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上绝对算的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佳作。自《雍正王朝》在央视首播到今日,已经过去了整整了二十年,可其依然能出现在各大卫视的播放目录名单之列,网络视频的点击率与观看量也是稳稳占据着各大视频网站的榜单前列,堪称国产历史正剧的“标杆”与“常青树”。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绩,除了唐国强、焦晃等一众“老戏骨”的精彩演绎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剧中对于剧情鞭辟入里的描述以及对于人物性格细致入微的刻画。因此,纵观整部电视连续剧,不仅仅是作为主要角色雍正、康熙,就连对于李卫、田文镜、邬思道哪怕是仅仅出境几次的魏东亭,其鲜明的角色形象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其中,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廖炳炎老师饰演的佟国维,同样是为大家所热议的重要角色人物。然而,由于在康熙“一废皇太子”和“百官举荐新太子”的剧情中,佟国维没有揣测康熙的内心所想,始终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方,甚至组织用串联官员的方式支持八阿哥,这种过度表现出的对于八阿哥胤禩的支持,与康熙想要复立胤礽的做法完全相左,从而最终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他也只能以致仕赋闲的结局收场。也正是因为佟国维的如此表现,被人扣上了迂腐、糊涂、愚昧、不会揣测圣意的帽子。

然而,如果真的是这样评价佟国维,那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了。纵观整部《雍正王朝》,看似“青铜”级别的佟国维,却是不折不扣的“王者”级别,断不可因为一段剧情的过失就使得对他的评价变得是“一叶障目”、“管中窥豹”,他才是剧中真正的、深藏不漏的权谋高手。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剧中佟国维支持八阿哥胤禩,反对太子胤礽,这与历史上真实的佟国维是完全一致的。

在正史中,佟国维对于太子胤礽的厌恶与反对,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就连康熙皇帝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这其中,当然有胤礽本身的原因。

这个时期的胤礽表现出的贪婪、奢侈、狂傲,令佟国维非常的不满。并且,依然能对于佟国维以及他的女儿,也就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是非常的不敬,于是佟国维并不喜欢甚至极度反感胤礽。

实际上,在佟国维看来,反对胤礽、阻碍胤礽登上皇位,是对康熙皇帝的负责,也是对于大清王朝的负责,因而他自始至终都在于胤礽的支持做着斗争。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3)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佟国维反感胤礽,也与胤礽最为重要的支持者和政治靠山,也是他的三叔姥爷索额图有关。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中,佟国维的大哥,同时也是康熙亲大舅的佟国纲战死,佟国维认为索额图的知情不报和贻误战机对于佟国纲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认为这是索额图“借刀杀人”,排除异己,因而他对于索额图充满了愤恨,进而对于索额图扶保的太子胤礽充满了恨意。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4)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结合历史来看,佟国维不支持太子胤礽可以说是有着充分的理由以及确凿的情感因素的,因而《雍正王朝》中,对于佟国维这方面的人物设定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所以并对其进行诟病,所以更不能用这一点评价佟国维的谋略与能力。

而佟国维真正的本事,在《雍正王朝》中的三段剧情中,变得以了充分体现。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5)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句“投鼠忌器”,佟国维便非常巧妙将刑部冤案这团火烧到了太子身上。

“张五哥刑部冤案”的爆发,无疑引起了朝中巨大的震动。毕竟“人命关天”,如此严苛而又庄重的刑罚审判出现了如此弊案,不仅仅将朝廷整个司法刑狱的腐败昭显无疑,更是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甚至动摇了皇权统治。

尽管事情的起源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任伯安、任季安、刘八女等人,但是作为刑部的主管阿哥,太子胤礽必然是难辞其咎,而事实也证明,正是因为太子的亲信司马尚、黄体仁、肖国兴等人打着太子旗号进行贪赃枉法、广受贿赂,才导致了“张五哥冤案”的发生。

