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一提到上面这几句经典台词,便立马想到电影《霸王别姬》,号称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是陈凯歌电影生涯中的传奇佳作。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

近三个小时的时长,向观众展现了段小楼与程蝶衣一生的爱恨纠葛,也见证了京剧的兴衰,时代的变迁。

一部经典的诞生,其幕后一定是有很多坎坷的故事,《霸王别姬》自然不例外,光是前期选角,就一波三折,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些前尘往事。

一、三年时间才定下导演

电影中的那些演员,个个是精挑细选选出来的,张丰毅、张国荣、巩俐、葛优、蒋雯丽,哪一个不是声名远扬的巨星。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2)

但把这些演员凑到一起,导演和剧组可是花了好大劲的。

就连导演陈凯歌,也是费了好长时间才确定下来。当时汤臣公司老板徐枫,看上了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把小说的版权谈下来。

版权有了,就可以找导演准备拍了,有人向徐枫推荐许鞍华、关锦鹏等知名导演,但似乎都不是徐枫的满意人选。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3)

在之前,徐枫看过陈凯歌的电影《孩子王》,很多人都说这电影拍得不好,太闷了,但徐枫眼光独特,觉得陈凯歌真有才华。

于是徐枫找到陈凯歌,给他看了小说,想让他来当导演,陈凯歌说考虑考虑。

这一考虑就是三年之久,期间陈凯歌也拍了其他电影,但都没能拿奖,一时郁郁不得志,徐枫依旧看好陈凯歌,过来安慰鼓励他。

一番劝说鼓励下,陈凯歌答应接拍《霸王别姬》。

二、一波三折的“蝶衣”选角

接下来就正式找演员了,但这过程可费劲了。

在作者李碧华心里,程蝶衣的最佳人选,就是张国荣,因为她就是照着张国荣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写的。

于是,陈凯歌便去找张国荣。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4)

那时张国荣已经是大腕了,见面之前,陈凯歌并没有十足把握,心里嘀咕着,这么大的明星,能请得动吗?

当真正见到张国荣本人后,被他谦谦有礼的形象所打动,心里似乎有了几分把握。

因为当时剧本还没写好,陈凯歌就花了两个半小时,向张国荣讲述了整个故事。

期间张国荣没说话,抽着烟默默听着。

讲完后,张国荣礼貌一笑,意外的说了句:我就是程蝶衣,看来他是同意了!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5)

但经纪人认为张国荣不适合演这样的角色,会影响形象,而且在档期上,双方没沟通好。

张国荣当时有其他片约,希望在四个月拍完,陈凯歌则想着慢工出细活,不想有时间压力而赶进度,这就导致协议迟迟未签。

程蝶衣这个角色就这么一直空着,剧组就决定去选选其他演员。因为是重要的主角,想来演的人可不少。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6)

剧组也根据人物形象和气质,找了几位演员,例如张卫健,那时的他还留着头发,是个帅气俊朗的当红小生,曾经也扮过女装。

只可惜,时机不对,那时张卫健事业还未彻底稳定,公司老板又不放人,还要求艺人们不停拍戏,以此更快的赚钱盈利。就算同意,那也是“快去快回”。

当时也并未确定张卫健来演程蝶衣,而且还要培训学习京剧,时间跨度太大了,公司都是利益优先,不可能冒这个风险。

所以当剧组联系张卫健时,经纪人站出来直接拒绝了,理由是档期不合适。

就这样,张卫健与经典擦肩而过。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7)

除了张卫健,剧组还找到了蔡国庆,当时他已经登上春晚了,唱着《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常回家看看》等歌,红遍大江南北。

不过人红是非多,有人觉得蔡国庆声音太柔,长相上又太俊,给人一种太甜太油的印象,就称呼他是“奶油小生”。

这要是放在现在,绝对是夸赞人长得帅气,但在以前,则是戏称与批评,甚至夸张地说,谁被称为“奶油小生”,就等于是宣判他演艺生涯的结束。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8)

所以当时蔡国庆对此非常敏感,都变得有点神经质,一遇到偏女性化的角色,立马有了抵触,是万万不可能答应接演的。

其实想象一下,蔡国庆本就是唱歌出身,演戏经验不足,就算真的来演,也未必能演好,拒绝是对的。

那除了张国荣,真的没适合的人选吗?答案不是的,当时还有一个满意人选,便是演员尊龙。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9)

论长相,尊龙是男神级别的,帅气潇洒,论演技,他在电影《末代皇帝》里的出色表现,得到无数好评,早就名扬国际。

最难得的是,尊龙10岁时就被送到剧社学京剧,有底子在那,尊龙自己也愿意出演,并推掉了不少片约。

原以为事情终于定下来,但风波还没平静,后来传出尊龙主动辞演《霸王别姬》的消息。这是怎么了?

