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蛇神是中美洲地区各个印第安民族普遍信仰的神灵。它有许多个名字,玛雅人称其为“库库尔坎”(Cuculcan/Kukulcan);阿兹特克人称其为“魁扎尔科亚特尔”(Quetzalcoatl),这个名称可以拆成“魁扎尔”(Quetzal)和“科亚特”(coatl)两个部分,分别指绿咬鹃和蛇;危地马拉的基切人亦将其称为“古库玛兹”(Gucumatz,Gux=绿羽毛,Cumatz=蛇)。正如其名字所表达的那样,羽蛇神的外形就是一条长着绿色羽毛的蛇(有时也以人形出现)。早期它还有一个美洲豹的头,该元素后来逐渐消失了。有学者认为绿咬鹃、美洲豹、蛇三种动物正好对应了天上、凡间以及地下三个世界。

羽蛇神二代(创世与灭世之神)(1)

【凤尾绿咬鹃】

在基切人的神话中,羽蛇神古库玛茲是创世神之一。最初世界上没有山川、树木或者鸟兽,只有浩瀚的天空和无尽的海洋,羽蛇神、特珀神(Tepeu,意为“天之心”)和祖先们漂浮于期间。有一回,羽蛇神和特珀神聚在一起商量造一些东西。说干就干,他们首先造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类,而是某种介于创世神和人之间的生命。接下来,羽蛇神和特珀神创造了陆地,并给陆地划出了四边、四角,然后在上面建立了高山,开辟了河流,创造了各种动物和植物,又在天空中点缀上了日月星辰以及云朵等等。

完成了这些工作以后,羽蛇神和特珀突然意识到,动物们不会思考,不会说话,无法赞颂和供奉他们,于是羽蛇神和特珀神又着手制造人类。他们首先用泥土造人,可是造出来的人同样不会说话,不会繁殖,且遇水即溶。第二次他们又用木头造人,这些人倒是会说话,会繁殖,可是没有血肉,身体干枯。后来人类在四种动物的引领下到河水泛滥和腐朽之地找到了谷物,将这些谷物做成了面团,吃了下去,由此长出了血肉。或说神用面团重塑了人类。

羽蛇神二代(创世与灭世之神)(2)

【奇琴伊察羽蛇神金字塔】

除了作为创世神以外,羽蛇神也是掌管风雨、农业丰收以及象征金星的神灵。它总是伴随雨季到来,给大地带来降水,中美洲人也在这时开始播种玉米。玉米是中美洲人的主要食物之一。羽蛇神绿色的羽毛也代表着玉米的绿叶。作为雨神和玉米之神经常和另外一个相似的神特拉洛克(Tlalok)共同被提起。

羽蛇神并不总是和善的,有时候它也会用暴雨惩罚人类。《德累斯顿古抄本》的最后一页上就描绘了羽蛇神降下大雨毁灭人间的景象。在它下面还有一个头上装饰有毒蛇的老妇,她是月亮女神伊希切尔(Ixchel),亦司掌雨水,她正拿着一个罐子与羽蛇神一起向下界倾倒洪水。在伊希切尔之下则是黑战神艾克·曲瓦(Ek Chuah),他既是战争与死亡之神,也是商业、可可和玉米的保护神。

羽蛇神二代(创世与灭世之神)(3)

【《德累斯顿古抄本》最后一页】

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以羽蛇神为名的统治者叫做“凯·阿卡特尔·托皮尔岑·魁扎尔科亚特尔”(Ce Acatl Topilizin Quetzalcoatl,意为“我们的国王-一支芦苇-羽蛇神”)。他的生平真实与魔幻交织,传说他的母亲吞下一颗绿宝石而受孕,在“一芦苇”年生下了他,另一种说法则说他是大地母亲之子。托皮尔岑在公元968年即位,统治着当时的托尔特克帝国。由于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战乱以及自然灾害,当时的中美洲各国均一蹶不振。但是托皮尔岑励精图治,很快使托尔特克帝国摆脱衰落,复兴了起来,其首都图拉更成为中美洲最繁荣的城市。然而后来,托皮尔岑试图用一种更温和的以羽蛇神为首的信仰取代托尔特克原有的血腥的战神信仰,这激起了武士阶层的不满,托尔特克陷入了内乱。战神特茨卡特利波查又设局令托皮尔岑喝醉酒,侮辱了自己的妹妹,这种丧德之举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最后托皮尔岑乘着一艘蛇皮筏逃到了奇琴伊察或特拉帕兰城,也有说法说他在内战中牺牲,心脏升上了天空,化成了星星。

在奇琴伊察至今仍保留着一座羽蛇神金字塔,金字塔北部雕有两个蛇头。在每年春秋分黄昏时,蛇头将会与阶石的投影形成跃动的姿态,象征着羽蛇神的苏醒。不过,过去这里举行的并不是托皮尔岑曾经提倡的那种温和的祭祀,而是残酷的人祭。

羽蛇神二代(创世与灭世之神)(4)

【羽蛇神头部】

有些人将羽蛇神与中国的龙联系在一起,并以此证明玛雅文明源于中国文明。这完全是外行人的见解。蛇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生物,其奇特的外形、致命的毒液,以及会蜕皮的能力,很容易引起人类的敬畏,故而在许多文化中都可以见到以蛇为原型的神怪的身影。再加上很多蛇类栖息于水边,所以它们经常被当成水神供奉。中国龙和羽蛇神恰好都是以蛇为原型的生物,这中间不存在谁继承谁的关系。

参考文献:

大分离: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与人性

古代玛雅社会生活

失落的文明系列:玛雅

叩问丛林:玛雅文明探秘

太阳与献祭众神:阿兹特克与玛雅神话

德累斯顿古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