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湖光岩的鱼(寸田乌蒙山鱼浅海中穿梭的)(1)

寸田乌蒙山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 绘

寸田乌蒙山鱼(Wumengshanaspis cuntianensis)

■分类位置:盔甲鱼亚纲-华南鱼目-鸭吻鱼科-乌蒙山鱼属

■化石产地:云南彝良寸田

■层位与时代:缩头山组第一铁矿层顶板,早泥盆世埃姆斯期

■命名人与命名年代:王士涛等,1984年

“梭”是织布机中牵引纬线的织具,织布之时,织梭往来迅速,穿行于织布机中将丝线织成布匹,人们常用“梭”表明迅速之意。1974年,云南区调队七分队于滇东北彝良寸田缩头山组铁矿层之上采到保存较好的华南类化石,经研究确定为一新属,定名为寸田乌蒙山鱼,从此这种体型较小,形如梭子的盔甲鱼类便穿越历史的长河,展现在世人眼前。

大多数盔甲鱼类具有扁平的头甲,眼睛和鼻孔位于头甲背部,嘴巴位于腹侧,向下张开。这种形态仿佛一个“吸盘”,有助于它们保持在水底,营一种底栖生活。寸田乌蒙山鱼相比于那些长着角、奇特吻突以及具有扁平“底盘”的盔甲鱼类 ,外形纤细、清秀了许多。这种鱼雷形状的头甲具有更好的流线形态,可以减少水的阻力,让身体更好地在海水中穿梭。相比于那些头甲扁平的盔甲鱼类,寸田乌蒙山鱼可能具有更积极的进食行为。它们细长的吻突可能像铲子一样在海底快速搅动,从而更有效地滤食食物。其吻突上的瘤状颗粒像一颗颗小刺,可能具有感觉功能。

寸田乌蒙山鱼最早发现于云南彝良寸田缩头山组,可能是当时发现多鳃鱼类的最高层位。它作为体型较小的华南鱼类,头甲长约26 mm,宽远小于长;吻突发达,细长,约达头甲长的1/3,吻突边缘和背面具纵行的齿状小刺;吻突之后仅口鳃区以印模形式保存,依据该印模推测可能头甲狭长,角呈棘状、后掠;中背孔特大,纵长椭圆形;眶孔侧位,于头甲侧缘呈缺刻状;鳃囊9对。

寸田乌蒙山鱼目前的系统分类位置属于盔甲鱼亚纲华南鱼目下的鸭吻鱼科。鸭吻鱼科属于盔甲鱼亚纲华南鱼目下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类群,因其模式属鸭吻鱼属具有一鸭嘴状的吻突而得名。在盔甲鱼类中,鸭吻鱼科对于我们了解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盔甲鱼类的生态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鸭吻鱼科是在鸭吻鱼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包括鸭吻鱼属、乌蒙山属、裂甲鱼属和曲师鱼属4个属。寸田乌蒙山鱼属最初被王士涛和兰朝华(1984年)归为华南鱼科,但华南鱼科的所有成员都有一对横向突出的角。朱敏和盖志琨(2006年)认为,乌蒙山鱼属和鸭吻鱼属两者都具有头甲近平行的侧缘、大的中背孔、多刺的吻突和向后延伸的角等特征,可能形成一个单系群。因此,将寸田乌蒙山鱼从华南鱼科移出,而归到鸭吻鱼科,并跟耿氏鸭吻鱼的形成姊妹群。

然而,目前我们对鸭吻鱼科的了解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为化石材料的稀少,特别是模式属鸭吻鱼属仅有一块头甲后部缺失的不完整标本。在最初的描述中,一些作者推测鸭吻鱼科的鸭吻鱼和乌蒙山鱼的头甲可能属于“三歧鱼型”,具有向后延伸的角和内角。2015年,盖志琨、朱敏等在云南昭通发现了跟寸田乌蒙山鱼更加相似剑裂甲鱼。 剑裂甲鱼的发现指示了乌蒙山鱼属和鸭吻鱼属所谓的向后延伸的角和内角可能并不存在。在裂甲鱼属、乌蒙山鱼属和鸭吻鱼属中,鳃囊通过向腹侧弯曲和丢掉腹环,使头甲大大变窄加厚,形成鱼雷形头甲。这种头甲形状比扁平的头甲更具流线型,从而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使其更好地穿梭于水中。以上这些形态特征表明,寸田乌蒙山鱼可能营一种上底栖生活。

美丽的湖光岩的鱼(寸田乌蒙山鱼浅海中穿梭的)(2)

寸田乌蒙山鱼头甲复原图。 杨定华 绘

中国盔甲鱼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生活在近岸滨海环境的一种底栖鱼类,而近年来盔甲鱼类的一系列新发现表明盔甲鱼类的生活方式可能比原来想象的复杂了许多。如2015年在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坡松冲组发现的裂甲鱼具有鱼雷形头甲,细长吻突,眶孔位于头甲腹侧位,腹环丢失等一系列特化特征,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具有流线形体型的盔甲鱼类,指示了一些盔甲鱼类可能开始了一种主动游泳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加主动的取食行为,而2018年盖志琨等在新疆发现的锯齿宽腹鱼和广西南宁发现的曾氏南宁鱼则展现出许多与现代鳐类平行进化的特征,很可能代表了盔甲鱼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半埋藏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使盔甲鱼类能够更好地隐藏自己,躲避捕食者,可能得益于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古木鱼科成为盔甲鱼亚纲中生存时间最长的一个支系。新的研究表明:到早泥盆世拉格期的时候,盔甲鱼类可能已经成功分化出半埋藏、表层底栖和上底栖等多种生活方式来适应不同的生态位,从而达到了演化的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