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娱乐从80年代跨越至今,从何下手?实在头绪万千。从一个从追星开始的小粉丝,到逐渐关注更深层面的娱乐文化,到后来成为一个亲力亲为做娱乐和文化报道的媒体人,还有幸亲身经历了媒体从起步到巅峰、落落到平缓的整个过程。

跟着大众娱乐走了一遭,回头看竟也经历了30多年,做这波回忆杀的本人也不怕暴露年纪,反正这短暂又漫长的个人娱乐史,也的的确确算是见证了共和国大众娱乐的精彩历程,不妨放进自己的真情实感,讲讲一个人的大众娱乐。

80年代,娱乐匮乏的快乐时光

我家凑合算是小康家庭,老爸老妈年轻时也都是诗歌传情的文艺爱好者,所以身处于80年代的童年时代,也算是比别人家的孩子接受文艺熏陶来得早一些。

刚上小学,家里就有了录音机,那时还没正版专辑,听的歌都是东方歌舞团成方圆朱明瑛等人翻唱的西洋歌曲和台湾民谣,【童年】是成方圆版本,多年之后才知道原唱竟是台湾女明星张艾嘉,而且其中一段“不良意识”的歌词还被和谐掉了。朱明瑛翻唱的民歌【回娘家】是老妈最爱,后来才知道是老妈偶像邓丽君的首唱。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

成方圆的年轻时代成名曲,就有翻唱原唱是张艾嘉的【童年】

那时候,真是听什么就能爱上什么。老爸给老妈录了什么歌,我就跟着老妈一起听、一起唱。80年代的大众娱乐,回头看是泛善可陈,但竟也是本人一段无比快乐的童年时光。

后来,老爸偷偷给老妈翻录了一整盒邓丽君的歌曲合辑,【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只在乎你】【小城故事】……那甜蜜圆润的独特嗓音老妈真是爱极了,我也跟着老妈反复听,也就迷上了。但你要知道,当时的邓丽君属于“靡靡之音”,连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李谷一打破原本传统民歌唱法的独特气声唱法的大红金曲【乡恋】都一并被打入“靡靡之音”行列,更别提来自海峡对岸的邓丽君了。但太爱听歌的老妈都是关起门来偷偷听,我也就跟老妈窝在小屋里一起“偷听”一起迷恋。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2)

老妈的偶像邓丽君

没过几年,家里添了一台9吋夏普黑白电视机——这按照当时的经济状况,算是较早进入大众娱乐群体的一拨家庭。老爸当时天天数落我,“电视上兹要是有个影儿,你就看得没完没了”!记得当时每周四,家里就会定时送来下周的《中国电视报》,我最大的课余爱好就是划电视节目——把当时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用红笔标注出来,以便倒是提醒自己要看。当时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可没现在这么丰富,十个手指头都掰得过来。还是小学生的我就是那时认识了刚出道做儿童节目的鞠萍姐姐。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3)

刚出道的鞠萍姐姐

80年代,家里唯一可以看到的杂志就是老妈最爱的《大众电影》,封面上还是当时内地女星脸庞各异、色彩浓郁的大明星照片。我最喜欢的陈冲,老把说,“如果你要是顺了你妈的姓,就叫陈翀啦”!所以对她有着与生俱来的喜欢,她跟刘晓庆、唐国强演的《小花》是当时我最爱的电影。林青霞也是从《大众电影》封底的朦胧沙龙照里认识的,那时候对香港、台湾两个地区的概念遥不可及又十分向往。记得老妈还每年通过《大众电影》给百花奖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和明星,真投票再邮寄出去,80年代的百花奖可都是老百姓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4)

《大众电影》封面上的陈冲

80年代的内地乐坛并没真正成气候,当时最红的歌星是程琳,一首【妈妈的吻】老少咸宜。从小就爱唱歌的我就因为这首歌进入了学校合唱团,年年去跟合唱队小伙伴一起参加区里的“红五月歌咏比赛”,抹着红脸蛋、涂上红嘴唇、穿上校服美滋滋地就去了,演出完了还不洗脸,且显摆呢!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5)

