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

演变态真的是个技术活,有汉尼拔式的艺术型变态,人肉叉烧包里的屠夫型变态,再到最近出圈的《隐秘的角落》中的张东升。

如果说连正常人都很难演好,那么变态则是角色塑造中更为极端的表达,不同的变态在影视作品中千姿百态,想要做一个出挑的变态,其变态的方式自然要与众不同。

而变态中的高手并非是那种磨牙吮血的野兽,能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变态才真正令人胆寒。

譬如这部Netflix出品的《谁是受害者》。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2)

《谁是被害者》改编自悬疑小说《第四名被害者》,这部由小说改编的台剧丝毫没有丧失水准,也延续了近些年台剧一贯的发挥,目前豆瓣评分8.0。

此次担纲的是林心如、张孝全和许玮甯,整体阵容采用新老面孔交替的布置,配置得当。

有趣的是,在戏份方面以张孝全和许玮蜜居多,林心如作为重要人物只在最后几集出场,然而她却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她的存在格外强烈,并不会因戏份的比重被掩盖。

林心如饰演的变态可谓死死抓住了每个受害者的心理,她没有动手,却让八个人自动自发的走向死亡,她不杀你,她只是给你一个充分的理由自我了结。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3)

这种精神控制一般的洗脑,不亚于你之前所见过的任何一个变态,当林心如饰演的李雅钧微笑着说出“我可以帮你”,那种渗人的程度比张东升问你“要不要一起爬山”更加可怖。

这部剧从一种小众的视角切入,集合了一众身份不同的社会边缘人,以他们的连环命案作为引子,引出终极变态的踪迹和世界观。

环环相扣的案件仿佛是一条锁链,最终串起的不仅仅是整个事件,还有每个人心中的飘摇和他们内心与这个世界的距离。

故事的主角名叫方弘毅(张孝全饰演),他是一名法医。

与妻子离婚多年,他孤身一人,在警局格外不招人待见,也难怪,没人喜欢正开着会却有人闯进来硬要跟你讨论案情。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4)

最近一起案子有些诡异,过气女明星苏可芸被发现在酒店死亡并被溶尸,然而检测结果却证实为自杀。

身为王牌记者的徐海茵(许玮甯饰演)消息灵通,她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新闻,一股脑把案子捅了出去。

后续的调查结果更加奇怪,虽然登记房间用了苏可芸的身份证,浴缸里的人却是一名男性,名叫游诚浩。

方弘毅也注意到了这起案子,独闯案发现场后,他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自己的女儿江晓梦不仅出现在附近的监控里,新发现的证物上还有她的DNA

多年没联系,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女儿身在何方,打电话询问发现江晓梦早已不在福利机构。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5)

这个案子成为了方弘毅的心头大患,一方面隐瞒证据私自调查,一方面受到徐海茵的胁迫将相关线索透露给她。

经调查,游诚浩和江晓梦关系密切,他们曾是同一间歌舞厅的同事,但游诚浩的事情还没搞清楚,新的案件接踵而至,警方在新建楼盘中发现一具焦尸。

自焚者胃里有一张SD卡记录着地产公司的黑料,身旁是张聪健的工作证,可死者不是张聪健,而是苏可芸。

为他人而死?一切总要有个原因,原本被定性为连环杀人案的案子,在种种证据面前变得扑朔迷离,受牵连的人越来越多,每个受害人之间也有着无法切断的联系。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6)

