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1)

来源:正心正举公众号

文丨南鸢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2)




最近,有一个词被重新广泛应用——“过度教育”。意思是对孩子施加了超出了本身的年龄和能力所承受范畴的知识教育。


在我们身边并不乏这样的例子。当看到自己孩子在玩耍时,家长会举出各种“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来明说、暗示他去读书学习。


而被过度教育的孩子,最后出现的状况是厌学、丧失思考能力,厌恶所有说教,甚至厌世。他们或许也会成为一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但对他们来说,学习并不能带来快乐。


成年人的许多问题都要被追溯到童年。因为童年是所有人的来处,也是所有人的归处。童年,应是最该释放天性的时候,但又是被现行教育视为起跑线的时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既然有起跑线,就意味着有跑道、规则、裁判,会有夺得桂冠者,也有出局淘汰者。但是生命本身是否一定要置于竞争之中呢?答案或许众说纷纭,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会成为助推者。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3)


何为生命教育?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孩子为何要受教育,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答案就会更稀少零落了,因为绝大部分的教育与被教育不过是一件群体性事件。孩子到了学龄就该上学,上了学必须成绩好,才能考上大学,有份好工作……一切仿佛约定俗成,应该按部就班。如果从最原初的教育之本质去思考,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如此,我们就不得不去追问人之生命的最本初,教育从何而来,我们应如何对待接受教育的生命。


将生命与教育结合,我们称之为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这个名词,最早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的,“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才是生命教育的目的。而人的精神生命是为何物?如果每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具备了异于别人的天性,教育要做的是培养他不断发现、挖掘他的这份天性。


何为天道、人道?


就如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中庸》一文即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道—教的关系即是人之天性与教育的顺承关系。


古义中,“性”与“生”互训相通。而“天地之大德曰生”,天道的意义在于顺应万物之生的本性,让其发挥生命本质,让其繁衍生息。这是天道。


天道,是客观规律,是自然万物的运行的自然准则。天道是“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类似于老子所说的“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都旨在说明天道的普遍性。


但这种“费而隐”的普遍性并非不可捉摸而走向不可知论,天道需要人的践行,因为道不远人,离了就不成为道。


《中庸》中所说的天道是:“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这份博厚高明悠久,人道可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来认识。


人道,是人拥有肉体生命之天命的同时,也顺应天道予人的精神生命。人道是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意义,是对精神生命的不断创造。


天道和地道奠定了深远和悠久的情怀,是人道取之不尽的资源。真正的生命教育应是天道、地道、人道的结合。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4)


天性与教化


如何结合?通过教育,就是“修道之谓教”中的“教”。


中国古代有小学、大学的区分,先从洒扫应对开始,再循序渐进地教其《诗》《书》《礼》《易》。现代社会通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暂且不论其合理性,但其初衷皆是先让人从原始本能的无序走向有序。因为“礼者,人道之极也”,制度礼义首先为了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


在普遍性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人的天性。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天性与教化、天道与人道相携相长,体认与践行的。


有见之:“好学近乎知。”


“好”字是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好的教育就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由兴趣指引,学习才会快乐。


学习或许更多时候是乏味的,那么只有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才会在漫长的路途中不觉劳累,或者说累并快乐着。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如同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由近及远,就如同登高山一样,必定从低处开始,由低向高。


学习君子之道,非一日即成。人能明于人道、天道,亦非一时之功夫。所以,百年才能树人,日积月累才能见真本领。这些先哲留下的元典并不宣扬天才论,也不传播任何的奇形怪象,只是告诉我们最为素朴的人间哲理,是对每一个平常之人都能够适用实行的。


再有:“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说的是,即使再弱再笨的人,只要愿意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功。


生命本就是参差不齐的,有人弱有人强,有人慢有人快,《中庸》告诉我们,尊重这种差异性,要带着兴趣、加上由近到远的学习方向,附上必要的努力,那么就能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了,这就是《中庸》表达的一种朴素的、积极向上的生命教育观。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什么是生命教育)(5)


尽性与生生


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曾言:“生命是实现灵魂的可能性”,因为生命本身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而教育应该发挥人的潜能,实现潜在的可能性。


这也是《中庸》所说的“尽性”,“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一个人只有实现了这种天之禀赋的可能性,才能看到他人身上的可能性。只有先满足自己才能够满足他人,而满足他人的同时又能使自己感到满足。


尽己之性,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根本,更是后续修身、尊贤、柔远人的始发之处。


所以,我们才需要从习以为常的教育问题,去追溯其本源,而认识了这种本源之“性”我们才会明白教化的意义。从根本而言,人道的尽天性,是在遵循天道之下的教化,而这种教化又是依据个体生命而进行的人本教育。《中庸》中的生命教育观,是先立乎其大,即先要认识到天道的存在,然后顺应人自身的本性,通过教化去认识这种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之道。如此,人才不会囿于自身的狭隘之中,学会在天地之间既有尊严又能谦逊地延续着生生之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文章版权归本平台所有 转载请联系“正心正举”

本文由正心正举研究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