80年代内地最当红的歌星程琳

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工体上演了一场空前绝后百名歌星的演唱会【让世界充满爱】引爆了当时的内地乐坛。只要是有头有脸的歌星都成了其中一员,前文所说的程琳、成方圆、朱明瑛,还有如今依然活跃的蔡国庆、韦唯、毛阿敏、李玲玉、田震、孙国庆也都参加了(据说当年未满18岁还在北京的少女王菲也参加了)。就是这场演唱会,红了那英的【山沟沟】。一夜成名的要数摇滚老炮儿崔健,他的一首【一无所有】连老爸都激动得不得了,但当时还没摇滚一说,而是被冠以“西北风”。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6)

当年【让世界充满爱】的磁带封面

慢慢的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我家也从黑白电视升级成了彩电。我家看的第一个电视剧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改编的《红楼梦》,当时对长辈要求看名著还挺不感冒的,却被老妈逼着一起看的《红楼梦》迷住了,陈晓旭的林妹妹、欧阳奋强的宝哥哥……都跟从画里走出来似的美人。也是从这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古装电视剧开始,我变成了红迷,开始痴迷并收集各种《红楼梦》的周边。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7)

《红楼梦》让家家户户看上了彩色的电视剧

80年代接触港台明星,是从央视春晚开始的,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叶丽仪的【上海滩】、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都是从春晚听到的,她们的画风跟当时内地歌星的风格大相径庭,洋范儿十足。其中,最火的当属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当时他炫酷服装和劲爆舞步是小伙伴竞相模仿的对象,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唱火的那些歌几乎都是翻唱,却因为在内地爆火而风头盖过了原唱——台湾歌手高凌风文章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8)

费翔当年在春晚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其实是翻唱

后来小区装了闭路电视,开始播放一些香港电视剧,从《万水千山总是情》《霍元甲》《陈真》这些民国剧集开始,后来金庸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引爆了小伙伴内心的大侠英雄梦,女生独爱俏蓉儿小龙女,男生就风靡大侠郭靖杨过。就是从那时起,我有了人生第一个偶像刘德华,有次被老妈带着逛西单商场看见一张刘德华的黑胶唱片就走不动了,虽然家里不称一台昂贵的唱片机……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9)

83TVB版《射雕英雄传》成为几代人的青春回忆杀

因为上的小学初中在郊区比较闭塞,追星却难有知音共鸣。小时候的男偶像是刘德华,女偶像不是大家都爱的“俏蓉儿”翁美玲,而是小兔子般可爱的张曼玉,其实当时还没看过她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但单从她的贴纸就特喜欢这个气质独特的香港女明星。几年后才看了她主演的成龙电影《A计划续集》,她在片中穿小洋装的可爱模样真是迷死个人;而多年后再看她得柏林影后的《阮玲玉》又是判若两人的演技爆棚,终生偶像无疑啦!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0)

刚出道的可爱少女张曼玉

90年代,磁带和电影院才是梦想国

从小就特别宅的我,超喜欢特立独行,你们都爱的我偏偏不喜欢——同学还在迷金庸武侠时,我开始迷恋香港歌星。初中时,哥哥买了第一个正版引进的粤语磁带是谭咏麟【爱在深秋】,就此开始粤语歌迷恋之旅,但凡有点零花钱放学就跑去音像专柜寻找香港歌星的磁带,寥寥几个同好之间流传的,大都是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林忆莲、张学友的粤语专辑,听歌占据了我中学时代大部分的欢愉时光,甚至还把超爱的歌用老爸后来从日本买回来的双卡录音机翻录成合辑,送给心仪的同学做礼物。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1)

谭咏麟【爱在深秋】是阁主买的第一盒粤语歌磁带

90年代初大众流行最火的歌星是来自台湾的两位,一个是唱着【大约在冬季】的叛逆情歌王子齐秦,另一个是唱【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悲情浪子王杰。你要知道当年香港的“谭(咏麟)张(国荣)争霸”竞争有多激烈的话,那一定知道齐秦王杰在内地的派别之争就有多劲爆了!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2)