根据提示,下一个受害者是张聪健,方弘毅敏锐的觉察到,每次寻找下一个人都仿佛在跟死神赛跑,慢一步就是一条命。

张聪健死在一座木雕仓库,而这个仓库属于知名木雕家庄秉耀,徐海茵假装前去采访,却意外获知他还有一个失明的亲哥哥,所有的木雕作品都出自哥哥之手。

重大内情怎能不报道,然而,就在新闻稿放出几分钟后,方弘毅激动地打电话,说稿子千万别发。

方弘毅将自己的推测和盘托出,每个受害者的死亡都是在完成下一个人的遗愿,名义上死亡的人看到自己的遗愿实现,便会自愿成为下一个人的替身走向死亡。

譬如庄家兄弟,哥哥庄秉荣的心愿是希望世人知晓,所有作品都是出自自己之手,弟弟抢去的一切理应如数归还。

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相和荣耀,庄秉荣愿意用性命去换。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7)

徐海茵内心波动,却还是没有放弃“遗愿杀人案”,关注的民众越来越多,对方弘毅而言却不是好事,因为自己的女儿也牵扯其中。

至于江晓梦,警方早已将她列为嫌疑人紧锣密鼓的搜捕,因为她是整个案件中唯一相关却未死亡的人员。

接着,庄秉荣溺亡,发现他的是17年前刘光勇绑架案受害者的女儿,那时她在桥边读一封给她的信,写信者正是刘光勇,他说这些年为了曾经的罪孽无法安宁,这次算是还了自己的债。

此时,只有找到才刘光勇案件才能突破,就在他打算卧轨时警方及时赶到,刘光勇自杀未遂被送往医院。

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人证,刘光勇却被人注射了芬太尼身亡。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8)

没等警方走出懊恼,刘光勇的尸体又被盗了,尸体被人从安光疗养院顶层抛下,口袋里装着周洋的身份证明。

不同的是,周洋被证实在三年前肾衰竭去世,没有下一个受害者,但这真的是结局么?

周洋没有亲人,不过其他护工说他有一个女朋友,名叫李雅钧(林心如饰演)。

警方心急如焚,比警方更急的是方弘毅,为了女儿他不知道做了多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此时此刻他正在被警方通缉,线索断了他也只能自己在车里砸方向盘,李雅钧或许是找到女儿的唯一机会。

医院里,李雅钧最终落网,方弘毅也是。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9)

审讯室里,李雅钧由镇定转为激动,她说自己是在帮他们解脱,因为活着的每一天对他们而言都是痛苦。

“我不是杀人犯,我是在帮他们!”李雅钧瞪大了眼睛看着审讯员,她的目光中毫无愧疚反而闪着一种奇异的光。

随后,她说在自己当护工的时候,晓梦是她见过最勤快的病患家属,打完工就去看自己的妈妈,一天不差。

晓梦还是个孩子,却必须面对妈妈和生命的拉扯,她的妈妈受不了病痛,而晓梦却执拗的鼓励妈妈活下去。

如果她愿意放手,其实大家都会轻松许多,于是有一天我告诉她,我可以帮她弄到芬太尼结束这一切,只要她不再坚持……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0)

方弘毅差不多已经崩溃了,他难以相信是女儿亲手结束了妻子的生命,李雅钧对他说,晓梦正在等她,在一个让她感觉幸福的地方。

海边,一家三口的影子历历在目,此时只有站在悬崖边抱着骨灰的晓梦。

“你眼里只有案子,从来没有我们,我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你注意到我,现在我的愿望实现了。”

追着晓梦的身影,方弘毅一起掉落悬崖……

虽然不是最终的结局,不过遗愿杀人案在此正式划下了句号。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1)

这部剧并不是常规的视角,它选择的点以及串起每个人物的故事线都难免显得晦暗,在每集末尾,制作团队都会亲自上阵来一段关于人物的心理分析,这使得观众对于角色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剧中不同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背景故事,方弘毅负责悬疑和推理,那么徐海茵就负责深挖他们的隐情。

为此徐海茵扮得了美艳女记者,演的了清纯小粉丝,装得了知心大姐姐,且无一例外的骗过了受害者的家属。

通过徐海茵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真相,最后却发现,包括徐海茵和方弘毅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被聚焦的对象,每个人都有故事。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2)

游诚浩有性别认同障碍,他内心渴望做一个女孩子;

