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平遥电影展日程已过半,目前展映或参加竞赛的新片有两部成了爆款,这其中场场爆满、好评如潮甚至一票难求的要属85后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执导的《热带雨》。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1)

提起陈哲艺这个名字,或许部分观众有点陌生。但如果你是艺术电影爱好者,经常关注三大电影节或者近几年的金马奖,你绝对很期待这位导演的作品。

2013年前,陈哲艺凭借导演处女作《爸妈不在家》一举拿下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随后又在第50届金马奖斩获包括最佳剧情长片、最佳新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时隔6年,他带着第二部作品《热带雨》在平遥进行亚洲首映。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2)

《热带雨》继续延续了导演前作对家庭和日常情感的关注,讲述了从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的女主角阿玲(杨雁雁 饰)在婚姻和事业都遇到瓶颈。她和老公结婚多年未育,在尝试试管婴儿,而另一方面,她所带的高考班学生语文成绩普遍不太理想,她决定给学生们补课。这在此过程中,男主角陈伟伦(许家乐 饰)意外获得老师的关注,俩人的关系走向也越来越暧昧,而阿玲面对这一切,最后的走向也备受关注。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3)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男女主角其实在6年前那部《爸妈不在家》就开始合作,在其中俩人饰演一对“母子”,而在这部小男孩也长大了,和女主角杨雁雁则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两位演员在本片中都表现出了不俗的演技,杨雁雁还提名了今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4)

票神君在平遥第一时间采访了本片的两位主创——导演陈哲艺和女主角杨雁雁,听两人一起分享创作的背后“痛苦”过程和对家庭、女性角色的理解。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萨拉邦德

雨是阿玲内心世界的写照,每天拍完都大哭一场

票神:片名叫《热带雨》,且影片中有不少下雨场景,您觉得下雨天的环境跟叙事之间的关系?

陈哲艺:我其实一直想要把天气带入我的电影里面。但是新加坡毕竟它是一个热带国家。所以它一年没有四季,它全年温度27~32度,然后都出大太阳。所以新加坡唯一在气候方面有变化的就是年底或年初的雨季,大概有4~8周的时间,就一直不停地刮风、打雷、下雨,而且这几年还有淹水的问题。我感觉雨本身是很有诗意的,而且它是非常有影像感的。所以我这次是从开始创作的时候,就把雨这个东西写进剧本里。而且我感觉用雨来形容阿玲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是非常恰到好处的。你也可以把它(雨)解读为这几年我对新加坡的感受。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5)

预告截图

票神:片中所有大雨场景拍摄都是如何实现的呢?

陈哲艺:所有的雨景都是剧组人工完成的。不对,只有一场戏是真的,就是阿玲在车里听电话那场下雨戏是天公作美,除此以外都是人造的。所以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好爽哦,非常有画面感和意境。但是到了执行的时候,其实你在画面外是看不到有很多雨架的。甚至,你可能觉得第一场戏很简单,就是她(阿玲)在开车,在路上绕啊绕,很长的一段车程,然后进入学校。但是这个车后面有一个雨车直升喷雨下来,然后在旁边还有另一辆雨车。所有的交通灯、灯柱,包括后面遮住的很多雨架,所以其实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才把这个东西弄出来。而且我讲究一种真实感,我们之前也跟很多后期公司有讨论,第一是做后期要花很多钱,第二就是雨水是很难用CG特效去做的。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6)

官方剧照

我记得第一场戏早晨开拍前的五个小时,半夜两三点工作人员全都全身湿透的站在路上在工作。天还黑的的时候,我们就要彩排。我们拍摄只能有30分钟,因为我们需要拍阴天,但你只要看到太阳一出来,就会看到影子,这就会穿帮了。所以很多时候其实,因为片名叫热带雨,片中八成左右的场景基本都是雨景,都是人工做出来的。

票神:阿玲这个角色您是一开始就找杨雁雁来出演吗?

