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疯卖傻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为什么管装疯卖傻的人叫)(1)

十多年前,笔者到国外游学,一位外国友人爱好中文,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二百五?为什么管装疯卖傻的人叫二百五?当时还真把我给问住了。中国有很多俗话俚语,平时用得多,但很少探究其来源。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问题上被问住,实在有些尴尬,回来后赶紧学习了一阵子。近日又看到这个问题,在此探讨一下。

装疯卖傻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为什么管装疯卖傻的人叫)(2)

“二百五”的来历,大概有这么两种:

第一,古代人用金子、银子做交易,一般500两金银为一个计数单位,叫做“封”。500两银子就是“一封”。250两银子就是“半封”。半封与“半疯”谐音,所以,二百五就是“半疯”的意思。

装疯卖傻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为什么管装疯卖傻的人叫)(3)

第二,古代还用铜钱做交易。一千枚铜钱称为“一贯”,也叫“一吊钱”。500枚铜钱就是“半吊子”。因为“吊子”和“调子”谐音,所以就用“半吊子”借喻“半调子”、“不着调”。“半吊子”的一半是250枚铜钱。半吊子就很差劲了,半吊子的一半就更不靠谱了,所以,当说别人是“二百五”时,比说“半吊子”、“不着调”更严重。

装疯卖傻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为什么管装疯卖傻的人叫)(4)

第三,中国古代有一种牌类游戏,叫做“牌九”。牌九,是在小竹片上点点儿,从2点到12点。每人发两张牌,将两张牌上的点数加起来,去掉整十后的余数来比大小,9点最大。如果正好是十点,一般情况下称为“毙十”,也就是“0”个点,最小的牌。凑成这样的牌,点数最少的是一个4点,一个6点。4点的牌叫“二板”,6点的牌叫“幺五”,俗称“二板五”。形容一个人运气不好,或者傻不拉几的,就叫“二板五”。说得多了,就成了“二百五”。

装疯卖傻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为什么管装疯卖傻的人叫)(5)

中国的文化非常丰富,像这样的俗语都有很多的来历和典故,平时不注意研究是不行的。看来“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一点儿错都没有,否则真的会变成“二百五”。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