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1)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人们常说:“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人在重阳这一天,登高踏秋插茱萸,为的是辟邪护平安。如今,传承下来成了我们最富人情味的节日—老人节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敬老爱老既是传统美德又是做人的本分。孝文化源远流长,孝不在物质,而是心意。

在重阳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让我们怀着满满的爱意,将陪伴带给年事已高的父母!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2)

敬年老的人

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每一个人都逃不过时间的追赶,都有老去的那天。尊敬老人其实也是为我们的未来积累福报。

父母一生无私付出,只要我们有一点点的回应,即使一个耐心的眼神,一句宽慰的言语,或者一点礼物,都会让他们开心不已。重阳是最好的尽孝时节。

这个世上,不求回报付出的是父母;毫无保留奉献的是父母。只有父母才是最大的贵人,他们无怨无悔,默默无闻,把我们养育成人!

命运是能改变的,一生的福气多寡,都由自己决定。敬老爱老,就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气。

对待身边人我们都应该拥有一颗“仁善”之心,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善待身边遇到的陌生老人。

尊老敬老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坐公交时给老人让个座,老人有问题时能耐心解答,帮助他们拿拿重物。

让我们一起将善意传递,愿我们老去,腿脚不方便的那一天,得到的也是满满的善意和包容!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3)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4)

父母陪我们长大

我们陪父母变老

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能忘恩,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准则。

无论我们是贫是富,都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感恩回报父母的爱意。

不是简单地陪在身边,包容父母,尊重父母,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孝顺。

无论你是50岁还是70岁,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

别等到最后才发现,也只有真心爱你的人才会对你唠叨,能经常被父母唠叨,是人生中莫大的福分。

父母老了,我们要做父母的老师,体谅父母的迟缓,做到百问不烦,对父母和颜悦色。

而年迈的他们,即使生病了也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怕打扰孩子的生活。

父母是对我们最好的人,所以有机会伺候和照顾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报。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5)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6)

九九重九,天长地久

在《易经》里,“九”是阳数,双九就是重阳。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意思是九是至高至阳,谐音对应着长长久久,是一种寓意美好的祝福。

九九归一,物极必反。亢龙有悔,凡事有度,才能长长久久。

做人留一线,给人三分面子,就是给自己留一条出路。

做事有分寸,凡事不做绝,是给别人生机,也是给自己积福,

滋味浓时,留三分与人尝,径步窄处,让一步与人行。

懂得把握分寸、留有余地,才是长久之道。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7)

九九重阳节孝亲敬老(重阳节敬老爱老)(8)

珍惜眼前的人

他们总在默默等你回家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趁着父母还健在,子女不要离父母太远,这里的“远”不是指地理位置,而是指心里的距离。

即便要离开父母一段时间,也务必让父母安心,放心。

毕淑敏曾写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趁父母还在,别管多忙,不论多远,都要回家看看!

人生就是减法,活一天少一天,见一面少一面,多陪陪最爱我们的父母,别给自己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父母在,家才是家,父母去,家不成家!

父母可能忘记了世事,忘记了过往,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等你回家。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与本该亲密的父母变得疏远,就连想念都得小心翼翼。

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一个电话,一份问候,一点关心。父母便会多一份快乐和慰藉!

从现在开始,多些陪伴,多点耐心,善待父母,孝顺父母,让父母安享晚年,幸福余生。

九九重阳节,感恩父母,感恩生养我们的他们。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内心感激之情,值此佳节,祝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长命百岁,幸福安康!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