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阳,今天跟大家要聊的小说是——不小白不烂尾的三本历史小说,主角杀伐果断不手软,独自扛起大任!

十本必看的经典历史小说(不小白不烂尾的三本历史小说)(1)

第一本《独断大明》410万字完本——作者:官笙

天启三年春,魏忠贤獠牙初露,陕北的李自成还是驿卒,辽东的皇太极学会了韬光养晦,木匠皇帝在深宫之中努力提升匠艺,未来的崇祯皇帝还住在紫禁城忧心忡忡就在这一年,有个背手立在宫门前对着这个世界微微一笑,平地一声雷历史陡然而变。

精彩回顾:整个京城都好似陷入了地狱,处处都是强横霸道的官兵,处处都是哀嚎痛哭。虽然朝廷这次的行动很是仓促,但这丝毫不影响各衙门的行动。这些人并没有严格根据名单来,但凡见到大户人家都毫不犹豫的冲进去。

  “赵裆头请。”

  惠通商行内,魏良卿笑容满面,发自内心的给这位东厂番子倒茶。

  赵裆头三十出头,接过魏良卿的茶杯,笑呵呵的道:“魏大人,您的面子可不小啊。”说着便向外面看了眼。

  只见惠通商行门口,一队人马三十几人,如同守卫站在门口两旁,威风凛凛,颇为霸气。从服饰上看,应该来自右卫。

  在他们内侧,是八个甲胄明亮的锦衣卫,手握绣春刀,目空一切。

  在门内,两个来自户部的官员面无表情的站着,看着门外。

  若是再加上里面这位东厂的赵裆头,这次行动的强力衙门都齐了。

  魏良卿微微一笑,道:“赵裆头说笑了,晚上我做东,诸位务必赏光。”

  这就是事后的分好处了,赵裆头会意一笑,端着茶杯道:“好说好说。”

  魏良卿一边喝着茶,一边心里痛快着。他相信,要不了多久,之前将他当做臭苍蝇的人,会将他当做大爷供上天!

  这样的行动虽然是朝廷确定的,清贵大人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但毕竟会引起京城混乱,不可能持久,因此今天就会结束。

十本必看的经典历史小说(不小白不烂尾的三本历史小说)(2)

第二本《秦吏》336万字完本——作者: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

精彩回顾:阎诤看了黑夫一眼,又瞧了瞧自己吃剩一半的年糕饼子,若有所悟。

不过他却没有过多的追问,而是沉吟思索起来,半响后才道:

“这些器具机巧,都归工师管辖。《工律》有言,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百工之事,由咸阳少府监管,各郡、县则由县令监管,县令之下有县工师,负责管理县中百工。每一年,县工师都要上缴所制的器具、兵器到郡上评比,若被评为下等,便要受罚,若连续三年被评为下等的,加重惩罚。”

黑夫颔首,秦国的农、工,都有设置了一套从上到下的官职进行管理,难怪能把国内资源统统集中到战争上。而且手工业以官办为主,还经常搞考核评比,像他姊丈那样的个体工匠反倒是少的。

说完罚,阎诤开始说赏了:“反之,我秦国素来不喜没有实用的奇技巧淫之物,而提倡功至为上,若百工之人有增加实效的器具献上,且真的能达到所说的效果,也应当有赏赐,或赐爵、或赐钱……”

黑夫听懂了,所谓的“功至为上”,就是注重效用,或谓“功能至上论”。

这的确很符合秦国人的性格,打个比方,铁剑虽然经过千锤百炼,可以比青铜锋利耐用,但既然无法大规模制造,大规模装备军队,便不为秦军所青睐。

铁甲也是同理,虽然燕国、楚国已经开始有身披铁甲的精锐部队,但秦军依然清一色的皮甲,毕竟这东西光靠罚款,每年都能罚得上万副。

十本必看的经典历史小说(不小白不烂尾的三本历史小说)(3)

第三本《大明最后一个狠人》220万字连载——作者:大明第一帅

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杀建奴,灭流寇,斩贪官,开海禁,扬国威。这个太子很凶残,打仗比建奴还可怕,剿匪比流寇还折腾,搂银子比贪官还彻底。我大明,将士铁骨铮铮,文人傲骨长存!

精彩回顾:朱慈烺身着一身雕刻着五爪金龙的金色战甲,披着红色披挂,端坐在中军大帐主座之上。

勇卫营的所有将官,包括卢九德、刘元斌两位监军,还有黄得功、孙应元两位参将以及几个游击将军、千总和所有把总,此时都齐聚大帐。

所有将官个个身披精良的甲胄,头戴云翅盔,腰扎鞓带,悬挂宝剑,神情威严,端立在大帐下首,静静的等待着朱慈烺的吩咐。

朱慈烺站起身来,扫了一圈众人,沉声道:“奴贼在京畿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等身为天子亲军,该不该战?”

“战!战!战!”

勇卫营众将官皆是振臂高呼,一时间大帐内甲叶闪闪发亮,锵锵作响,众将官手臂处不时露出内中鲜红的大红蟒服。

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有着一股豪迈自信,随时准备大战一场,朱慈烺看得暗暗点头,继续道:“本宫并无圣旨调令,众将可还愿意随我出城迎敌?”

众人有些迟疑了,他们身为天子亲军,一向唯皇命是从,皇太子虽总督勇卫营,也令他们信服,可没有皇命调遣,这一下子可就令他们有些犯难了。

孙应元第一个上前,拱手道:“末将愿追随殿下,为大明,为殿下流尽最后一滴血!”

朱慈烺担心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先让人把孙应元和刘元斌从新城调了过来,就是好让他们力挺。

孙应元从一个从二品的京营参将,被皇太子调到了东宫典兵局当个正五品的局郎兼任东宫卫首领,从官阶看是降格了,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加上跟随朱慈烺这么久,他已对这位皇太子的能力颇为的敬佩,所以孙应元无条件服从这位皇太子的决断。

十本必看的经典历史小说(不小白不烂尾的三本历史小说)(4)

这次推荐就到此结束了,如果大家有精彩的小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暖阳也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老书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