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内心也是有些烦躁,无法静心写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养儿防老思想传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儿防老思想传统(养儿防老这种传统思想错在哪里)

养儿防老思想传统

最近闲来无事,内心也是有些烦躁,无法静心写作。

刚好爸妈也在家里呆着实在无聊,没什么好电视剧看打发时间。

我想起了早就在抖音里看到一部电视剧《天道》,当时看了一个片段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这两天用手机投屏到了电视上与爸妈一起看。

《天道》中男主丁元英谈到了“养儿防老”这个问题。

“养儿防老”,这恐怕是每个父母都有的想法,生儿育女是为了能让自己老有所依,老来能有所依靠,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流传下来的观念。

恐怕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听到过父母这样的话:“我白生你,养你一场”;有父母诉苦骂子女说:我多么多么不容易地把你拉扯大,长大了既然是这样,早知你这样不、就不该生你养你;或者像丁元英的母亲说他:“.......生儿养女还有啥子用嘛,落到这个下场”,或者说:“我老了不指望你了.....”等等。

这些话听着好像很合理,但是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上代人对下代人人的这些无心的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人都觉得自己生来就亏欠父母的,一生一世感觉还不清父母的养育之恩。

事实上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每次说“养儿防老”这个话的时候,我总觉得不舒服。

我不舒服的原因有三:

一是感觉自己没有被信任。身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居然被最亲的人怀疑身为人最基本的良知。

二是感觉难道自己身为后代,被带到这个世上被养育到大,就是为了能够赡养年老的父母吗?

三是父母总说:“我养你小,你养我老”。

这句话看起来十分公平。

但,我们本是最亲的人,养老养小难道不是因为血缘关系本该如此吗?

何时成为了一种交易?

本来尽孝是我顺其自然的行为,但一句“养儿防老”无形的给了我压力,给我一种必须怎么怎么做的感觉。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胡适先生的一段话: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胡适先生写给儿子的信)

胡适先生的这段话给我缓解了不少压力,因为之前的我总有一种感觉:

我好像不是一个单独的人,像是一个工具,傀儡一般,父母手中捏着一根线,操控着我。

看完胡适先生给儿子的话,我心中也有一句给父母的话:

“我赡养你们二老,并非是你们二老养育我的报酬,而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是我身为人的良知。所以,你们二老无需因为这个夸奖我孝顺。反而,因为赡养你们二老,我的情感得到了伸展,我的灵魂死后也有了寄托之所。

《天道》中还讲到一个分摊责任的问题。

丁元英的父亲病重在医院,大哥在家中商量着每人分摊多少医药费的时候,丁元英再次表示:孝顺从来不是责任分摊,不是计较公平的时候。

“只要知道父亲是自己的父亲,就不需要分摊责任,讲公平。如果妹妹一个人在家照顾父母的时候,也在想分摊和公平,那父母就没人照顾了。”他哥哥说:“妹妹照顾父母,将来遗产都是她的。”

丁元英说:“那照你这么说,没有遗产的父母就应该被扔到墙头上不管了。讲责任本来就是错的,在孝顺上加个美德就更错了。血缘关系,本就理所应当,本该如此·········

就分摊责任这个问题,我爸和我叔叔之间就已经出现了。

我叔叔想让我爸一个人赡养老人最好。

一方面我为此感到气愤,凭什么要我家一方承担?叔叔也有责任赡养老人啊。

另一方面我又想,身为儿子,赡养老人本该如此,不能因为多了一个兄弟这事就变化了啊。

假如老人生病,哥哥花了五千给他治疗,弟弟啥也没做,哥哥好像吃亏了,但,后人为老人治病花钱本该如此啊,不应该多了一个弟弟就得分摊啊!

我想了很久,觉得兄弟姐妹之间,对赡养老人这件事都应该想着自己一人承担,其他的兄弟姐妹不愿承担也不必管,吃亏就吃亏。

如果愿意一起承担,那也是锦上添花。身为后代,理应如此。

如今看完《天道》丁元英的做法,只觉得吃亏的想法也错了,也不该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