陈哲艺:其实不是,是临开拍一个月前才把剧本发给我的,想说不然她可以试试。

杨雁雁:刚才发布会导演也说了,他其实是最后一刻才来找我。所以其实我准备的时间没有很长,我大概只有1个月的时间。其实比较多的时间我是用女性和演员的直觉去演这个角色。刚才导演说拍摄过程非常非常地辛苦,他说就好像扒了他一层皮,那一层皮是扒在我身上。哈哈哈哈哈……

他真的把我血淋淋的就丢在镜头面前了,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在拍摄的时候,我很多时候不太确定我觉得我辛苦还是我真的在为阿玲觉得辛苦。因为每天晚上拍完之后,我都得要大哭一场,我觉得一整天我的伤口上都有盐。这是我拍摄一整天的感觉,每天都要大哭一场才能睡觉。

片中拍摄打针那些镜头,都只是身体上的痛楚,那对我来说没什么。就在那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跟一个医生见面后,医生教我怎么打针,我基本上在天天打针,我想要让它变成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特别容易就给自己扎一针。为了拍摄镜头容易看得清楚,我们使用的针是比平常大一号的。哈哈哈哈哈第一次看到那个针我真的吓一跳,毛骨悚然,第一次扎我的手都是抖的,然后我每天送完小孩上学以后,我就给自己扎一针,打到最后我觉得自己都麻木了。本来他们说要化妆,什么黑青啊,因为常常打针那块儿都淤了,结果就不用化了。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7)

官方剧照

票神:阿玲去做人工受孕检测时,躺在床上眼泪就流下来了,能讲讲那场戏的拍摄吗?

杨雁雁:那场戏我觉得特别苦。我躺在上面觉得自己像是一只待宰的猪,这是我最大的感觉。当我看到那个针管的时候,我作为演员都快哭了。我觉得太苦了,一个女人怎么为了想要一个孩子,为了将她的母爱传承下去,她能做到这样折磨自己,糟蹋自己。我躺在那儿有12个小时吧。

陈哲艺:我们是真的在手术室里拍的,手术室的租金是真的很贵,我们是在一个真的做人工受孕的诊所拍的。

华人文化必须传承,风雨之后会天晴

票神:片中的人物讲话尤其是中学生很有幽默感,现在新加坡人的日常讲话就是片中这样中英文混搭居多吗?

陈哲艺:对,新加坡、新马一带现在日常就是这样。所以甚至新加坡人讲英语的时候,可能已经变成新加坡式的英语,里面可能混杂了福建话、广东话、马来话。我觉得新加坡具有很特别的综合文化,而且新加坡的华人又不是一个纯华人文化,就是早期从中国南方南下到新加坡,所以为什么讲“南洋”,就是它有自己很独特的南洋文化。所以片中的口音不是我们去设计的,而是很真实很写实的。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8)

官方剧照

票神:片中公公教伟伦(许家乐 饰)写“帮”字这一场戏,导演您的用意是什么?

陈哲艺:这部影片其实有挺多的留白的。你看到的不仅是笑容的“笑”还是帮助的“帮”,他都有自己的意思,你看到这家人所有的人他们都需要帮忙,所有人在心灵上、工作上或者学业方面的需要帮忙,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就是这个东西。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9)

官方剧照

票神:影片中的榴莲除了是东南亚国家的代表性水果以外,还有什么含义?

陈哲艺:我很爱吃榴莲,我非常爱。在东南亚国家,榴莲是水果之王。如果你很留心去看在教室吃榴莲那场戏,其实我觉得榴莲在这部电影里是一个“禁果”。有看过、吃过或者闻过榴莲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味道非常重,从远处就闻得到,有的人会觉得它很臭,有点像垃圾的味道。我一直要把东南亚的东西带进作品里,所以为什么说我的电影都很个人,因为我自己生活上的喜好都会跑进去。真的。

票神:片中公公经常看的电视机画面是胡金铨的作品,为什么呢?

