烈酒而惊艳,这些酒原来是来自台湾的老板娘一支支从世界各地亲身千辛万苦收集回来的。也许真正爱酒的人都这样,想到独乐乐,不如与众同乐吧,这家烈酒爱好者的游乐园就应运而生。地下层是一个小小的酒吧,陈设则颇有优雅的英伦绅士风格,无论是一杯 Dirty Martini 或酒保的心水推荐,这里的出品都颇让人惊喜。
说到鸡尾酒, SoHo当然还有很多好选择,比如著名的Quinary ——这家多次入选世界五十强的有趣酒吧处于摆花街与荷里活道之间,由 Tastings Wine Bar和Angel's Share的始创人 Charlene Dawes ,及享誉香港的分子调酒师 AntonioLai共同创立,把鸡尾酒的调制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层次。
Quinary 颇具代表性的分子料理鸡尾酒让在这里喝酒颇有种视觉享受
Quinary,意为五,也应对着店主希望通过鸡尾酒对五感进行的挑战。酒吧的创作灵感来自传奇厨师 Ferran Adria of El Bulli ,利用类似“食物科学”的方法,触动五感神经。Quinary 所出品的鸡尾酒与其说是饮品,更像是艺术品。除了味觉体验,在视觉上也颇让人惊喜,称得上是一种崭新的品酒体验。
策划、编辑:周舟
撰文:水母、王硕、萧国仁
特别鸣谢:Jonathan Leijonhufvud 、 James Chambers 、LB 、Sara
本文来自《周末画报》900期城市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