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一部有血有肉的经典大戏

作为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讲述了储君萧定权为家国天下孤身犯险,收复兵权交于国家,自己却背负千秋骂名而死的故事。无论是剧情内容、节奏还是服装、道具的设计,都很好的将原著中的人物还原开来。

鹤唳华亭一共几部(鹤唳华亭一部有血有肉的经典大戏)(1)

特别是将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的关系融入其中,不仅仅是争权夺利的宫斗权谋,更多的展现了生在帝王家的父子二人有血有肉的一面,丰满的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每一集都看得相当过瘾,时而心疼小哭包太子,时而痛恨狠心的渣爹。

一部古装剧能有如此强烈的带入感实属难得,也能看出剧组在父子情这条主线剧情上的用心,从太子萧定权一角真的能够看出罗晋演技进步很大,有很用心的揣摩角色心理,表情神态都很符合一个长期渴望父爱的太子形象,其实萧定权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

鹤唳华亭一共几部(鹤唳华亭一部有血有肉的经典大戏)(2)

他的父亲是皇帝,而他是太子,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太子不仅仅是皇帝的儿子,更是国家的储君,一旦皇帝有什么不测,随时可以取而代之,这样夹杂着追逐权力和谋算人心的父子情是很复杂的,身为皇帝的父亲,很难对自己的儿子拥有单纯的舐犊之情,带着防备,也带着猜疑,尤其是剧中太子母亲背后的势力,让皇帝很是忌惮。

那么在情感上表现的疏远也是一种必然,身为太子的萧定权也就无可避免的,成为了这样有些畸形的原生家庭下的牺牲品,罗晋对于太子心态的把握很是到位,特别是他看向自己父亲的眼神,将渴求父爱和隐忍感伤表现的淋漓尽致。

鹤唳华亭一共几部(鹤唳华亭一部有血有肉的经典大戏)(3)

在古代,皇帝的儿子都要自称“儿臣”,也就是说横亘在父子情深之间的,还有君臣大义,所以当太子背后的势力足以威胁到皇帝本人的地位时,怀疑、猜忌、疏远也就自然产生了,饰演皇帝萧鉴的黄志忠老师不愧是老戏骨,将皇帝身为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将一个矛盾的父亲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他不是不爱太子,但是他不能表现得太爱,他不是不愿意靠近,有时候甚至带着点不知所措,但是他的内心又是有猜忌的,而君臣关系让这对父子很难畅所欲言,这也是这部剧注定走向悲剧的缘由之一。

鹤唳华亭一共几部(鹤唳华亭一部有血有肉的经典大戏)(4)

其实这也侧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父子关系比较容易紧张的原因之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虽然已经被时代淘汰,但是我们这一辈的父亲在家庭当中,很多时候还是严肃和严厉的,还是讲究家长的权威的。

鹤唳华亭一共几部(鹤唳华亭一部有血有肉的经典大戏)(5)

父子、父女之间很难放下身段去交流,有时候赶上少年叛逆,那真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每天都在火山爆发的边缘疯狂的试探,这部剧也是一样,更为复杂的父子关系,对于演员的演技有了更大的挑战,不得不佩服导演选角的眼光,罗晋和黄老师将父子的心态把握的都非常好,作为观众也看的很是过瘾。也希望这样一部好剧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能够收视长虹,一起来围观哭包太子的日常吧。

,