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在古代什么水平(原来在古代本科生才是最有地位的人)(1)

学士、硕士、博士是当今社会对学历的一种由低到高的排名,博士是最高学历的代表也是学术能力的体现。但是,在古代,学士才是最受尊重的,也就是现在的本科生。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古代,博士、硕士、学士的区别吧。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做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的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本科生在古代什么水平(原来在古代本科生才是最有地位的人)(2)

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项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本科生在古代什么水平(原来在古代本科生才是最有地位的人)(3)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朝,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