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1)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由上一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推论而出,逻辑严密,紧扣主题,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下面,仍然是参考一下两种通行本:

1.王弼注解《道德经》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一一“徼,最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2.河上公《道德经》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一一“妙,要也。人常始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

常有欲,以观其徼。一一“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王弼与河上公均按照自己的理解注释了“妙”和“徼”字,意思都相似,但王弼一开始就直接用《道德经》里的原词句“有之为利”注释“徼”字,故在此句的注解上,王弼稍逊色于河上公。

其实,王、河两位先贤也尽力而为了。至少,俩人基本上保持了老子《道德经》的原文状态,,尤其是王弼先贤以最接近原文的状态将《道德经》留传于世,令人深感庆幸。

这一句,关键的字词是“欲”(包括“无欲”和“有欲”及“常无欲”和“常有欲”)、“妙”和“徼”,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观”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句话,要读懂《道德经》,就必须对汉字溯本求源,必须了解汉字的历史,必须从汉字的哲学内涵入手,必须从汉字丰富的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本质出发。

汉字,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中华儿女们取之不尽扣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和摇钱树。记得来时的路,才不会迷路,才不会迷失自我。

在参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之前,且熟悉一下那些关键字的哲学本义: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2)

一、欲(甲骨文缺) 古代文献 象形字 欲=谷(高深空间的沟壑) 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以“人”代“欠”,有的以“心”代“欠”,其表示:永不满足的心念。作名词,如“欲壑难填”。《说文解字》:“欲,贪欲也。从欠,谷声。”《广雅.释诂》:“欲,贪也。”《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古文献对“欲”的训诂内容存在着一些不足。“欲”的象形字中的“谷”,本义其实不是山谷沟壑,其本义留在|《道德经》第六章再详细注解。古文献理解为“贪念”,也仅仅是从一个极小的角度分析的。从现代的和辩证的唯物的角度看,“欲”是人脑的思维活动,当然也包括了“贪念”,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定义其本义就是“意识”。本义动词,引申为思维运动的状态时,则作名词使用。“欲”的象形字中的“欠”的开口向下,寓意本义是向下向外向前流动的状态,而不是古文献中所指的“叹气不满”的意思。成语“物欲横流”是对“欲”字的恰到好处的写照。所以,“欲”的“欠”部体现了“欲”的运动的哲学内涵。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3)

、妙 (甲骨文缺,上图) 妙=女 少,从女,少声。本义美好,引申为年轻女子正在最美好的阶段。《刘韶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内,外无饰姿。”《说文解字》“玅,急戾也。陆机赋,弦幺微急,疑当作弦。从弦声,于霄切,。二部,按类篇出曰。弥笑切,精微也,则为今之妙字,妙或玅是也。”

古人在注解《道德经》时多以形容词性理解“妙”字,然而“妙”的本义却是动词,而不是形容词。从象形字的角度看,“妙”字的“女”部在以前以“玄”部更符合造字本义,而关于“玄”字的哲学本义姑且放到下一句再分析。当然,以“女”部参考,也可以体现“妙”字的一部分哲学内涵。“炒”=女 少,寓意少女(处女)的心思,少女的心理活动相对男性来说活跃善变且细腻,体现细微含蓄的心理话动。“妙”字的造字本义:少女(处女)细微的含蓄的心理变化。其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哲学内涵即:“事物极细微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内在的运动”。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4)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5)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6)

三、徼 (甲骨文缺,上图) 作名词,边界,边境。《徐霞客传》:“复寻金沙江,极于耗徼外。”作动词,引申为巡查,也有终极或归终之义。《尹文子.大道上》:“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列子.天瑞》:“死也者,德之徼也。”,张湛注:德者,得也。徼者,归也,言各得其所归。

从以上古文献对“徼”的注解看,以后者作动词注解相对接近本义,但还不是造字本义。“徼”=彳(行走) 敫(光闪耀),“彳”部好为行走,运动,“敫”部,从白、从方、从文,寓意从一个点扩大到全天下,造字本义:由点到面。《说文》:“敫,光景流也。”,段玉裁注:“凡物光景多白,故从白。不入《白部》者,重其放入外也。”,王绍兰订补:“敫从白,故为光景,从放,故为流然。”,故“徼”的象形字本义为由点到面的放射状的运动。其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哲学内涵即:“事物由小到大发展的多种多样且相互联系的外在的运动”。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7)

道德经的奥秘解读(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系列之四)(8)

、观 甲骨文(上图) 雚是观的本字,雚(睁开两只大眼的大鸟),金文右边加上“见”形。观=雚(睁开大眼睛的大鸟,表示夸张醒目的眉毛下面睁开两只大眼睛) 见(观察、寻找猎物)。造字本义:像猫头鹰瞪大锐利的大眼睛警觉察看,引申为无所不见的调察力。

需要指出的是,古文献所讲的“大鸟”从甲骨文文和金文的字形看,这种鸟多指捕鱼的鸟,即长腿眼睛睁得大大的鸟,极似现在的鹳,鹳就是捕鱼为生的大鸟。金文加“见”则突出了察看的寓意,鱼儿是躲藏在水中的,水和水中的其它物往往会给鹳捕鱼时造成错觉或者说误差,故也需要瞪大眼睛避免干扰以直取猎物。因此,“观”字的哲学内涵即: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俗称“悟性”),透过事物表面现象,抓住或获取(认识)事物的内容本质。这个“观”字,用得惟妙惟肖且极为精准而体现高超的语言艺术性,同时,这个“观”字在哲学内涵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一句在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与上一句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论点,其由以上三句为依据,进而推论而出,可见与上面三句是浑然一体的。“欲”同“名”一样是“物”的客观存在的体现,但“欲”除了为“名”下之“欲”外,同时也是“物”更进一步更高层次的体现,。而且,此句重点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为对象阐述的,不再是一般的物质世界。再联系到前三句,“天地人”三才也齐全了。从意识的本质看,“欲”也就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是物质的反映,也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多种多样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但意识一旦产生,又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主观性)即“无欲”,提倡主观能动性即“有欲”。

这句话的第一层直接的表达为:“不断减少意识,才能明白事物内在的运动本质;不断加强意识,才能明白事物外在的运动本质。”。具体的第二层次的表达即“不断减少意识,才能明白和掌握(认识)事物内在的最原始极细微乃至无形态表现的运动本质;不断加强意识,才能明白和掌握(认识)事物外在的由小到大发展的多种多样且相互联系的运动本质。”。而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表达就是:“通过不断弱化意识的主观性,才能全面认识事物最根本的内在的运动本质;通过不断强化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全面认识事物由小到大发展的多种多样的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外在的运动本质。”

(郑裕波校注:本文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和哲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