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两眼,侥幸就成为官太太,造化弄人,有时只在一回眸。

如果说小说第一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云遮雾罩的,那么从第二回开始,故事就从空中落地,走入接地气的人间烟火中了。

二姐姐 红楼梦,云姐姐读红楼第二回(1)

在上一回结尾处,曾经得到甄士隐资助的贾雨村赶考高中,在这一年被派往甄妻娘家所在地做官,风风光光走马上任,却在到任第一天,就派人到甄妻娘家传人问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甄妻有个随身丫鬟娇杏,当年贾雨村潦倒落魄,寄居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有一天被请到甄家的贾雨村,无意中看到在园中采花的娇杏,被她眉清眼明仪容不俗的模样吸引,而娇杏也因他相貌堂堂的雄壮外表,却敝巾旧服的寒酸穿着,这种反差,吸引她多看了他几眼,就此在雨村心中产生将她引为风尘知己的感觉,在这一回雨村赴任新官的路上,偶遇了上街买线的娇杏,于是便有了开头这一出不速之客夜登门的戏码。

于是,吓得屁滚尿流的甄妻老爹封肃被带去见新太爷贾雨村,见官后如此这般地描述了前因后果,贾雨村了解到,当年资助他赴京赶考的贵人甄士隐,因家遭大火、幼女丢失、变卖田产、贫弱潦倒、最终出家等等变故,早已物是人非,便不胜唏嘘,感伤一回,当即给了封老爹二两银子,并表示曾受惠于甄士隐,理应报答,会尽力帮忙找回丢失的甄女英莲,然而却在次日一早,派人送来银子锦缎等,答谢甄娘子的同时,又密书封老爹一封私信,说明想要娇杏做二房,托他帮忙。受宠若惊的封老爹巴不得能攀上这个高枝,在女儿面前一番忽悠后,连夜用一乘小轿将娇杏送到贾雨村身边,不胜欢喜的贾雨村,又是送金给封老爹,又是赠物给甄娘子,再次申明会帮其寻女,这一波神操作,真是滴水不漏,让人无话可说。话说这娇杏,就因当年一抬头,多看了两眼那个人,竟命运两济,从此丫鬟变成官太太,真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二姐姐 红楼梦,云姐姐读红楼第二回(2)

再说这贾雨村,中了进士当官后,却是个官场菜鸟,虽才干优长,却恃才侮上,自身操行又不清不楚,有贪酷之弊,这些都是官场之大忌,结果不出两年,便被上司寻个把柄,向皇上参他一状,被革职开除了。

丢官后的贾雨村交代过公事,安顿好家小后,便开始担风袖月,云游四方,在扬州这个地方,因病体弱,盘缠不济,便经友举荐,给扬州盐务长官林如海的五岁独生爱女林黛玉当家庭教师,不料,一年后,黛玉妈妈一病而终,在女学生守孝疗伤之空隙,某一日,贾雨村来到城外赏鉴村野风光,并在酒肆中巧遇做古董生意的故交冷子兴,在两人的闲谈漫饮中,整部《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宁、荣二府的人物脉络,渐次浮出水面。

记得我初读红楼时,曾因小说人物庞杂,关系繁复,而被绕的头晕,以致兴致索然,囫囵吞枣,草草读完,所以,在这里,我就闲话少叙,干脆利落地把人物关系拎出来,理清楚。

位于都中金陵的宁、荣二府,是享受皇上隆恩的钟鼎之家,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所生的两兄弟,宁国府这一脉人丁传承是:宁国公——贾代化(袭官的长子)——贾敷(早逝)、贾敬(放弃官位,传给儿子贾珍,不问世事,一心炼丹修仙)——从贾敬顺延的:贾珍(袭官、无人管教、不读书、为所欲为,生的儿子名为贾蓉)、贾惜春(四小姐);荣国府这一脉传承是:荣国公——贾代善(妻:史太君贾母)——贾赦(长子、袭官,娶妻邢夫人,非原配)、贾政(员外郎、好读书、正统、娶妻王夫人)、贾敏(女儿、黛玉之母,病故)——从贾赦顺延的:贾迎春(二小姐、妾所生)、贾琏(帮叔叔贾政做事、娶妻王熙凤,是王夫人内侄女);从贾政顺延的:贾珠(已婚、有一子、已故)、贾元春(大小姐、选入宫中作女史、贤德)、贾宝玉(衔通灵宝玉降生、亲近女儿而非亵玩)、贾探春(三小姐、妾生),另有妾生一子。