齐秦王杰90年代初风靡大江南北

“齐王之争”属于大众娱乐,而对于小升初时候的我,却迷上了一个叫【潮——来自台湾的声音】的电视特辑,其中小虎队因一曲【青苹果乐园】王炸般火遍全国。但当时还酷爱香港男团草蜢的我,无法在两队之间难于取舍,只好两个天团的磁带都一网打尽。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3)

小虎队是70后青少年时代的超级偶像

在所有人都开始泡录像厅、争着模仿周润发《英雄本色》的小马哥叼牙签模样的时候,老爸又给家里添置了录像机,我比同学们多了个在自家独享录像带的特权。当时片源紧俏,邻居叔叔也算“文艺先驱”,经常从不同渠道淘来各种录像带来我家共享,我后来变成影迷也是拜这段时光所赐——阿汤哥《壮志凌云》张国荣王祖贤《倩女幽魂》刘德华《雷洛传》,还有林青霞演的琼瑶电影都是最紧俏货色,徐克也是我中学时代最爱的导演,直到因疯迷王菲而看了一部叫做《重庆森林》的电影,才正经迷恋上了另一位导演王家卫,以至于后来时不常就把他的电影拿出来拉片儿,每一部都看了不下10遍。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4)

录像带时代,《重庆森林》让阁主爱上了王家卫

90年代中期的电影市场非常低迷,但上了高中以后自以为“品位清奇”的我,还经常去人烟寥寥的电影院里看电影,要是到当年去电影院看电影是多奢侈!当年上映的电影我专挑大明星演的看,《滚滚红尘》《新龙门客栈》《霸王别姬》都是一上映去电影院先睹为快的。第一次看《大话西游》《东邪西毒》就疯狂爱上了,同学都觉得周星驰的孙猴子又奇怪又不搞笑,张国荣、梁朝伟演的金庸电影不够武侠还特话痨,我却默默为落寞孤影的大侠们暗自鼓掌。至于这两部电影过了好几年才在文青群中逐渐被奉为经典,我也在暗自庆幸自己预先孤寂的独特好品味。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5)

第一次看《东邪西毒》是在电影院看的,竟然一下子就爱上了

当年杂志必买的有超火的《看电影》《当代歌坛》,小众的《上影画报》《星河影视》《台港文学选刊》,从这些期刊上汲取各种电影和乐坛最新消息——陈凯歌开拍电影《风月》的幕后花絮,李碧华《诱僧》《青蛇》雏形小说,就是从这些期刊上获知的珍宝。以至于后来上了大学后,特意带着好奇心去看了徐克的《青蛇》电影首映,看着诱人的文字变成银幕上的奇情人妖恋,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6)

90年代风靡全国的专业电影杂志《看电影》异军突起

品位清奇的我也不是一味地关注港台电影,初中时露天电影院看张艺谋《红高粱》时,就被这个陕西籍导演的粗犷镜头震慑住了,但在他的《活着》和同学陈凯歌《霸王别姬》两部惊世佳作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后者,谁让李碧华是我最爱的女作家呢?至于电视剧,给我十足冲击力的当属赵宝刚的京味剧《过把瘾》,仅8集容量就即刻深得我心,王朔笔下的方言和杜梅在荧屏上变成了活脱脱一对欢喜冤家,没想到爱情还能这么谈……以至于后来他拍的偶像范儿的《像雾像雨又像风》倒是没那么心水啦。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7)

赵宝刚电视剧《过把瘾》也算是90年代早期一部浓缩精华的佳作,只有8集

从大学生变成上班族的我,眼看着录像带被淘汰、VCD开始上道,我又开始在碟海里翻滚,淘碟成了生活里的最大乐趣,从前录像带时期欠下的片债,都用VCD一一补齐。没过几年,VCD又被DVD取代,洗掉VCD枪版、渣画质,重新花了一大笔用DVD和蓝光碟洗版。同时,我也开始在各种影视论坛里转悠,当时最著名的有西祠胡同、新浪论坛、天涯论坛、网易论坛,我开始了自己的影评生涯,《看电影》也成了本职工作外第一份赚稿费的兼职客串。

