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落地后,珠三角城市的地位和价值得以全面提升。地处穗莞深核心地带,拥有多条国家级铁路、城际轨道与湾区城市联动的增城,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机。

作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的新塘,将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一个超级综合体,更是拥有三大功能组团的广州东部城市中心、都市门户名片,是广州东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平台。

广州六大cbd规划图(广州东部成大湾区新焦点)(1)

广州东部:大湾区交通枢纽 创新中心

早在1993年广州完成的《广州东南部开发总体规划纲要》,就已将增城的新塘和永和镇纳入其中,并确定其为广州向东延伸发展的空间区域。

2000年9月评审通过的《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定了广州市都会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东进”中明确提出:未来广州市特别是旧城区的传统产业主要向黄埔——新塘一线集中转移,利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和港口条件,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

“东进”战略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从最初的定位,到城市规划、产业引进、区域联动的不断建设与常态化,再到“十四五”规划后的大踏步前进。

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广深两大都市圈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广州、深圳作为湾区两大增长极和创新极,“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大湾区各城市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日益密切,行政边界束缚稳步突破,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动也日益深化。

广州东部地处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同时也是粤港澳“黄金走廊”和广深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环珠江口创新圈重要节点,拥有衔接两大极核城市产业、高端要素资源的独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让广州“东进”战略的实施,为打通穗港经济带,使之连成一片,为“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经济走廊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21年广州重点项目、平台建设清单的一一落地,广州东部无疑也将进入加速建设的快车道。

2021年4月20日公布的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至少30处提到增城,6处提到新塘,近十处提到广州“东部”,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作为重点发展平台被列入增城区的发展指引。6月22日,增城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深化湾区中部智造新城、广州东部枢纽中心、岭南生态宜居美地“三个定位”,推进“四宜”精品城市建设,重点构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十个体系,为增城加快广州东部CBD建设、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了一幅新蓝图。

作为广州东部枢纽中心,交通优势最为亮眼。在交通方面,它既是广深科技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广州东进战略发展轴上的主要功能节点,还是增城与广州开发区、广州中心城区及增城南部、东莞等地联系的重要门户,增城南部一体化交通的重要节点。

目前广州东部CBD已开通13号线、穗深城际、广深铁路,3年内将开通新白广城际(预计2021年底通车)、广汕高铁两大轨道交通项目、双向8车道的东江大道(正在施工中)。立足“广州东部枢纽中心”定位,广州东部九大轨道交通和一体化公交网络规划建设将加速落地,围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交通枢纽为牵引打造广深都市圈的大通道大平台,打造产业转移、人才流动、资本集聚、信息交换、物流运输的主要节点和综合枢纽中心。

这一“大交通”格局,正在有序推进中,2021年广州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中就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对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新白广城际、13号线二期、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28号线)、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湾区连接配套工程……广州东部中心纵横联接、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如流通顺畅的毛细血管般,2站到黄埔、8站到天河,即将让“轨道高速生活圈”在大湾区成为现实。

与交通规划建设同样备受社会瞩目的是,支撑广州东部中心在大湾区强势崛起的产业发展蓝图。

在全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上,广州“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的产业功能布局”。其中“两极带动”即: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优势,集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东部、南部创新经济增长极。

作为东部的新动力源和增长极,按照广州“十四五”规划要求,增城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是,以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为牵引,打造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实施产业集群“333”工程。分别是,三大千亿产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产业;三大百亿产业:智能家居、休闲服装、食品饮料;三大新兴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金融科技。目前增城所规划的“333”工程已有不少企业已经进驻,签约47个项目,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845亿元,预计产值/营收超2400亿元。

增城新塘:崛起广州未来新CBD

新塘位于粤港澳大湾区A字顶点,承接广州、东莞、深圳三大核心城市资源利好,可谓湾区的新塘、广州的枢纽。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片区是以新塘站为核心的269公顷片区。目前已有广深铁路线和地铁13号线,规划在建穗莞深城际、新白广城际、广汕铁路、地铁16号线、地铁20号线及地铁28号线。

其核心新塘TOD枢纽,是广州东部超级交通中枢,总投资达96.9亿元,采用轨道站场及综合体一体化建设方式,复合高铁和城轨、地铁、云轨、公交中心多级交通系统,日均流量预计9.5万人。东北侧的国铁新塘站,则将拓展至7台17线,站场规模可满足日均16.5万人次、年均6000万人次旅客发送规模。