陈哲艺:因为我觉得这是对华人电影的一种敬仰,我这个电影其实有讲到华人文化传承的问题,当然要把华人电影最经典的东西放出来。从剧情上面来看,选择胡金铨的武侠片也是我想要做的东西。这个老人他是中风半瘫痪状态,完全动不了。但是他在看的东西是一直有律动感,有很多动作的。所以之后家乐饰演的角色喜爱习武,一来到他家就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动力,新的希望。这些细节都是拍之前就想清楚的。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10)

票神:你最后给她(阿玲)一点希望了吗?

陈哲艺:我的影片永远都是留有希望的。所以在这部后面我们还是会看到雨过天晴之后会天晴,太阳还是照常升起。

创作越来越个人,痛苦与纠结共存

票神:您之前在采访中表示不太喜欢那种靠大量配乐烘托堆积情绪的电影,为什么呢?

陈哲艺:这部影片我们完全没有使用配乐。之前的《爸妈不在家》也是没有使用配乐。其实这部片初剪完,我已经找好了配乐,配乐老师是英国人。然后大概在我剪完第二稿或第三稿时,我就给他看。然后配乐老师就跟我说,这部影片情感已经那么饱满了,为什么还要加音乐呢。其实我从拍短片的时候就慢慢学习,第一部短片那时候配乐好多,从头一直填到尾。

我觉得现在我们看的电影,不管是华人电影,中国电影,或者好莱坞电影,我觉得有时音乐太多了,塞得太满了。所以这部电影我从创作开始就决定不要使用配乐了。这部电影的音乐就是雨声。

我和音效师花了很多时间把雨声处理好,其实你听到的雨声是有变化的,它不是每场戏都是同样的雨声。它的轻重、味道,它是有一种情绪在的。然后片中少有的出现音乐的段落,在剧本阶段我就写进去了。包括在手术室里面的歌剧也是我万里挑一。很多我的选择不是觉得适当就丢进去,而都是很细心的去做出一些挑选跟选择。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11)

票神:在您监制的《再见,在也不见》中也有一段师生恋的故事,所以您是从那会儿就想表达此类故事吗?

陈哲艺:其实师生恋那个故事的剧本是我写的,是我和一个泰国编剧合写的。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创作《热带雨》了。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12)

票神:6年前您的处女作《爸妈不在家》在金马50届夺得大奖,今年这部也获得6项提名,您的感受如何?

陈哲艺:这部电影拍得很辛苦。我说辛苦是因为在创作的时候,也蛮煎熬的。我觉得我拍电影越来越个人,就是很多个人的情绪和情感都会跑进作品里面。

《爸妈不在家》更多的是我小时候的一些回忆,而这部《热带雨》其实从我一开始要写这个女老师,这个女人在生活上遭遇危机,不管是家庭、事业或者婚姻碰到瓶颈。但写着写着很奇怪的就是,这个作品和我个人的一些事情就会慢慢地连在一块儿。所以为什么你能在影片里面看到这位老师一直想要生育,还打针、吃药、看医生之类的,其实这个东西是我自己这几年下来,在婚姻生活上经历过的一些困难。

我觉得我的作品都越拍越痛苦,越拍越纠结,有很多感触。

现在作品终于问世了,不管是在多伦多电影节的首映,或者说这次在平遥影展的亚洲首映,其实我还蛮在乎这边(国内)的观众和业界媒体人的反应。

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放给华人观众,所以如果大家看得懂我的电影,或者说感受到我要传达的情感,我觉得那个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很多人说我的影片的情感很赤裸,我捕捉的生活感觉就很真实,像纪录片一样。那是因为在片中我完全没有遮掩,把身体拔出来给观众,我的情感都丢进去了。

票神:您之前在发布会上谈到很喜欢台湾新浪潮,除此之外还有法国新浪潮,韩国电影、日本电影等,那您最喜欢的三部导演都有谁?

陈哲艺:李沧东、特吕弗、小津安二郎

陈哲艺热带雨(专访陈哲艺杨雁雁)(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