2000年后,总算变身媒体人亲力亲为

因为《看电影》写影评的兼职缘故,让我在从事专业工作10年后毅然改行,进入平面媒体,亲力亲为给娱乐文化撰写、编辑稿件。记得刚进入平媒初期的一番大稿件,是跟记者同事一起策划并采访的大专题“四大少年天子”,当时初出茅庐的内地小生黄晓明、邓超都在列,《大汉天子》《少年康熙》是他们首次担当主演,多年后成为中流砥柱也是经年岁月的历练。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8)

当年以两位少年天子走红的小生黄晓明、邓超

2000年后的大众娱乐像井喷一般野蛮疯长,96届中戏、北电两大明星班的小生小旦成群结对地走红,扬威国际的章子怡,红遍全国的赵薇、陈坤、一出道就拿了影帝影后的刘烨、秦海璐……而在这些爆红的小生花旦面前,我却独爱非科班出却身灵气逼人的周迅,即使演偶像剧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娇小身材内心小宇宙却强大到惊人,早期的《橘子红了》如是,后来的《李米的猜想》《如懿传》亦如是,磕细节没几个女星出其左。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19)

《橘子红了》时期的周迅清新可人

偶像换了一波一波,四大天王、四大小生、四大花旦都逐渐脱去光芒、见了真章,我却一直还没见过心目的最大偶像——还没成为媒体人时,错过了亲眼见导演《花样年华》王家卫的机会;做了媒体人的第一个采访任务竟是群星汇集的《2046》,在梁朝伟、木村拓哉、王菲、张震、章子怡一众明星堆儿里,在我心中最闪亮的明星其实是导演王家卫,始终没摘下过墨镜的他犹如巨星般抢走了所有星光,这也是我从高中就梦寐以求见到了毕生偶像,以至于面对面采访时浑身筛糠似的发抖不止,他还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20)

当年《2046》发布会真是星光熠熠、盛况空前

亲眼见了王家卫,没再“怕”过啥——《女人不坏》徐克时,眼见着老爷身上怪咖的酷玩个性;《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时,从超爷们的阳刚汉子表面下,读出了一份柔软诗人的细腻;《门徒》尔冬升,从他长睫毛里感受到他翩翩侠士的柔情;后来出书《窗里窗外》林青霞时,面前是曾经的大明星放下光环之后,大开大合的平凡气度;《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许鞍华,她操一口港普,说的都是女导演的坚持,细腻中有温度和力量;《相爱相亲》首映见到已步入中年的张艾嘉,身为导演的她竟是小女孩式的纯真与执着;还有导演成功转型做演员的田壮壮,满眼都是温暖老父亲的呵护与关爱,令人心疼……用一颗细腻的心捕捉每个大人物在大众眼中不易流露的常人细节并真实呈现给大众,才是作为媒体人的最佳状态和真正使命。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21)

林青霞出版第一本书《窗里窗外》在清华大学的发布会

《投名状》看片会见过陈可辛导演,这个我最敬畏的导演是所有北上导演中,最高产且水准从未掉线的一位,谈吐儒雅却讲着他该坚持的所有一切。97之前,他的港式小品细腻文艺、得人心水,但每次都能获得商业成功;97之后,他开始关注大型题材,就算是聚焦内地打拐题材的《亲爱的》,他也能赢得票房口碑的双赢,新作《李娜》《中国女排》更是精雕细琢,令人期待满满。

难忘的80年代费翔(娱乐40年当年费翔)(22)

陈可辛在《投名状》发布会上侃侃而谈,魅力无穷

社交从QQ变MSN、微信微博变抖音Vlog,听歌从磁带变CD、再从MP3过渡到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APP,时代变化从十年一代逐渐“微缩”到五年一代、三年一代,甚至更加短频快,大众娱乐从当年信息匮乏的巨星时代走到如今秒上热搜的大数据时代,明星也从触不可及的天皇巨星到如今成为粉丝应援的流量鲜肉小花,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自媒体,这些可能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报道千篇一律、观点乏善可陈,优质的原创内容几乎成了鸡肋,标题党、洗稿党竟成王道……不良的媒体环境值得深刻思考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