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发展】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现在5000多年前,早期只是为了计事的需要,借以简单的笔画的描绘和图形和符号,至公元前3100年左右发展成比较完善的象形文字,由于希腊人第一次看到象形文字时,它们是被刻在神庙的墙壁上,便认为这是专门用于寺庙中的文字,因此在伽德纳的埃及语语法一书中认为象形文字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文。

埃及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对照(埃及象形文字)(1)

埃及的象形文字最初是为了歌颂法老和天神而设,用于记载历史,宗教仪式,诗歌,法典,祈祷文等,多用于神庙墙上的宗教纪念物上,古希腊人称为圣书体,埃及象形文字最早的文献一直被认为是1890年发现的纳尔迈调色板,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但是,1987年的阿比多斯却让人找到了更早的象形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五王朝,从象形文字演变出一种简化的速写草体字祭祀体文字至公元前700年前后,一种更为简化的草体从祭祀体文字中演变出来被称为世俗体文字。

【象形文字解释】

表意符号:利用图形来表示所画之物或与此物联系紧密的一些意义,后来,表意符号还能够表示动作的含义。

表音符号:能够把词语的发音表示出来的文字。由于表音符号是由表意符号发展演变而来,原本表意的意义不复存在了,逐渐失去了原来图形的含义,慢慢转换成纯粹的发音符号。

限定符号:部分被置于词尾的表意符号,就成了限定符号。限定符号具备限定某个词是属于哪个事物范围内的作用,有助于说明文字的意思。此外限定符号还能够引导读者把握文字的正确含义。

埃及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对照(埃及象形文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