由于这次案件的影响太过于恶劣,康熙对此也是予以了高度的重视,而在询问上书房三位大臣的意见的时候,佟国维表达了自己意见,并且说明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朝中大臣并不适合参与此事,给出的理由便是“投鼠忌器”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6)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投鼠忌器”,直接将矛盾从朝廷的“国事”引到了康熙的“家事”上,不仅含沙射影的说明了这件事情与皇子有关,更是十分巧妙的让自己抽身其中。

一方面,自己作为朝臣,并不方便,同时也不太好处理涉及皇子的案件,毕竟自己仅仅是一介朝臣,所谓君臣有别,主次有分,让任何朝臣处理此事必然无法达到康熙满意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以不了了之收场,即便是有结果也不会是最为真实、最为根本的结果。

另一方面,佟国维也是非常清楚,只要事情得到了康熙的重视,彻查下去,注定会牵扯到太子胤礽的身上,而这也必然会影响康熙对于胤礽的态度,这对于佟国维来说是非常想看到的。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7)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佟国维就是用一句“投鼠忌器”,让康熙下定了决心去彻查这件荒唐的冤案,而太子胤礽必将受到牵连,佟国维的目的也就此达成,而这也不禁体现了佟国维的老谋深算。

与此同时,佟国维还极力劝谏八阿哥胤禩接手此案,目的也就是让八阿哥胤禩在打击太子胤礽的同时,提升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这样的安排不可不谓之精妙,只不过八阿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尽管对太子胤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但是自己却也因此遭到了康熙的反感,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浪费了佟国维的一番“苦心”呀。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8)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佟国维与图里琛的短暂交流,马上就能嗅到了不一样的政治气味。

康熙在热河秋闱期间,将太子胤礽废黜,同时宣布起驾回京。而在他回京之前,安排图里琛先行回到北京,与留守的佟国维沟通相关事宜。图里琛除了让佟国维知晓了在热情发生的事情,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康熙的一些列安排,这其中就有康熙对于十三阿哥胤祥的处罚结果,即将其关在理藩院。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是佟国维将胤祥安排在理理藩院。然而事实是,纵然佟国维是上书房首辅大臣,又是康熙的亲大舅兼老丈人,但是佟国维毕竟是外臣,处罚皇子的决定他做不了,而能做的人也只有康熙皇帝本人而已。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佟国维非常敏感的感觉到了康熙皇帝的内心所想,这便是对于十三阿哥胤祥的喜爱。

一来,将其关在理藩院,实际上这是对于胤祥的一种保护。

十三阿哥胤祥被誉为“侠王”,是忠肝义胆、侠士风流,这本来是胤祥的优点,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成为了胤祥致命的性格缺陷。就是因为他过于仗义,才让其为太子的“假兵变”所牵连,受到了处罚,也是因为他太过于仗义执言,又在紧要关头迁怒于康熙,这才有了他被处罚的结果。

而在这个非常紧张而敏感的时候,康熙又担心胤祥再惹祸端,或者在为人所利用,犯下难以估量的错误,于是康熙只得是先将其隔离起来,不让胤祥参与其中,也不让外事涉及胤祥,这便是对于胤祥最大的保护。

二来,康熙将其关在理藩院,为的也是能够更加“名正言顺”的将他放出来。

如果像大阿哥胤褆一样关在宗人府,就是要为家法和祖制管理制约,如果有一天真的想放出十三爷,既没有合理的理由,也会引起朝堂非议,毕竟中间还是隔着家族管理这一道门槛。而理藩院则全然不会,朝堂之上的康熙还是能够一言堂做主的,关进、放出才会更加的名正言顺。正如康熙后来让张五哥放十三爷出来,给出的理由就是“朕想自己的儿子了”。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仅是从康熙将十三阿哥关在理藩院这样一个简单的安排,佟国维立马看出来康熙的心思,同时也借势来了一招“见缝插针”。

