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拉楚河与希欧克河(属印度河上游)穿行而过,使得该地区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地理特点。沿着希欧克河谷地一路东进,即可抵达中国的阿克塞钦和藏北高原,而如果顺着拉楚河溯流而上,迎接你的将是中国西藏阿里高原。所以说印度河流经的拉达克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中亚、西域之间相连接的一条战略通道。1841年,印度锡克帝国的查谟大公古拉伯·辛格将拉达克王国收为附庸后,便趁着英国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契机,向清朝驻藏大臣管辖下的阿里地区进军。清朝虽然因东南沿海战事吃紧,无法调集内陆军援藏,但装备简陋的藏军仍取得击毙查谟前军主帅和收复阿里的辉煌战绩。
早在公元8世纪,拉达克地区就是唐帝国和吐蕃王朝博弈的重点区域。当时吐蕃王朝已经通过拉楚河谷地实现了对达拉克地区的渗透,这使得藏人逐渐成为了该地的主体民族。而唐帝国为防止吐蕃继续对西域施加影响,派遣一代骁将高仙芝远征拉达克西北的小勃律,俘获了小勃律国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斩断了吐蕃染指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末代赞普朗达玛之孙古德尼玛衮避居西部,逐渐确立起了对阿里地区的统治。后来其将国土分封给三个儿子,这样在西藏阿里地区出现了一脉相承的三个割据政权,从北到南分别是拉达克、古格(现今西藏阿里扎达县)和普兰(今西藏阿里普兰县)。元明时期,阿里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分别受纳里速古鲁孙元帅府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管辖。
元代时掌管西藏事务的机构称为宣政院。宣政院属从一品衙门,与中书省同为中央机构,用人处事的原则是“军民通摄,僧俗并用”(“通摄”意为总辖)。其下设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宣慰司之下,则设有元帅府、万户府和千户所等。统领拉达克地区的纳里速古鲁孙元帅府即隶属于宣政院下辖的乌斯藏宣慰司,元廷在该地查户口,设驿站,强化了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明代则承袭元制,在西藏委派藏族上层僧侣担任宣慰使、安抚使和元帅,其中管辖阿里和拉达克的称为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现今的西藏自治区档案内,就保存有洪武皇帝在1373年任命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的圣旨。
俯瞰列城
元明两代管辖拉达克地区的元帅府的驻地都位于列城,也就是拉达克王国自始至终的首都。列城地处拉楚河谷地,海拔三千多米,在这里,无论是人文、宗教和习俗都更接近西藏。这里的人们通用藏语,信仰着藏传佛教,而且依山而建的提克西寺,在红黄白三色的映衬下,神似拉萨的布达拉宫。那么,这个素有“小西藏”之称的拉达克地区为何会成为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呢?这与锡克帝国查谟大公古拉伯·辛格的对外征服和清政府的漠视放纵态度有关。
神似布达拉宫的提克西寺
古拉伯·辛格是锡克帝国最重要的封臣,其以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查谟为基地,从1834年开始就屡次侵袭拉达克王国,而清廷的驻藏大臣面对拉达克方面的救援请求却拒绝发兵。根据乾隆五十八年(1793)颁布的《钦定西藏章程》,清朝驻藏大臣拥有选任西藏地方官吏、主持西藏外交和稽查西藏地方财政等大权,俨然是西藏一把手,政治地位已超过达赖和班禅。失去驻藏大臣的支援,人员稀少、装备落后的拉达克王国只得与古拉伯·辛格签订城下之盟,这使得拉达克开始脱离中国西藏地区管辖。后来随着古拉伯·辛格投靠英国殖民者,拉达克地区亦随之成为了英属印度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拉达克王国历时近九百载,它见证了中国西藏地区的历史变迁,亦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记的经验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