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夏。

这是夏天的开始,也是春天的结束。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这一天,他们会感叹时间的流逝,对春天依依惜别;会敏锐于节候的转变,察知一夜间东风变南风;行迹所至,他们还会将目中所见——深柳、密槐、樱桃、榴花……都一一写入作品中。

在众多“立夏”诗词中,“诗词日历”精心挑选了12首。这12首写尽了诗人们在“立夏”这一天从凌晨到午夜的感受。我们虽不可能精确地将每一首诗词对应每一个时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领略“立夏”十二时辰之美。

诗词闲时立黄昏(诗词日历立夏)(1)

夏景花卉 清·董诰

【0点~9点(子时-辰时)】

文人敏感。对时间流逝、年华易老特别有感触。

唐人白居易:不独送春兼送老;

宋人宋祁:长绳万尺非难具,谁与天边绊日轮。

都是有感而发。

“未到晓钟犹是春”。文人们还会一坐到天明,去感受这一年最后的片刻春光。

当然,也有诗人不在乎。杨万里就是这样,在这天,他从凌晨到夜间,都懒得去关注是不是立夏日,“历日尘生懒看来”,就是此意。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其一

【清】周馨桂

宵钟未晓尚春风,一遇鸡鸣漏便终。

饯别韶光惊短梦,成阴夏木谢芳丛。

平生毁誉冰凝泮,身世兴衰日昃中。

万事输人何足校,只嫌岁月太匆匆。

立夏喜晴

【明】陈伯康

剩雨残春送五更,晴光入夏似相迎。

绿槐门巷南薰细,又听新蝉第一声。

立 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诗词闲时立黄昏(诗词日历立夏)(2)

蜀葵石榴 清·邹一桂

初夏即事十二解

【宋】杨万里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诗词闲时立黄昏(诗词日历立夏)(3)

湖庄清夏图(局部)宋·赵令穰

【9点~15点(巳时-未时)】

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天。

在敏感的诗人笔下,这一天,风向都会变掉,从东风变成南风、熏风。这一天的气温,也和昨天有了不一样的体感,那就是热(当然,也有例外。宋人苏泂《金陵杂兴》:立夏连朝划地寒。)而日长人困、午间纳凉成了必不可少的吟咏题材。

立夏日纳凉

【宋】李光

茅庵西畔小池东,乌鹊藏身柳影中。

沙岸山坡无野店,不知此处有清风。

花 犯

立夏咏梅子用清真梅花韵

【明】彭孙贻

亚枝低,累累挂绿,秀才卖风味。绀珠匀缀,忆嚼徵含宫,龋齿妍丽。

佳人手摘檐牙倚。吞酸私自喜。记前月、红潮初尽,香篝曾共被。

心中难抛撇仁儿,春山皱蜇得,和愁憔悴。还可惜,双头打,流莺同坠。

难苏醒、日长人困,刚脆滴、樱桃浓睡里。巧一阵、楝花风过,吹芳魂似水。

立 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诗词闲时立黄昏(诗词日历立夏)(4)

槐市横经(局部)清·戴衢亨

【15点-23点(申时~亥时)】

古代诗文中,在时间的表述上是相对模糊的。

“斜阳”“夕阳”“晚”“夜宿”,但大体上,都可归在15点到23点之间。

深柳、密槐、幽篁、蛙声等等,都是诗文中的夏日意象。

惜馀春慢

立夏日同徐方虎先生、王公佩同年、薛脩远、冒青若饮匿峰庐,有怀冒辟疆兄,时辟疆客吴门

【清】许嗣隆

细麦垂花,圆荷吐叶,无计留春得住。半湾流水,一片孤城,步入夏云深处。

却喜酒坐琴言,帘影浮空,斜阳暗度。暮烟生、鬓影衣香缥缈,非花非雾。

漫回首、离思萦怀,歌残笛歇,四座停杯无语。风床卷幔,月槛笼纱,寂寂溪山谁主。

遥忆长亭短亭,芳草粘天,路迷前浦。料江南、杜宇频啼啼道,不如归去。

喜 晴

【明】张宇初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

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

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诗词闲时立黄昏(诗词日历立夏)(5)

竹溪销夏轴(局部)清·永瑢

立夏日过丁卿草堂

【宋】张掞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明】沈周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诗词闲时立黄昏(诗词日历立夏)(6)

夏山欲雨图(局部)清·世鉴

立 夏

【元】方回

说与江湖故旧知,不曾得句未为诗。

一更一至五更五,半是搔头不寐时。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