过气女星苏可芸在巅峰时期整容吸毒打烂一手好牌,却悄悄资助孩子上学;

张聪建是年度销售冠军未来可期,却获知自己得了癌症;

刘光勇年少时失手杀人,悔恨终身,其实早已获得了原谅;

周洋是安光疗养院里最鲜活的人,身旁都是行尸走肉般的老人,他却仍然要求人权对抗不公,也因此被李雅钧所爱。

至于方弘毅,他患有亚斯伯格症,社交困难,沟通困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感知情感,甚至女儿一直认为他不爱自己。

徐海茵则因为父亲负债时选择全家人一起去死,留下深深的心理创伤,她并非没有良心而是选择用工作麻痹自己。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3)

包括李雅钧,一切始于周洋,她因为爱所以更加无法看到周洋的光芒被周围的肮脏掩盖,无法看到他被疾病折磨的不成人样,于是亲手换掉了给爱人的药,从此走上了死神的道路。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让他们无法成为一个正常人,这些经历使他们在一瞬间脱掉自己的社会性外套站在同一条线上,他们一样的游走在社会的边缘,无法被接受。

你或许会奇怪,李雅钧的一句我可以帮你怎么可能如此奏效,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的绝望,而魔鬼的低语总在人们最绝望的时候奏效。

剧中,每个人都拍过一段遗愿影片,这些影片被寄往电视台播放,当人们看着他们每个人的面孔,此时此刻或许能懂得一些他们的感受。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4)

“你们会记住我的歌声,记住我最灿烂的一面。”

“我是庄秉荣,希望这世界可以知道我。”

“我爸说不知道为什么会生出像你这样的小孩。”

“我希望我的死,能够为那些被我伤害的人带来平静。”

影片的最后,江晓梦出现,她说我的生和我的死都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影响。

诚然像李雅钧所说,人们被痛苦所折磨,而逃离的方式就是选择死亡,但人们害怕,所以她就提供芬太尼给他们勇气。

这种逻辑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畸形的逻辑,仿佛是那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完全掘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痛苦这种东西,会成为锐利的刀子割的人皮开肉绽,还是会成为打磨生命的石头,取决于人本身的态度,它是好是坏并无定数。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5)

痛苦是自己的,但并不是与他人无关,剧中的他们因为痛苦和这个世界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他们选择渐行渐远,却不知道身后有多少人想要抓住和挽留。

如果他们愿意再等一等,游诚浩会发现妹妹给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刘光勇会知道妻子已经怀孕……生命中的惊喜和礼物并不会随时待命,但只要他们愿意再多点时间,希望也并不遥远。

想要走过隧道势必要经过黑暗,聚焦这些身在暗影中的人,为的只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光明。

有人放弃,也总有人乘风破浪,譬如徐海茵。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6)

在剧中转变最大的也是她,因为遗愿杀人这个案子,徐海茵几乎脱胎换骨,在她眼中,案子和新闻一步步的成为了活生生的人,她不再肆无忌惮的报道,直至最后选择放弃。

生命的流逝让人们学会了敬畏和尊重,因为看到了这些人的渺小,更惊觉他们的生命并不因为他们的平凡而减少几分重量。

叔本华曾经说过: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

而徐海茵获得的,不只是学会尊重,不只是找回媒体人的操守,还有与自己的和解。

对父亲的恨意,使她与母亲关系紧张,她无法理解母亲的宽恕,也因此让内心的枷锁更加沉重。

林心如年轻时拍过的电视剧 林心如演的变态(17)

在最后一次采访中,她和李雅钧相对而坐。

李雅钧问“你怎么面对你的痛苦?”,她回答“活下去,想尽办法地活下去。”即使她也想过放弃。

有一首著名的日语歌叫做《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绝望的时候谁没有一个瞬间觉得不如就这样算了。

但只要你坚持,生命总比你想象中更加坚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