这个“针”便是隆科多。

八阿哥胤禩固然是争夺储位最有实力的皇子,但是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也并不逊色。只不过雍正一直做“孤臣”,也是出了名的“铁石心肠冷面王”,胤祥又时时与雍正站在一起,这也让外人通过常规的办法根本无法攀上他们的关系。而佟国维就是想接着十三阿哥胤祥被理藩院看押的这次机会,让隆科多博取胤祥的信任与好感,进而攀上这一派的关系。

实际上在佟国纲死后,佟国维就成为了佟家的族长和利益代言人,为了佟家的整体利益,佟国维选择了“不让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自己和隆科多分别支持八阿哥胤禩和雍正,这样不管是谁,是那一派上台,佟家都有人可以凭借拥立之功,继续掌权,进而保证佟家的长久不衰。

与此同时,借由这样一个机会,还将因为做了“逃兵”而被罢职在家多年的隆科多,悄无声息的重新带入了仕途之中,可以说是实施了一出漂亮的“连环计”。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这其中,不得佩服佟国维敏锐的洞察力与政治手腕。

而在这之后,明知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佟国维,选择了配合康熙上演这出“双簧”戏码,狠狠的坑了八阿哥胤禩一把,尽管自己因为这场注定上演的“苦肉计”只得以罢官赋闲的结局收场,但是佟家内部的权力实现交接,也算是让佟国维倍感欣慰吧。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子夺嫡”的最后时刻,又是佟国维的一番话,为隆科多指明了方向。

“毙鹰事件”发生后,康熙的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众位皇子之间对于皇位的争夺也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冲刺阶段,而此时身为九门提督的隆科多,成为了众人争夺的焦点。

此时的隆科多也在犹豫,究竟应该选择支持谁,而正是佟国维的一番话彻底点醒了隆科多。

佟国维非常清楚一点,新君的产生最后还是要看康熙皇帝,只要康熙皇帝确认的新君才是“铁稳的新君”,不仅仅是因为新君的位置更具有合法性,更加的名正言顺,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皇子之间的兵戎相见,造成万劫不复的灾难。与此同时,隆科多也可以借着这样的机会,实现人生的飞黄腾达,毕竟这是托孤重任和拥立之功两大功勋结合在一起,也将继续发扬佟家的光芒

可以说,佟国维对于隆科多的劝谏,不仅仅是对于隆科多的忠告,同时也是对于隆科多的一种教诲,更是为了整个佟家乃至整个大清王朝的利益。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最终,隆科多听取了佟国维的告诫,等到了康熙的传唤,而他也就此借助对于雍正的拥立之功,成功跻身朝堂之上的重臣,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实际上,佟国维对于隆科多的影响是相当的大。此前,隆科多根据佟国维的安排,在康熙与佟国维的这出“双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而为康熙所信任,更是成为了九门提督。这次又是佟国维给予了最为重要的告诫,才让隆科多没有自视甚高、误入歧途。

反观雍正朝时期的隆科多,没有了佟国维的指点,可谓是昏招频出,逐渐失势,最后甚至还伙同“八爷党”进行逼宫,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断送了家族的荣耀,不免让人为佟国维感到唏嘘和遗憾。

而这却又恰恰从另一面体现出了佟国维的能力与实力。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认为佟国维在权谋能力上,不如张廷玉、马齐等人,甚至有人会说他连后来的李卫和弘历。如果真的是因为佟国维没有看穿康熙对于“复立胤礽”的执念,就对佟国维的能力有所偏见,那就是真的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佟国维的智慧更像是一种“大智慧”,这其中凝结了他对于家族利益的看重以及对于整个大清王朝发展的负责。纵然是在对待胤礽时,情感因素超越了实际,却依然不能将其低估,而仔细品味中,便能感受他过人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手段,绝非他人所能企及。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纵观整部《雍正王朝》,尽管收获了不少“青铜”的评价,却有着实实在在的“王者”实力,而他也绝对堪称《雍正王朝》中真正的权谋高手。

雍正王朝最有真才实学的道长(看似青铜实则)(16)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