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排演出的莆仙戏《魂断鳌头》于7月5日、6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莆仙戏来源小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莆仙戏来源小故事(莆仙戏魂断鳌头)

莆仙戏来源小故事

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排演出的莆仙戏《魂断鳌头》于7月5日、6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

《魂断鳌头》揭露了晚唐时期的科场腐败,是针砭时弊的警世之作。该剧是剧作家郑怀兴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1982年由演艺阵容齐整的仙游县鲤声剧团排演。2015年,剧团聘请当时主演的5位老艺人成立新的导演组,并精心挑选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演艺人员担任主角及配角,由莆仙戏音乐家谢宝燊为该剧进行音乐设计。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创排,以及多次修改、加工、提升后,该剧在仙游县城乡演出50多场,深受观众欢迎。该剧参加2015年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获得剧目一等奖以及导演、音乐、表演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黄在敏、曹林、赵承燕、吴新苗、郑雷、景俊美等戏曲界专家对该剧进行了点评。专家们认为,《魂断鳌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戏,剧中能看到对人性的深刻反映,以及作者在对待历史和现实问题上的求真精神,也体现出福建基层院团较高的表演和创作水平。该剧能踏踏实实、心平气和地讲故事,有深刻的社会批判力。剧情较为传统,能突破传统叙事格局,表现出情感的、结构的以及社会的冲突关系。表演上有古朴的美学意蕴,蝶步、手势、肩膀等表演程式特色鲜明。演员表演干净利落,身上有戏,眼里藏戏,以娴熟的程式表现出真实的人物和人性的复杂性。该剧虽是新编剧目,但传统戏的风味很浓。舞美、灯光、服装都很好地发挥了传统的优势,又融入了时代元素,是寓传统于时尚的高品质创作。

演出深受首都观众好评。有观众表示:“第一次看莆仙戏,很新颖的观剧体验,感觉这个剧种的曲牌体有点儿像昆曲,但表演又融入了许多地方特色。”“这是我家乡的戏曲,我的最爱,也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如果母亲还活着,她看到今天的戏一定比我还兴奋。”“‘团圆’‘春草’早扬名,此时进京‘王长卿’,当为怀兴续风云。”(注:“团圆”为《团圆之后》,“春草”为《春草闯堂》,“王长卿”指《魂断鳌头》,怀兴指编剧郑怀兴)。微信公众号“新影戏曲台”在演出前发表了导赏文章《这个戏里,没有一个真正的恶人,却发生了一场真正的悲剧?》,“国家艺术院团”在演出后发表了《方占鳌头又断魂——莆仙戏〈魂断鳌头〉》,介绍了剧种、剧团及剧目特色等,总阅读人数超过1900人次。

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立于1952年9月,是古老剧种莆仙戏的主要艺术表演团体之一。建团60多年来,剧团整理、改编、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多次参加省、华东区和全国戏剧调演,在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和演员等方面荣获了众多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