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夜晚称为“宵”,正月是农历中的元月,正月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就是咱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是元宵节的传统民俗活动,热烈而喜庆。于2008年,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1)

元宵节吃元宵和汤圆,是传统食俗。早在宋代,民间就出现了元宵的前身:浮圆子,但当时,元宵主要用来祭祀。到了宋朝,炸元宵成为节日美食,据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汴中节食,上元油锤”,这里的“油锤”即为炸元宵。到了清朝,御膳房制作的八宝元宵,成为民间口口相传的美味,名闻朝野,也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一饱口福。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2)

元宵和汤圆的做法迥然不同,所以,口感也有较大区别。元宵是“摇”出来的:把馅料放进糯米粉中,通过摇动,馅料被厚厚一层糯米粉包裹,元宵即成,个头可大可小;汤圆是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把馅料包裹进去而成。所以,口感上,元宵较为粗糙,汤圆非常细腻。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3)

元宵和汤圆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是取“团圆美好”之意,在寓意上,没有丝毫区别。而且在吃法上,皆是可煮可炸。过去,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做元宵或汤圆,如今,手做元宵和汤圆越来越少,超市里的汤圆琳琅满目,人们的选择性很多。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4)

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还有许多小美好,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下。

赏花灯

元宵节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节日习俗,它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而唐朝的元宵节就越加热闹,唐朝国力空前强大,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十分兴盛。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5)

古时的灯笼与神有关,所以,灯笼也被赋予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意义。直到今天,元宵节赏花灯仍然是习俗之一。

猜灯谜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6)

猜灯谜与赏花灯一样,都是自古流传的元宵节传统习俗。元宵节人们挂起彩灯,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小纸条上,并粘贴于灯笼之上供游人猜,这与节日氛围相当合拍,而且响应者众多,所以,猜灯谜就成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它也是我国独有的特色节日文娱活动。

放烟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表面上写的是风、树、星,实则写的是元宵节灿烂的烟花。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7)

元宵节燃放烟花,也是元宵节给我最深的记忆。从小,过完春节就盼着元宵节,不仅有元宵吃,还能欣赏到璀璨夺目的烟花。月光下,人们三五成群,结伴赏烟花,烟花此起彼伏,人间是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那种美好,没有任何文字可以表达。

而除了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有些地区还有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的习俗,这里有你家乡的习俗吗?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8)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是古代中国的“情人节”,极具浪漫色彩。在封建社会中,年轻女孩不可自由外出,而元宵灯会就给未婚男女的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花灯下,游人如织,赏灯猜灯谜也是偶遇和相会的好时机。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而文人墨客又怎能放过这一节日,所以,留下了不少关于元宵节的诗作。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就是借元宵节,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到了怎么样吃汤圆(元宵节不只是吃汤圆)(9)

元宵节,是全民的狂欢节,全民参与,乐在其中。元宵、彩灯、灯谜、烟花,这些文化元素,自古至今,都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和美好。愿我们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我是静默成诗,美食领域原创作者,喜欢把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如果你同我一样也热爱生活热爱厨房,不妨关注我。同时,本图文作品系静默成诗原创,严禁不良自媒体作者搬运及盗图,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