当时身为制作人的徐枫,原本对尊龙很满意,但在一次影展上遇到他,近距离仔细这么一看,发现他的侧面线条太过于硬朗,要是多几分阴柔就好了,于是她心里又想着换人了。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0)

后来又曝出尊龙在与剧组谈判中,提出了各种苛刻的要求,例如刷牙洗脸的水要从国外或香港运过来,要为尊龙配备保镖、佣人,还有表演老师,甚至还要私人的网球场和游泳池。

这些要求如果是真的,那的确是有些过分了啊。

而尊龙这边,却表示是剧组不尊重他,对陈凯歌意见很大,说他在玩弄自己,又说陈凯歌太自恋,总之是尊龙主动辞演了。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1)

其实尊龙也完全没必要这样,可能是已经感受到剧组不想要他了,为防止以后发生更多的不快,不如早早抽身离开。

除了以上这三位演员,剧组又找了其他几位演员,但都因种种原因,不是拒绝就是不适合。这下,程蝶衣这个角色还是空着的。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2)

而此时,一切峰回路转,黄百鸣当时是张国荣的老板,在了解整个事情后,觉得这没什么合适不合适,可能还是个大好机会,就去劝张国荣大胆去演。

最终,张国荣彻底下决心,接演程蝶衣,去北京接受艰苦训练,为电影拍摄做好准备。

三、成龙拒演霸王,陈凯歌不想用巩俐

虞姬确定好后,就要去找霸王项羽了,这需要一个硬汉类的男演员,剧组便想到成龙,功夫演员出身,又学过京剧,应该没谁比他更合适了吧。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3)

但成龙这边可不愿意,首先觉得题材不适合,没演过这样的,不敢轻易尝试,另外成龙在荧幕上,一直是“常胜将军”,不能败不能死,而段小楼的后半生,则是充满悲苦。

公司为了不破坏定好的人设,也不同意成龙接这样的戏。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4)

除了成龙,剧组还找到了直男姜文,但姜文似乎没多大兴趣,表示不想演段小楼,要演就要演柔情的程蝶衣。

但他的形象太过于硬朗,是完全不适合的。

就这样,机会降临到张丰毅头上,虽然没有成龙那么霸气,但外形气质上也大抵符合,有硬气的一面,也有质朴世俗的一面,而且片中的霸王,本就不是真霸王,脱下戏服,也就是个寻常百姓,只不过有些名气罢了。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5)

两个主角选好后,就是女主角菊仙了,与之前相比,找菊仙的过程,要顺利不少。

当时剧组原本想定梅艳芳来演,但考虑到梅艳芳与张国荣之前合作过《胭脂扣》,片中两人是情侣关系,但到了《霸王别姬》这里,却要互相看不惯,这难免会让观众串戏。

另外菊仙是个地道的北京大妞,口音又是个大问题,于是就想让巩俐来演。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6)

巩俐作为大红大紫的谋女郎,名气演技都摆在那,不输梅艳芳多少,但陈凯歌有意见了,觉得她是张艺谋的人,当时两人关系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不想用她。

但徐枫始终认定巩俐,陈凯歌说不过她,只好答应了。

从电影的成片中,可以看出,三位主角是选对了,几位配角也同样出彩,例如饰演袁四爷的葛优。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7)

观众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喜剧上,其实他也可以演严肃的戏,虽然外形其貌不扬,但自带一身贵族气质,慢条斯理的性格,对京剧着迷,对程蝶衣的珍惜,都被葛优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选角就这么大波折,拍摄过程中,自然是历经无数艰辛,尤其是张国荣,他在前期花了六个月艰苦训练,拍摄中背好台词,不断揣摩角色,生病发高烧,还坚持工作。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8)

另外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对演戏极为苛刻,不是导演说可以就行,而是他自己觉得好不好,往往是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拍,直接拍出真正满意的为止。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不疯魔不成话”吧。

四、结语

有人说,没有陈凯歌,张国荣还是张国荣,但没有张国荣,那还会不会有《霸王别姬》,就不好说了,所以是张国荣成就了陈凯歌,成就了这部经典。

的确,张国荣为电影为观众,贡献了如此经典的角色,谁都不可否认,但艺术作品,向来都是互相合作互相成就的。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19)

好的故事需要好的作家写出来,观众才知道,好的剧本需要好的导演拍出来,观众才看到,好的角色需要好的演员演出来,观众才喜欢。

剧本、演员、导演,都是电影缺一不可的三样东西,演员需要导演的挖掘,演员演得好,才会成就导演,所以是不分彼此的,没必要争个谁高谁低。

张卫健霸王别姬(霸王别姬的选角风波)(20)

《霸王别姬》也同样如此,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静静的欣赏便好,不用去比较名利与成就,让它保持一份干净,永远流淌在艺术的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