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

喜欢黄渤,是从看《极限挑战》和一次颁奖仪式上他展现出来的高双商开始的。

可在看过黄渤的电影以后,就感觉这个人的演技不是一句好坏可以概括的。

从《斗牛》到《杀青》到《亲爱的》,再到最近热映的《记忆大师》,他似乎演的都是一些小人物类型的角色。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2)

可也就是这些小人物的角色,才能让人看到跟以往那些脸谱化的人物不一样的英雄。

跟以往那些满身正义感、又学富五车的英雄不同,黄渤演绎的更贴近生活,更像是卓别林式的表演。

当人们崇拜多了拯救世界的美国队长,再看这个拯救了一头外国牛的牛二就更加顺眼多了。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被抗日战争侵蚀过的中国一个小村庄里,为了在第一线上帮助到抗日武装份子,跟中国交好的荷兰从千里之外送来了一头奶源充足的大奶牛。

可是这头牛却在八路军要撤退的时候遭遇了史上最大难题,因为个头太大无法撤走,于是村里人抓豆子决定接管奶牛的人。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3)

在管虎导演镜头下,我并没有看到那些在危难时刻还能挺身而出的正义使者,而是一群明显贪生怕死的小农民。

毫不例外,牛二(黄渤饰)也是这样一个人,可他却被村里的老祖(刘杰饰)以把九儿嫁给他为条件,被迫接受了这趟接管奶牛的任务。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4)

九儿(闫妮饰),村里的一个外姓小寡妇,性格泼辣直爽,却也不怕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

她可以在众多男人抓阄的时候,单枪匹马一个妇道人家上前替牛二抓住红豆;可以在被老祖当作交换条件送出来的时候,又理所当然的问牛二要一份见面礼;也可以在男人死后依然勇敢面对村里的各种闲言碎语。

在那个封建的乱世中,她就好像是一股永不服输的勇气,给予牛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5)

镜头突然一转,画面满满的黑白色,满地的死人,一如那些年的战争片那样给人压抑感。

可突然牛二牵着大奶牛站立在这片死寂的土地上,没错,不仅牛二活了下来,就连这头大奶牛也活了。

在日本人侵略扫荡过的村庄里,无人生还,却保存了一头牛的生命。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6)

这结果让牛二无法接受,更是没法接受这头牺牲了全村性命的奶牛。

于是当下一波日本人再次占领这个村庄的时候,牛二选择丢下牛逃跑。都说“人生为人,不是取决于他的文化,而是他的良心”,牛二,一个连八字和人字都分不清的小农民,一个贪生怕死、毫不在乎英雄主义的小农民,在跑上山顶以后,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只全村牺牲性命都要保护的牛,尤其是牺牲了心上人九儿,那么他更要保护。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7)

从牛二刚开始对牛的毫不在意,到下定决心返回救牛的瞬间,再到牛二甚至迷迷糊糊把牛当成了九儿的存在,这中间牛二的心理历程大概就是良心发现到想要从任何地方汲取尽可能的温暖。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8)

可是温暖从来都不是在乱世中可以随便汲取的。因为他们熬过了日本人的肆虐,却迎来了隔壁邻村的讨要。

面对大批量快要饿死的难民,善良的牛二将奶牛的奶挤到了快要滴血的程度,可是难民们却像资本主义一样,丧尽良心的得寸进尺。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9)

对待牛二不仅是没有任何感恩的意思,还想要吃掉他们口中“像娘”一样解救他们饥渴的奶牛,真真是把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质渗透到了骨子里,亦或者可以说是人性最深处的贪婪本质激发得淋漓尽致。

理直气壮地剥削,可谁又在意过这头被百余生命保护下来的牛呢?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0)

就连土匪们的出现都是让人不忍直视,他们竟然要求国产黄牛和大奶牛强行配种,这听上去多么可笑。

面对这头被众人牺牲性命保护、代表了国际友人的政治支持支持、又是曾经解决过百余人饥渴状态的大奶牛,却没有给予它应有的尊重。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1)

反而是牛二趴在枪林弹雨里的时候,大奶牛稳健迈步地走过去替他挡子弹的动作,才是让我看到了这个动物身上的灵性,亦或是说人性。

而跟牛相反,在这部电影里的人却凸显出了动物性。难民身上的贪婪、得寸进尺,土匪身上的匪气,以及后来在山顶上只露了一面的国军的霸道强势,都和牛对比得更加直白。

说是对比,倒更像是导演用牛来对人做的讽刺。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2)

如果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后半段共产党的匆匆到来才是压死这讽刺之路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牛二终于盼到共产党回归的时候,已经是六七年之久了。当他终于信守承诺将大奶牛保护好要交回给共产党的时候,可并没有引起解放新军的重视。

解放军组长毫不在意的推开牛二的手,没有为牛二这信守承诺的行为一丝感动,有的只是客套的热情,和无关痛痒的关心。

而怀着对全村愧疚之情,对九儿眷恋之情的牛二,却只得到了四个敷衍的大字“牛二之墓”。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3)

如果说难民、土匪和国军是导演对人性的抨击,那么解放新军的这一系列行为就是其对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讽刺。

当我们像牛二一样以诚心待社会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毫不在意的“回报”,这世界真真就像牛二所说“人不像人,狗不像狗”。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4)

说实话,整部电影我觉得最来劲的地方都是有九儿的地方,这个女人的性格和黄渤形成鲜明对比。

在那个乱世浮沉的年代,她总是扭着胖嘟嘟的大屁股在牛二面前撒娇耍泼,这种感情没有爱情的火花,也没有色情的颜色,但却让人看得极其热情,大概是因为这就是那个年代最不黑白的地方了。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5)

可当九儿一死的时候,这感情就生生断了,原以为就这么不了了之,可等我看到牛二将九儿的手环卸下来给奶牛当鼻环的时候,当牛二一次次唤奶牛“九儿”的时候,我知道导演这是要用奶牛来续牛二的感情指代了。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6)

可偏偏这指代并不好做,想要让观众理所当然接受牛二那句“这才叫男耕女织呢”,而并不觉得荒唐的话,就一定要建立牛二这个人物的鲜活感。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7)

所以牛二对奶牛的态度从敷衍到在意,从舍弃到守护,从放纵到相依为伴的这个过程,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赋予人物立体感,才能建立人物的鲜活感。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8)

而这样的鲜活感又被放在没有希望的黑暗年代,这种设置无疑是让人在感慨的同时又看到绝望。

这种绝望来自于全村的死亡,来自于得不到尊重的奶牛,来自于只能在山上生活的牛二,来自于不知道活着的牛二,来自于“别怕,什么都会过去”的沧桑和孤独。

黄渤斗牛里的经典画面(用人性斗资本主义之牛)(19)

我们以为这种绝望离我们太遥远了,可其实当我们对牛二满怀同情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种惨淡、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因为同情他人的我们连自己的希望也看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