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流传给我们的并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说。贫病过早地夺去了天才小说家曹雪芹的生命,使这部作品没来得及最后定稿。《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在曹雪芹生前已经开始传抄流传,而后面约有三十回的初稿却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部命运多舛的巨著起初的名字叫《石头记》,它的最终定名,也是一段漫长的传奇。

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为石头记(从石头记到红楼梦)(1)

1.《石头记》

按《红楼梦》第一回所言,《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又有多个异名。小说写女娲炼石补天,遗一顽石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经锻炼,通了灵性,自愧无材不堪补天,日夜悲号,后得一僧一道之助,化为一块美玉,被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复还本质,仍归青埂峰下,在石头上刻下了自己这段经历,故此故事题名《石头记》。

2. 《情僧录》

《红楼梦》第一回又说,因“其中大旨谈情”,又“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为石头记(从石头记到红楼梦)(2)

3. 《风月宝鉴》

《红楼梦》第一回又说“东鲁孔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孔梅溪其人迄今无考,但《风月宝鉴》之异名却数见于脂批。甲成本有一朱笔眉批云:“雪芹旧有(风月望)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赌新怀旧,故仍因之。”《红楼梦》甲戌本卷首有《凡例》云:“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贾瑞病,陂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庚辰本第十三回回前总批抄有一首回前题诗,其中说“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4.《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第一回还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

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段话是确定曹雪芹著作权的重要依据,并由此可知雪芹曾自题书名为《金陵十二钗》。小说至关重要的第五回里,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曾在薄命司橱柜里翻出了金陵十二钗的簿籍,有正册副册、又副册等,又有十二舞女演唱了《红楼梦》十二支曲,还有副曲未及演唱,这是情节照应书名的重要笔墨,又关涉主题及人物的命运。甲成本第一回在曹雪芹题日《金陵十二银》并题一首绝句之后,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的说明,则知甲戌年脂砚斋第二次阅评时,又把书名改回了《石头记》

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为石头记(从石头记到红楼梦)(3)

5.《红楼梦》

流传最广人们最为熟悉的书名还是《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论及此书各种异名时曾说:“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甲戌本《凡例》解释道:“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日《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時。”梦中有《红楼梦》曲十二支,出现在第五回,另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回前评语中出现过“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字样,列宁格勒藏本出现过“《红楼梦》第七回”字样,又永忠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明义也有《题红楼梦》诗,都说明曹雪芹确曾使用过《红楼梦》的书名,但由于脂砚斋主张“仍用《石头记》”,故曹雪芹生前多用《石头记》的书名,到乾隆甲辰(1784)的“梦觉主人序本”乃正式题名《红楼梦》,此后《红楼梦》的书名就取代《石头记》而流传至今。

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为石头记(从石头记到红楼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