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看上一次在头条发布消息已经过去了差不多6个月,但距离上一次发布文章已经过去了近21个月,但每次回来都能在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的点赞和评论,甚是惊喜。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纵使历经时间洗刷,好的内容依然还会得到认可。

在这21个月中,我进入了一家新的公司,开始担任新的职务,有了新的职业尝试。工作的变动,使得我的生活、家庭也同样发生了许多改变,这促使我不得不尝试去各种渠道去寻找答案,比如通过看书,通过观察别人的生活,通过与人的交往。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我的一点思考与期望)(1)

持续的思考是进步的源动力

通过着一段日子的学习思考,我突然在很多不同的理论、模型其实都是想通的,只是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经历进行了不同的应用,从而得出不同的名字。所以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把理论通过思考和实践变为自己的东西。怎么变?那就是从最小阻力的计划开始入手,把理论嵌入自己的生活,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悟以及基于这些感悟对自己未来的一些期望。

同时,这也是自己的一个flag。从今天开始,要定期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督促自己持续的改变。

一些感悟

1、关于工作中的学习

在新的岗位上,相比那些有丰富岗位经验的人,我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却有着明显的实践欠缺,因此我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而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案例练习,这让我想起了费曼学习法、《心流》、《刻意练习》、《如何学习》等不同理论和书籍。

(1)要有目标

也就是《刻意练习》中所提到的要设置有些难度但踮踮脚又能企及的目标,用来不断的检验自己的成果,这是我们开展学习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

(2)要有计划

《如何高效学习法律》这本书告诉我们,有计划的全面学习,对我们系统掌握一门理论至关重要,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练习强度是不是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通过计划,设置不同阶段的练习难度和要求,从而促使自己朝着目标前进。

计划的制定还应该考虑心理的因素,正如陈海贤老师在得到上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一章: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中所提到的,我们应该知道大象和气象人的特点,懂得运用小步子原理、“环境场”原理、情感出发原理去帮助我们制定和实施计划,这会让我们的计划更有可能得到实施。

怎么让计划更可能实行,个人觉得远比怎么样让计划更有效重要。

(3)找个导师

导师,其实就是内行的人,也是师徒制这个学习制度为什么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找到一个导师,他能够对你的计划、执行给予及时反馈的同时,还能够在更高的视角给你指导。从大学、研究生的论文导师,到职场上的师傅,到绩效教练,本质上都是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来实现跳跃。

(4)要专注

《心流》、《刻意练习》等书籍无一例外不告诉我们,在学习时的专注程度,将直接决定我们学习时的效果,即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时长*专注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同一套方法下,很多人学习时间长,但总是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5)处理负面情绪

要想好如何面对在改变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比如面对自责,我们应该避免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用《端粒效应》中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比如旁观者视角观察自己、冥想等方式去处理情绪,这一点和《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观察、描述、需求、请求其实是类似的,做好就是识别自己的情绪,客观评价后做出应对。

(6)整理复习

现在只要我当天学了新的知识,看了一些新的书或者文章,第二天我都会进行复习,或者在想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拿出思维套图去再次理解。一方面,整理这些知识,让我以后能够重复使用这些知识,方便检索;另一方面,复习其实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在大脑中回忆检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7)其他

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但我并没有一一时间过,比如切换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根据大脑的不同特点去设计学习任务等等。这些理论非常丰富,不同的书籍中都有介绍,但我只选取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不断实践和总结,目的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快的补足工作中的短板。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我的一点思考与期望)(2)

工作的跳跃犹如高速追赶其他车辆

感悟总结:关于工作中的跳跃,就像高速上追赶其他车辆。

一、如果对方在高速上,我们还在国道、省道,那我们注定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都上了高速,我们才有追赶的机会。

二、无法超常规超速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车速,避免频繁刹车,是追赶的杀手锏。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避免超常规的超速,一方面这个非常危险,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被处罚,带来额外的代价。

三、最终你会发现,赶超对方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并不取决于你一时的车速有多快,而是你平均的速度有多快,而且一不小心你的追赶进度可能会前功尽弃。

2、关于生活

(1)家庭的经营

家庭,是每个中年人必须面对的难题,也是我们一生中最应该花时间去经营的事业,这一点用再多的言语去形容都不为过。因为家庭的稳定,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压舱石。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我的一点思考与期望)(3)

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过去的这段时间,我的家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同时也看到了身边很多离婚的案例。在个体独立自由的当代,离婚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且没有任何强制约束。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多人总是习惯于“滥用”这个权利。

用心去经营自己的家庭,不要计较谁对谁错,谁应该改变。家庭中如果要分输赢,那就注定大家都会是输家。

(2)孩子的教育

每次说起孩子的教育,都自行惭愧。孩子对我们那么好,我们却总把自己的情绪带给他。

这些年我看了不少亲自教育的书籍,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失控: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书中的很多观点其实就是要去理解、倾听孩子,用爱去教育他们,通过规矩去引导他们,但首先应该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其次才是去教育他们。

一方面,每次只要我对孩子发了脾气,我一定会向他道歉,告诉他爸爸刚才的行为不好,爸爸是爱你的。另一方面,注重孩子的基础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避免他过早的接触太多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可能会引起注意力涣散的产品或行为。

在孩子教育方面,我自认是做得远远不够的,希望每一次的反思都能让自己进步一点点。

3、关于健康

(1)关于精力管理

人到中年,事情越来越多,但身体却大不如前,这使得我开始关注精力的管理。为什么那么多忙碌的企业家、领导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中都能精神抖擞?这方面,我从张遇升老师的《这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这门课中受益良多,其中体能是基础,情绪管理是上层建筑。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生命终将辉煌(我的一点思考与期望)(4)

精力管理至关重要

体能涉及到饮食的管理、运动的选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睡眠的质量都有关系;情绪管理主要是要处理好那些负面情绪,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我们的健康。

之所以关注精力管理,不仅仅因为中年阶段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希望提高生命的质量,掌控自己的人生。因此,每个星期定期的有氧和力量训练,都会坚持,避免自己的身体机能下降。

(2)关于饮食

饮食在我们生活中如此常见,以至于我们往往对于一些误区视而不见。在仝卿老师的《营养科学20讲》中,体会深刻。我找到了孩子可能长不高的原因,知道了不同营养物质的运作机理,知道怎么去健康的安排自己的饮食,甚至去知道一些疾病。

举个例子,想要早上开车不困,不要在早餐一开始就吃碳水化合物,而应该吃一些蛋白质或者膳食纤维,避免血糖突然升高带来的不良波动,同时避免因为摄入过多碳水产生的困乏。

(3)关于疾病

对于身体有的小毛病,不要轻视,能治好的尽量治好,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同时,扼杀小病往大病方向发展。这段时间,坚持吃药,治好了自己的幽门螺旋杆菌,同时也关注到了自己一些其他的小毛病,避免身体因为小毛病而受到影响,这也是精力管理的一部分。

一些期望

没有人会对自己的过去满意,但也正是这种不满意驱使我们不断地超越自己。

期望接下来自己能够在工作的专业上继续深挖,期望能够和孩子更好地相处,期望自己继续在运动上坚持下去。这些具体的期望,就留到下一篇文章中好了。

不怕过去的自己多差,也不在意计划制定的好不好,执行得怎么样,至少我们应该先动起来,正如《微习惯》书中所提到的一样,哪怕是小到每天一个俯卧撑这样一点点的改变,也是我们改变大象行进方向的一个好开始。

希望各位朋友也能够从今天开始自己的行动,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