“十四五”期间,新塘站还有望成为多个轨道交通项目进入广州的“第一站”,日均流量预计高达约45万人。这组数字的背后,是湾区庞大的人流量和现金流,源源不断地在这里汇聚,他们或来自大湾区的各个城市,为区域的发展带来富有想象的空间。

事实上,在刚刚公布的七普数据显示,新塘镇常住人口多达38.9万人,相当于黄埔区人口数的1/3。过去10年,增城共增加42.9万人,其中,人口增量最多的新塘板块(含新塘、仙村、永宁、宁西),十年间增加了超过26万人,增幅高达66.74%,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与深圳相当。增城过半数“新广州人”选择落户新塘板块,可见吸引力之强。

人口所到之处,正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江新城的规划紧锣密鼓地推进。2018年,增城按照原规划将工业园和周边的村庄都纳入升级改造范围,打造以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经济为核心的广州第三CBD。2019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就东江新城创新发展区概念规划以及设计公开招标,东江新城将以打造“广州未来新CBD”为目标,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优化新塘的产业方向。

广州六大cbd规划图(广州东部成大湾区新焦点)(2)

随之而来的广州东部CBD规划,即以增城区新塘站为中心,汇集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铁路9大轨道交通系统,打造高端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聚集的广州东部CBD,更是让新塘这个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定位的区域,进入双CBD加持进入新纪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要核心,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融入“一江两岸三带”总体发展规划,新塘已经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未来新塘将打造以电子信息科技产业、汽车产业、金融科技产业为首的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前,已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企业280家,集聚了136名高层次人才和500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3家广州市级研发机构。这些项目的进驻,也无疑是增城产业转型成功的一大步。

随着广州一路向东,深圳掉头西进,“广深同城”的时代正在到来。不论是广州向东,还是深圳向西,都要主动对接东江新城的规划部署,通过互联互通,与天河、海珠、海珠串珠成链,城市发展主轴持续向东延伸,共同打造集总部、金融、科创、智造于一体的广州东部发展驱动引擎,崛起广州未来新CBD。

新塘旧改:城市更新助力发展新面貌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进程,新塘更是加快步伐进入新元年。

在京港澳高速、广深大道和广园快速路交汇之处,围绕着13号线白江站,广达2149.63亩的白江村旧改正强势铺展,改造成本总金额约为138亿元,改造后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地铁上盖巨无霸。

紧邻白江村旧改的,是被称为“增城版的猎德村”的群星村旧改,旧改范围达119.46公顷,东临新何村,西至白江村、东洲村,北临新塘大道,南至东江。总投资约147亿,依托珠江滨江地带的优势区位,群星旧改区域致力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景观岸线,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特色活力区。

不止于此,紧靠东江湖畔、与东莞市麻涌隔江相望的东洲村旧改,也于去年年中开始动工。东洲村,紧靠东江北支流,与东莞市麻涌隔江相望,西边为广深,高速东边为穗莞深城际铁路。而根据广州东部枢纽中心商务区的最新规划,东洲村所在的位置位于扩容后的广州东CBD的南拓区,定位的提升也让未来的东周村旧改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三大旧改村项目,体量大、相隔近,在厚积薄发中住进连成完整的一片,未来连片改造将为片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最大程度改善旧城基础设施、环境景观等,为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居住环境带来飞跃性改变。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土地价值,使地块周边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

落于白江、东洲和群星三村旧改的黄金地块中的茂万科·都会四季,正是依托这个枢纽而建,将随着三村旧改和新塘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的推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广州未来CBD的蓝图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州六大cbd规划图(广州东部成大湾区新焦点)(3)

根据最新获批规划,整个群星片区的功能定位是:新塘现代商贸中心、岭南文化体验区、东江魅力宜居新城和都市繁华生活商圈。

商业、文化、人居和都市,参考广州第一CBD珠江新城的布局模式,形成“双心、双轴、五区”的空间结构,囊括商业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配备商业商务轴和生活服务轴,最大程度兼顾不同的人居需求。未来,宜居高地、文化名片,城市封面、价值风口,也将成为东江新城的代名词,片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撰文】柴亚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