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长歌行阿窦的真实身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歌行阿窦的真实身份(长歌行)

长歌行阿窦的真实身份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葵:一种蔬菜。

朝露:清晨的露水。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译文: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慢慢的被晒干。

阳光雨露都是春天给大自然的恩泽,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所以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