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文话欲、观、妙、玄

帛书经文:古亘无欲也以观其妙(玄 少);

甲金文注释:死亡的月亮(没有月亮时)初始的向前的流动力量形成了,用这个出生的点观察揣测幽远的最小的动力源,也是真理。今天称之为第一性,古哲学称之为炁。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1)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2)

"故"与"古"同源(表示死亡),后分化。故,金文写作古。篆文=(古) (攴),造字造字本义:人为结束老人垂死而痛苦的生命。隶书将篆文的"攴"写成"夂"

欲(甲骨文缺) 古代文献 象形字 欲=谷(高深空间的沟壑) 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以“人”代“欠”,有的以“心”代“欠”,其表示:永不满足的心念。作名词,如“欲壑难填”。《说文解字》:“欲,贪欲也。从欠,谷声。”《广雅.释诂》:“欲,贪也。”《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欲的象形字中的“欠”的开口向下,寓意本义是向下向外向前流动的状态,而不是古文献中所指的“叹气不满”的意思。成语“物欲横流”是对欲的准确描述。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3)

以:像人有所提携之形,或省人形,只留所携之物。卜辞中多用作动词,有带领、用、送致贡纳等义。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4)

观,甲骨文,人模仿猫头鹰的过程。观与看方向相反。

观,是摄入。看,是泻出。观世音,观自在,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夜观天象,静观其变;道观,寺院,祖庙,足见观之要!何以得道,观之!何以得到,官之!

其”字绝大多数是以副词出现,或表“揣度”,或表“疑问”,或表“将、要”,少数是以连词等出现。

摇篮”的“左右摇摆”,就象在“是”与“否”之间摇摆不定、犹豫不决,所以引申用作“揣度”/“疑问”/“将要”等。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5)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6)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7)

甲骨文“小”,画三粒(表示多)砂砾或米粒,表示要描述的物体像砂砾或米粒那样细小。仍旧可以再分,所以,从八。而“少”字本义:被分隔后数量小的那份(与“多”相对),不能再分,由此引申为“丢失”;也引申为“稍微”;又引申为“年纪轻”。

趣味的甲骨文金文(玄甲金文话欲)(8)

玄的最早含义就是抽象含义,是指赤黑色,黑中带红的颜色称之为“玄”,而这个颜色又引申为幽深幽远。

妙,玄 少,本意为不可再分割的最幽远的动力源点。

据此,甲金文注释为:死亡的月亮(没有月亮时)初始的向前的流动力量形成了,用这个出生的点观察揣测幽远的最小的动力源,也是真理。今天称之为第一性,古哲学称之为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