二姐姐 红楼梦,云姐姐读红楼第二回(3)

通过贾雨村与冷子兴的闲聊与对话,贾府的来头、气派及萧索迹象,四大家族中贾、王、史的代表人物,大致的人物关系与性情特征,一一铺成在我们眼前。而此时天色已晚,两人正欲离去,忽听有人叫:”雨村兄,恭喜了,特来报个喜信的。“此人是谁?下回见分晓。

————————————————————————————

我们读小说,常常会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去了解人性。人生的发展轨迹,除了有天赋与自身努力的因素,人性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性格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为人处事,不同的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甚至会影响人的命运,我们读的是故事中人的因缘际遇、悲欢离合,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影射呢?时代虽然在更迭变化,但人性其实一直都没有变。在这一回中,贾雨村就是一个很有说头的人物。

二姐姐 红楼梦,云姐姐读红楼第二回(4)

他考取进士当官,并没第一时间去报答贵人甄士隐,却在两三年后,去做官的路上,因见到丫环娇杏,想纳她为妾,以找贵人甄士隐为由,找上门来,在一番嘘寒问暖与怀柔手腕后,找准市侩的封肃做突破口,在到任的第一天这样的敏感避嫌时期,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目标猎物纳入囊中,还树立了一个知恩图报的仁义君子形象,事实上,报恩是假,纳妾是真,真想报恩,早两年多前就该行动,也许,甄士隐的命运会是另一种结局吧,却很好地被贾雨村利用在纳妾这件事上,真是一举两得。

又比如,他初入官场时的不谙官道,恃才傲物,不把领导放在眼里,自身品性又不够清白,结果落得被排挤踢出局,就联想到,有些职场小白,刚踏入社会开始工作,会觉得自己满腹才华,把上司和一些老员工不放在眼里,既不愿虚心请教,也不愿心甘情愿地接受上司与老员工的支遣,总觉得他们还没自己知道的多,为什么要听他们指手画脚?这些都是想当然的意气之念,职场或者说官场,都是论资排辈的地方,新人既没有经验也没有人脉,这时,就应该谦虚低调,多学习多观察多揣摩,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高调做事,多听多做多学习,积极主动,打磨自身核心竞争力,体现自己不可取代的价值;低调做人,谦虚有礼尊敬前辈,无需出风头逞口头之快,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外界的认可与赞赏,得到提携,为自己赢得意想不到的机遇。

二姐姐 红楼梦,云姐姐读红楼第二回(5)

回到小说中,贾雨村又是一个擅于了悟人性的人,当他听冷子兴描述宝玉抓周时,不抓眼皮手下的《四书》《五经》官印权杖钱财,偏偏够那最远处的脂粉往嘴塞,说些女儿是水做的,男儿是泥做的等莫名其妙的话时,他对世间的各类人给出了一番别具一格的高论,非常有意思,因为与整个故事情节并无太大关系,我也不在这里详述,有兴趣可以到原著中翻阅这一段,但是这件事可以很好地丰富贾雨村的人格特征,他是非常精于人事的,对人情世故非常练达,所以即使官职被革,也还是能够不断获得友人的举荐,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来源,这些,都为他日后的东山再起做了铺垫。

我们读小说,似乎是站在一个吃瓜群众的角度在看,其实也是在看不同的人性所引向的走向,是兴盛还是衰败?是成事还是败事?这些对我们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形成,会有一些启发,也会对我们处于纷繁的人世间,识别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情的判断抉择,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